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国学》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数”的民族,人们最早对事物的认识大都和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易》中的八卦就是上古的数目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二进制体系。在我国最早的文献,如《尚书》、《礼记》、《尔雅》等古籍中,就经常使用含数词且有特定含义的词,古代一些常识和基础知识往往喜欢用带有数字的词来概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释门三界二十八天、四洲至华严藏世界,八寒八热地狱等法自三身、五位、四果、七支至十八界、三十七品等,入释者率能言之。”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宋代以前就开始在民间流行。
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对“数”有不同的偏好或忌讳。汉民族最喜用三,其次为五、四、二、六,较少用七。中国古代以“一”表示单数,“二”表示复数,“三”表示多数,故喜用三,如三才、三光、三星、三绝等。至于喜用五,则缘于先秦时阴阳家用金、木、水、火、土并称五行来解释世界本源,并由此而产生了如五方、五味、五音、五色、五脏等一系列与五对应的词,五行逐渐超出了一般的哲学范畴,成为一种文化心态。由于对三的钟爱和对五的崇奉,以至于凡事必三五并举,如三皇五帝、三坟五典、三令五申、三山五岳等。就连《三侠五义》中的三侠本来是四人,作者也将丁兆兰、丁兆惠兄弟二人合称为双侠,仍以三五并举。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每一个带数字的词都是一首优美的“歌”,每一个带数字的词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或彰一时之人物,或陈一地之风俗,或征一代之史事,或举一门之学术,异彩纷呈。
历代典籍中多有由数字统领的词簇缩语,前人已注意到并有专书传世。其中当首推旧题晋·陶潜《群辅录》(一称《圣贤群辅录》),该书辑晋代以前辅佐圣人贤君的人物并称六十八组,开数目词之先河。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十卷)步其后尘,收词二千余条,并将范围扩大到天文、地理、人伦、人事、艺文、氏族、职官、器用、动植物等十七类,体例渐臻完备。这些词的特点大略有四:一是含义丰富,每个词都包含着一组或几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行为;二是语意固定,每个词的意义都是特定而明确的,有些词本身就是成语、典故;三是涉及面广,几乎涵盖各个专业学科,富于相当的代表性;四是简单易记,实用性强,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这些特点也是这些词汇不断产生和频繁使用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援数入词,以少总多,带数的词语遍及中国文化各个门类,至今仍活跃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非一日可穷其究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类数目词汇为一编,从三皇五帝到二十四史,从五行八卦到二十四节气,这些看来互不相干、杂乱无章的词条,在本书中被一个个数字有序地统合为一体,借以“数字”之视角打开一扇探究国学的大门,不妨认为有以简驭繁,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书大量采用第一手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编纂,遵循“审慎细致,求实创新”的原则,力求诠释准确,科学有据,体例严谨,方便实用。但囿于时间及能力,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不确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作者甲午深秋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