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杂考

  【作者简介】刘骏,上海政府部门干部,祖籍陕西,复旦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被有意或无意的误解。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是典型的一例。

  这句话出于《论语·季氏篇》,原是孔子批评鲁国的执政季氏为扩张自己的实力而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全句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均无贫”被经常引用和发挥。围绕着这两句,我们的通识教育和世俗理解非常成功地把孔子打造成了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倡导者,而且还是一个只讲“分蛋糕”不讲“做蛋糕”的机械论者。这一理解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中,由于其适应了新时代反大锅饭、反平均主义的批判需要,而被无限固化和强化。但从正确理解孔子学说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解释却是极大歪曲了孔子的原意,它把一个原本在儒家价值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政治命题,偷换成了一个庸俗的经济学概念。搞清楚孔子这段话的原意。重点要围绕这三个字来展开,即寡、贫和均。

  首先,“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中的“寡”字,并不是指物质财富缺少,它和物质多少的概念风牛马不相及。这里的“寡”字,是指人口缺少。这个意思在汉代独尊儒术《论语》大畅其道后,便为诸多研究者所明确,如孔安国就解此句为“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宋初邢昺也做了同样解释,南宋朱熹则解释“寡”为“民少”。我们再看与《论语》相前后的老子《道德经》一书,里面也有一句“小国寡民”,这个“寡”字也是被解释成国家小而民众少。那么这个“寡”字到底重要在哪里呢?以至于孔子非要在这句话里用之来开宗明义。这就要说到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了。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由来久矣,它甚至构成了古代政权的合法性基础。《说文解字》解释“王”字,谓“天下所归往也”。《诗经·泂酌》篇云“岂弟君子,民之攸归”。《逸周书》解释“君”字,谓“从之成群曰君”。《韩诗外传》亦云“君者何也,曰群也”。《说苑》载管子亦曾曰:“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可见王也好君也好,得民不得民是关键。上古圣王莫不以得民为美政,如《尚书·舜典》舜帝曰“柔远能迩,蛮夷率服”,《大禹谟》益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至)”。同时,也莫不以失民为败德,《尚书大传》就记载了夏桀失民心为百姓所抛弃的故事,文云商汤打败桀后“桀居中野,士民皆奔汤;南徙千里,止于不齐,士民往奔汤;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最后无奈地说天下归你汤所有了。在汉末晋初,甚至还因为大规模接纳少数民族内附而引起五胡乱华。《晋书·江统传》收录了江统给晋惠帝的奏书《徙戎论》,文中指出了大量接纳少数民族内附可能导致政局失控。他在文中用了这么一段话,“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这里套用的正是《论语》里的话,当然他有点反其道而用之,我们且不论五胡乱华的真正缘由,但从江统这句话来看,他文中的“寡”字正应做人口少的理解。民众多不多,也是孔子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气象的第一观感。《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对卫国都城他发的第一个感慨就是“人真多呀!”原话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的“庶”字,考虑到后面有“富之”的概念,而只能做人多来理解。“寡”字的深刻意涵,用我们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讲,还颇有点用脚投票的意思,这个国家政治清明,大家就来投奔,这个国家政局败坏,大家就远离它。孔子就亲身履行了这一原则,他不仅讲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而且还因不满鲁卿季桓子专权,而带着一众学生离开鲁国,周游天下,鲁国人才为之一空。《孔丛子》一书就记载了季桓子的族弟公父文伯死后,他的母亲评价他说“孔子,天下之贤人也。不用于鲁,退而去。是子素宗之而不能随”,盖至死引此事以为耻。

