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故事:汴京保卫战与卫国词
这两首词均是咏史。第一首咏歌的是宋真宗御驾亲征澶渊,阻击南侵辽兵,辽国统军挞览被宋军用弩箭射死后,双方议和罢兵,签订澶渊之盟。后一首是咏歌淝水之战,东晋以弱胜强,击败南侵的前秦苻坚,保住东晋江山基业。两首词的作者就是正在指挥汴京保卫战的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建有“丞相太师忠定李公祠”,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五年(1836)、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均有修缮。内有朱熹、林则徐题写的楹联。解放后改作学校校舍。1983年冬,福建省邵武市文管会收回修葺,辟为“李纲纪念馆”,位于邵武市市区李纲路。
邵武市李纲路“李纲纪念馆”
这两首词均写于战火纷飞的汴京保卫战中。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国灭掉辽国后,野心勃勃的金太宗完颜晟趁其威势,于当年冬就倾全国之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企图会师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市)灭亡北宋。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代州(今山西代县)后受到河北义兵都总管宗泽率领山西军民在太原抗击,受阻无法前行。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从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出发,却因沿途宋军望风披靡,几乎未遇到抵抗,不到两个月,仅六万多人的金兵就推进一千多公里,连续攻克燕山(今北京市西南)、中山(今河北定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信德府直抵汴京城下。当金兵侵入中山府,距东京只有十日路程。此时强敌压境,汴京危如累卵。昏庸的徽宗赵佶慌成一团。一面派自己的儿子肃王赵枢为使臣向金兵求和,一面将皇位让给另一个儿子赵恒,自己则带着蔡攸及内侍数人,以“烧香”为名,匆匆逃出东京,跑到亳州,又从亳州逃到镇江去避祸。童贯和殿前都指挥使高俅这伙奸贼率领胜捷军和禁卫,在泗州境追上徽宗。蔡京也以“扈从”为名带领家人逃到拱州。钦宗主政后,当时的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以李纲、宗泽为首,主张坚决保卫京师,抗击金兵;另一派以后来成为著名汉奸的张邦昌为首,主张弃城逃跑。钦宗也想求和,但鉴于前去求和的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被扣,求和不成,只得抵抗。但在廷议时,群臣之首宰相白时中、李邦彦都主张逃跑,不愿领兵御敌,只有李纲挺身向前接受任命,担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全面负责保卫汴京。就在李纲组织军民坚守汴京时,犹豫不定的钦宗有几次准备逃跑,李刚劝他说:“过去唐玄宗听说潼关失守,就放弃长安逃往成都,结果宗庙社稷全为叛贼所毁。历史上一直认为这是不能坚守待援的重大失策。现在四方援军不久将云集开封城下,陛下你为何要走玄宗的老路呢?”钦宗听了李纲的劝告,有些心动。可不久太监来报告说皇后已经走了。钦宗吓得脸色大变,慌慌张张从宝座上下来说:“我不能再留下了”。李纲一面哭一面叩头,以死相劝。钦宗无奈,只好对李刚说:“今天我为你留下来,领兵御敌之事归你,不要有疏忽”。可没有多久,内臣又来告诉李刚,钦宗又要南逃了。李纲急忙晋见,只见禁卫军已全副武装,皇帝飞车驾马上就要出发了。李纲见此状况,就对禁卫军高喊:“你们愿意死守,还是愿意说皇上一同南奔?”禁卫军齐声高喊:“我们愿意死守”。钦宗见此状况才同意不走,下令守城。于是禁卫军全体跪拜在地,高呼万岁。守城军民听到这道圣旨,也都激动大哭。这才有了汴京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
为了坚定钦宗抗金的决心,李纲利用战斗中的间隙写了七首咏史词,除了这两首《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和“晋师胜淝上”外,还有《念奴娇·宪宗平淮西》、《水龙吟·太宗临渭上》、《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雨霖铃·明皇幸西蜀》。皆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反抗外族入侵的史实。其中君主坚定决心乃至亲自御驾亲征,就取得了反抗外族入侵的胜利,相反抛弃社稷江山,弃城逃跑,就会生灵涂炭,遭千古骂名。李纲通过正反两类史实来激励钦宗,坚守汴京,击退金兵。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写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金“澶渊之战”。
辽统和二十一年(1004)九月,辽圣宗、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下德清,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双方隔河对阵。辽主将萧挞凛出营,误触宋军伏弩,重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南侵取胜已无希望。遂通过汉人王继忠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于是,议和使者频繁往来。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之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经反复谈判,终于以宋方向辽提供助军银帛达成协议。“澶渊之盟”后,辽一方面由于内部统治不稳,另一方面也感到难以打败宋朝,所以不再举兵南下,宋辽两国的战事基本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此后的100多年间,宋辽大体上维持着和平状态。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宋钦宗时金国对大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钦宗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钦宗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即使要求和,也不能在此时求和,也必须像“澶渊之盟”那样在澶渊击败对方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词的上阕写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朝廷慌乱无主。幸有寇准反对迁都,主抗敌,力挽狂澜。首句“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以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表达对骄横恣肆辽兵无端侵犯大宋甘泉丰草大好河山的愤慨。“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形容在胡人的纵横铁骑下,使山西河北一带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涂炭。“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如实记载了在强敌压境下,朝廷文恬武嬉的朝臣御敌无方,乱成一团。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词中称之为“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国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这时,只有力排众议,坚决主战,并劝帝亲征。当时真宗问寇准:到底怎么办?寇准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准传》)真宗这才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
下阕写真宗亲征,射杀敌酋萧挞凛,迫使辽国求和的“澶渊之战”经过。史载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词中的“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就是这段史实的浪漫铺陈。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本来澶渊之战,形势对宋有利。由于真宗畏敌之心未除,而主和派王继忠、毕士安和曹利用等洞悉真宗隐衷,力主和议。和议的结果是战胜国北宋反而向战败国辽国每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但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反把辽军从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财物拱手送辽,自愿居于屈辱地位。这真是历史上的大笑话。本来,当辽使请和时,寇准不许。辽使坚请,寇准要“邀使者称臣,且献幽州地”(《宋史·寇准传》)。真宗惟恐和议不成,主和派又诬蔑寇准“幸兵以自取重”(《宋史·寇准传》)。寇准不得已,勉强同意和议。这次和议的结果虽不够理想,条件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皇帝毕竟亲征了,军事上毕竟取得了一次胜利,阻止了辽军攻势向内地推进,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没有丧失土地。
李纲重提这段史实并对真宗亲征大力渲染咏歌,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用这段史实批判主张弃城逃跑的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劝阻和鼓励犹豫不定的钦宗效法列祖列宗,亲征前线,抗击金兵,这样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自然也保住了皇位。
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