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老人”洛地辞世 词律研究更孤单 《洛地文集》将在近期陆续出版
本报讯 前晚(9月6日),当代著名民族文艺研究学者洛地先生,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85岁。
3年前,本报《文脉》栏目曾经采访过这位“特立独行”的老人。他为传字辈艺术家周传瑛写传,在中国戏剧理论研究中,以“独见”和“创说”著称。
音乐、戏剧、诗词、南北曲、红学,又到南宋文学、先秦文学,甚至远古史,洛地往往能在“众口一致”之处,发现问题,提出其一家之言,有人称他是“自成体系而立新说”。
对于这一份“孤独”,那一次,他对记者这么说:“若非我个人之见,何须由我来说呢?——有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嗨嗨,弄得不好,会‘十之八九抄错了’的,我不敢做那样的事。还是‘自学自问,自说自话’吧,错了自己负责。”
“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思想独立,从来没有受当代社会主流的影响,而是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态度和良知做自己的学问,保持独立的品格。”昨天,洛地的儿子洛齐告诉记者,这些年,父亲一直没停止写作,《词体构成》、《水墨戏剧》、《洛地戏曲论集》相继出版,“他认为中国文化很伟大,应该让大家真正了解,这是他的心愿。”
洛齐说,为了纪念父亲,将陆续出版《洛地文集》,汇集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用于教学和研究。
“打扰你了,发给你一篇闲文,本来是准备随便说说的,想不到竟写长了。你愿意看就看看。看完,随意处理便是。”这是老人给记者发来的最后一封邮件,他写的《六儿》一文刊于本报去年6月8日的《晚潮》版。虽说“闲文”,却分明用近5000字考证了杭州话“六儿”的源头。邮件最后,他叮嘱我们:“‘脚色’不要改成‘角色’—— 二者非一事。”
或许,重读此文,也是纪念这位甘于寂寞,却执着探索的学者。(本报记者马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