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踏春和打春

  今年的立春在大年初二,紧挨着春节。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我们又叫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讨春等。春字前面的那一个个不同的动词,无一不透露我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跃跃欲试之情。我没有看到过哪一个节气有立春这样多的修饰和形容,简直像是多声部的重唱。

  迎春、送春、打春,说的是一回事;踏春、邀春、讨春,说的是一回事;咬春,说的又是另一回事。立春里起码包含着这样三种内容。

  先来说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是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的,这叫“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清人专有《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可以想象,那时咬春的风俗还是非常浓郁,也是非常时尚的。诗中所描绘的咬春吃萝卜,有点像是感恩节里美国人吃南瓜的劲头,花样翻新,且分外精细,乡味十足。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踏春、邀春和讨春,是指踏青郊游。皇都佳丽日,春日艳阳年,这是无论皇宫内外一律都要的必备节目。在老北京,民间流传的:“高梁桥踏青,万柳堂听莺”。高梁桥在城北,万柳堂在城南,是那时的一片旷野,清风朗日不花一文钱的,体现的都是人们对土地的亲近之情,和土地那种水乳交融的天然状态。

  再来说迎春、送春、打春。三个词,打春的“打”字最抢眼,最生动。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的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样说的话,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的老。《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这里说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农事,这在《礼记》和《左传》里,都有记载。明朝有许多诗是描写这种“打春”风俗的,说的就是这种意思:“春有牛,其耳湿湿,京师之野,万民悦怿。”“春有仗,其朱孔扬,丰年穰穰,千万礼箱。”

  那时民间里泥制的春牛,肚子里要装有五谷,打碎之后散落出来的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不知道从午门抬入宫内的春牛,肚子里是不是也装有五谷。看《帝景景物略》,有对宫廷里鞭打春牛的描述,却没有民间风俗这样的记载,大概是怕撒落一地的五谷,脏了宫廷里的金砖玉阶,宫廷里的春牛,只是取其神似。

  打春的风俗,渐渐成为回忆,但在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卖春牛图,前面牵牛的那个男人,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哪怕已经进了城,不是农民了,也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收获的保佑。

  总觉得还是鞭打春牛,劝其勤耕,抢其春牛的碎片,撒落一地五谷,那样的情景无比的热闹。那种对新的一年丰收的鞭策和期盼,从皇宫到民间的一次迎春总动员,是一种带有某种神意的狂欢。虽然,现在再也见不到那壮观的场面了。但是,回想在北大荒插队时候,每年一次的春耕动员大会,晒场上,地头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排排拖拉机、播种机上披红戴花,多少和那场面有些相似。

  清著名诗人钱谦益有诗:“迎春春在凤城头,簇仗衣冠进土牛。”说明一直到清前期,这种彩仗鞭牛的风俗,还是盛行的。民俗的东西,就是这样演绎在宫廷内外,蔓延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想象,一笔财富,一幅从遥远过去垂挂在今日的长卷迎春图。

《渤海早报》2011 年2月16日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