  其次我们再来看“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句中的“贫”字。“贫”字被广泛理解成贫穷,进而理解成草根阶层,理解成贫富悬殊,或者更宽泛的理解成国家贫穷等概念。但这一理解其实是大错而特错。朱熹解释此句中的“贫”字云“贫,谓财乏。”可谓初得其意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这里讲的“不患贫而患不安”是针对“有国有家者”而言的,是指向各国的诸侯和有采邑的上大夫,这些人经常患什么“贫”呢,他们所谓的贫,其实是指他们自己所能够拥有和支配的财力的匮乏。孔子这句话原有批评鲁国当政季氏的意思,倘还季氏所忧之贫是百姓之贫、国家之贫,那又何来批评之有,表扬还来不及呢?无独有偶,在《国语》里就活脱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稍前于孔子的“有国有家者”忧贫的故事“叔向贺贫”,文云“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叔向于是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核心意思就是说“有国有家者”应忧德之不建,而不应忧货之不足。这个故事与孔子讲“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历史氛围和场景十分相似,而韩宣子的忧贫和叔向的解答无疑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理解。我们知道,掌握在“有国有家者”手中的财物,或用于其享乐,或用于其邦国、采邑之管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其实就是指国家机器所掌握的财政。不患贫而患不安,其实是揭示了“有国有家者”是应以“逐利”为务呢,还是应以社会管理为务这一本质问题,孔子的回答显然是后者。《礼记·大学篇》云“百乘之家(指诸侯)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在深层次涉及到了国家价值导向,在孔子和儒家看来,国家如以“逐利”为本,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则社会纷起效仿,竞相逐利,最终必是社会道德的滑坡。不患贫而患不安,还涉及到了如何辩证的处理国富与民富的问题。孔子主张藏富于民,如他在《周易·益卦》的《彖传》中云:“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他反对横征暴敛,《论语·先进篇》讲到孔子批评冉有,云“(鲁国当政)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看到学生助纣为虐,孔子气到要与之断绝师徒关系,并要求学生们去攻打他。夫子之失态,为《论语》全书中所仅见。相比之下,孔子还有一个学生叫有若,他做的就比较好,《论语》里记载:鲁哀公问

  有若,年饥用不足,怎么办?有若对曰何不改收十分之一税,哀公说我现在收取十分之二税还嫌不足,怎么让我改收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若可谓得乃师真传。儒家后期代表人物荀子在《王制篇》也表达过同样的思想,文云“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实府库。”一样是主张藏富于民。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无贫”中的“均”字。陈平分肉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史记》里载“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来陈平果然做了汉朝的宰相。“平均”的理想就像一个美轮美奂的绮梦,以至于我们如此固执的坚持在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这句话,好像平均真的就能消灭贫穷。这也自然成为我们理解“均无贫”无可回避的逻辑起点。这样的“均无贫”成立吗?我们不妨看看韩非是怎么说的,《韩非子·显学篇》云“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而欲索民之疾作(努力耕作)而节用(省吃俭用),不可得也。”一味的搞平均,只能让勤劳致富者丧失动力,让贪逸致贫者更贫。在先秦时代先贤已经能有这样的灼见实在不易。如果说韩非的说法更多是理论建树,那么对搞过大锅饭、搞过平均主义的我们来说则更有着实践的教训。把“均无贫”理解成平均了就可以消灭贫穷,实在是一种粗俗肤浅的见解。我们再看“均无贫”的本意,“贫”字既然不是做贫穷解,那么“均”字作平均解的大众支撑也就空了,平均甚或解决不了贫穷的问题,更遑论解决国家财力的匮乏。历来注家似乎都在刻意回避把“均”作平均解,如孔安国解之为政理均平,包咸解之为政教均平,朱熹则解之为各得其分。那么“均平”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均”应该理解为国家的一种有序治理状态,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高水准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均无贫”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提出国家财力匮乏的问题,二是给出了“均”字的解决纲领,这在后儒也多有回应,比如荀子,他就写出了《富国篇》的专章,富国既然是对孔子提出的问题的展开,他的解决方案自然可以理解为是对“均”的展开。荀子提出了“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兼有分工、本分、义务之意)”“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又云“救患除祸,莫若明分使群矣。”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士农工商都遵守礼乐制度、官守有序、克尽其责、相得益彰了,国家也就富裕了。所谓“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货之源也”。明白了荀子的富国之道“均”,我们再来理解孔子的富国之道“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人卦》的《彖传》中孔子更展开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序卦》中也云:“有天地然后有

  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我们看孔子之“均”和荀子之“均”,正所谓前儒后儒其道一以贯之者也。需要补充的是,孔子所谓的均平是在尊重社会原生性和自由性基础之上的均平。即所谓天成之,地平之,缺一不可。如孔子在《礼运篇》中所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这大概可以看作是孔子,为中国两千余年的小农自由经济所做的纲领性宣言吧!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现在总结一下,这段话其实是要分成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一个层面,它解决的是有国有家者应知所当务,首要的是不均,即国家治理的无序,其次是不安,即社会得不到安定。“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第二个层面,分别指出均、和、安所带来的政治利得。国家得到有效治理,财力就不会匮乏;人群和谐,百姓就会纷至沓来;社会安定,国家就会巩固。把两个层面做过度的联系解读,既无当也无必要。宋邢昺云“如上所闻,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江统云“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甚无谓矣。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