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采石之战与张孝祥《水调歌头》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达成两国罢兵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期间双方虽然偶有冲突,但冲突之规模不大,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约伐宋。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拜右丞相。皇统九年正月,兼都元帅。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掌握金朝大权。当年十二月九日举行政变,杀金熙宗称帝,改元天德元年,并将都城由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子)迁往燕京(今北京市)完颜亮曾对大臣高怀贞说他的志向:“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为了实现他的第二个愿望,他决定率师北伐。并为此诛杀极力反对南侵的嫡母徒单氏。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完颜亮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一路自海道进攻临安;一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出发,进攻荆州(今湖北江陵);一路由凤翔进攻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待命入川。他亲自率领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金军“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战争初期,金兵进展顺利。汉南道刘萼部攻取宋归化军、蒋州、信阳军。别部徒单贞领兵二万人,大败宋建康都统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前锋军连败宋军,攻占和州(今安徽和县)。他到和州指挥作战。宋军来战,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击退宋军,斩首数万,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宋军退保江南。

  就在这时,完颜亮之从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和中原空虚而在东京(辽阳)称帝。南征将士也有从前线逃回去拥立完颜雍。十一月二日,完颜雍登位的消息传到前线,军心动摇,加之有三路水军被宋军击败,至此己军无斗志。但就完颜亮的性格而言,绝不肯南侵无功而返,因此决定先取南宋或至少胜利渡过长江,捞回个“面子”后,再北上与完颜雍抗衡。于是继续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

  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帅,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奉命督促李显忠赴任,并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使采石一带的防务顿形好转。金海陵王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金海陵王被迫移军扬州。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集中兵力,勒令将士说:“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这就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与其子王祥和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等联兵反叛,与完颜亮近卫军将士共谋,于次日拂晓发动兵变,完颜亮闻变,以为是宋军劫营,急忙起身穿衣。这时一支箭射入帐内,他拿起一看,很吃惊地说:“这是我的兵器啊。”刚伸手取弓,便中箭倒地。叛将纳合斡鲁补上前刺杀,完颜亮中剑后手足犹动,叛将们缢杀了他。耶律元宜代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率军北还。南宋再度转危为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有一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采石之战。

20151205_007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