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佛教与蒙藏关系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举行

20151013_017

  2015年10月8日至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的“蒙古佛教与蒙藏关系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暨蒙古文《大藏经》捐赠仪式”在北京召开。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匈牙利、韩国、蒙古国等国及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台北大学等高校的三十余位学者与梅力更庙、内蒙古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协会等宗教界人士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沈卫荣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国学院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净空法师(录音)、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教授、俄罗斯联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旺奇科娃(Vanchikova)教授、德国汉堡大学多杰旺秋(Dorji Wangchuk)教授、东京外国语大学二木博史教授、内蒙古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协会郭惠珍会长、内蒙古佛教协会副主席、包头市梅力更庙孟克巴图活佛等分别致辞。随后举行了蒙古文《大藏经》及《梅力更庙蒙文诵经集成》捐赠仪式。首先郭慧珍会长、孟克巴图活佛致辞,然后孟克巴图活佛及其弟子念诵蒙古文佛经,随后,郭会长、孟克巴图活佛、沈卫荣教授和乌云毕力格教授共同向哥伦比亚大学、蒙古国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受赠机构颁发了捐赠证书。

  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16篇。松川节、色•斯钦毕力格、胡日查巴特尔、Vanchikova Tsymzhit等教授围绕佛教文献讨论了蒙古佛教经典的起源与分类、蒙文《大藏经》版本及流传、俄藏蒙藏文献等问题。沈卫荣、Dorji Wangchuk教授等学者则自藏传佛教教义及其演变展开论述,乌云毕力格、金成修、赵令志、宝音德力根、Agnes Birtalan、Irina Garri、石岩刚等基于蒙藏关系史的角度,考察了“五色四藩”概念的起源、河西地区的地理枢纽位置、乾隆朝对喀尔喀活佛转世的管理、17世纪初敖汉旗蒙汉合璧碑铭、西藏与布里亚特人的交流、清初满藏文文书翻译制度与实践诸问题。楠木贤道教授自东亚交流史的视角,考察了江户时期日本学者对藏传佛教的研究状况。陈岗龙、张双福、林士铉对比考察了蒙、满、藏、汉文等多语文佛教译经,并讨论其翻译特色。二木博史讨论了白翁画像的分类,财吉拉胡利用藏医古文献介绍了蒙藏医学的交流。

  本次会议展现了海内外学者对十五至十八世纪蒙藏关系史、藏传佛教发展史、蒙古文文献学、蒙藏艺术史与医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对于推动世界蒙古学、藏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