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三、俞国宝解褐授官

  还有一个因词作得到皇上赏识,虽然没有抱得美人归,却得到政治上更大好处:由一布衣“解褐授官”。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故事的主人分别是太学生俞国宝和太上皇高宗赵构。俞国宝的这首词曰《风入松》,全词如下: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厌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词的作者俞国宝,宋宁宗庆元初(1195)前后在世,字不详,号醒庵,江西抚州临川人。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据马端临《文献通考》,俞在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胜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词作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比诗有名,曾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今不存。傅璇琮等《全宋诗》存诗一首《祥符寺水阁》。唐圭璋《全宋词》存词三十首,《补遗》存九首。这首《风入松》为淳熙年间(1174—1188)为太学生游西湖时所作,题在断桥边酒店的素屏风上。

20151001_019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云鬓偏

  本词描写西湖春游时的繁华景象,把大好春光和人们争相赏春的情形,惜春的情绪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生动地反映出西子湖畔迷人的风光及游人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上片写春景。短短六句,勾勒出一幅西湖春光图:红杏飘香,绿杨婆娑,湖边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买花、沽酒,高歌、醉舞、秋千蹁跹,把一片大好春光和人们徜徉春光之下的和平安乐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下片写恋春惜春之情。其中用“画船载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点题,写人们对春光的恋惜之情,摇曳多姿,风致妍秀。最后两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起应篇首,结束全篇。显得余味未尽,深情邈渺。善于描绘山水美景、湖光山色,善于借景抒情,做到人、物俱美,也是俞国宝诗词的一大特点,如仅存的一首诗歌《祥符寺水阁》也是如此:“楚江空阔水阆收,葭苇萧萧两岸幽。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而且也喜欢在景点题诗,这首七律亦是题在祥符寺的水阁之上。祥符寺,在常州府武进县迎春乡寨前湾(今江苏无锡市马山区),是一座千年古寺,唐初就很著名。该寺背倚马山,前面就是浩渺无际的太湖。《祥符寺水阁》描绘的就是寺前葭苇萧萧、风帆叠浪的壮美风光。以及浦云烟晚,舟泊寒沙的人生感受。也是情和景的交融和互衬。

  这首《风入松》词还有一杰特之处,也是后来被高宗皇帝看重欣赏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多种表达方式,反复强调对西湖的醉恋:开头两句“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是直白道出对西湖的醉恋;接着的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则是借物拟人,用坐骑“惯识西湖路”,径直长啸来到“沽酒垆前”来叙写自己对西湖的醉恋;“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则坐实自己对西湖醉恋的具体对象。下阙在时空上跳跃,写春归后的感受。这样在结构上不至于太黏,显得不即不离,这是作词的要诀。其中“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厌髻云偏”暗示在湖边所恋之人,自然醉心。“画船载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则抒春归人去的惋惜惆怅之情。最后两句“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又是回应开篇。要惜春、留春,趁春光未去,春花盛开,再来“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再来“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就是这首词得到皇帝的赏识,因而平步青云。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淳熙十二年(1185),此时已让位养子孝宗的太上皇高宗一日游西湖,见酒肆屏风上有这首《风入松》。词云(略)“高宗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高宗笑曰:‘此调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予释褐。所谓释褐即是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其实,高宗赵构将“明日再携残酒”改为“明日重扶残醉”实在算不上高明。并非像有的学者说讲解的:这样一改,“词意及境界有很大差别”。因为俞国宝是个太学生,是个靠国家供给廪食和花销的“酸儒”。透出“儒酸”气的“明日再携残酒”,恰好能表现出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更能表现出他对西湖的醉恋。至于“明日再携残酒”是雅了,也不经意透出日日笙歌醉舞的富贵态,但也就变成高宗的达官显贵,不是俞国宝这类穷学生了。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