“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召开

  2015年12月5日至12月6日,“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伟时、中山大学非遗中心康保成教授分别到会致辞,会议由中山大学非遗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主持。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内地和香港约60名专家、学者就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大会共收到26篇论文,在两天会议里,专家们围绕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通过对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变革的讨论引出了数字空间中的文化想象问题,认为现在数字化保护的问题在于复合型人才的匮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所长朝戈金教授以“蒙古史诗大系”的数据集编制工作说起,结合现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一些做法,分析了口头传统数据库建设的难点和挑战。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就民俗非遗研究与全球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民俗非遗研究与跨文化概念的关系,并讨论了民俗非遗研究的价值观。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松尾恒一教授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影像制作为中心,以“比婆荒神神乐”为例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制作方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杰森.拜尔德.杰克逊教授以北美实践为案例,介绍了博物馆民俗和非遗研究中的数字化实践,并在会后与专家们分享了美国制作的微信链接。德国慕尼黑大学文化学院汉学研究所博士孟想,则以慕尼黑民俗学博物馆十九世纪广州外销画为例,阐述了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问题。新加坡新跃大学高级研究员蔡曙鹏以越南丛剧传承为例,讨论了非遗保护的七点可行性。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以悉尼中国城为中心,对中华饮食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丁岩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研究员、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邓启耀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孔江平教授、北京大学日语系王京副教授、清华大学杨红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梁国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业创新设计研究中心谢欣助理教授、香港非遗教育推广活动计划统筹蔡启光、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彭兆荣、广州市非遗中心黄艳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储冬爱教授、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阮艳萍副教授都参加了会议讨论并做了精彩的发言,对非遗数字化保护从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了不少可贵的建议与研究视角。

  中心宋俊华教授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历程、方式与特点做了梳理,并提出了非遗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王霄冰教授分析了德国制作民俗地图德历程与民俗地图在非遗保护中得应用。庄初升教授介绍了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工作情况。博士生王明月与王良慧也在会上做了发言。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对此次大会提交的论文和体现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了目前非遗传承和数字化保护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