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史类学会简介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

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文心雕龙综论》 学生书局 1989·9

前言  
从文心雕龙论修辞之“夸饰” 沈 谦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试论文心雕龙的奇正观 纪秋郎
文心风骨群说辨疑 陈耀南
论文心雕龙“辩证性的文体观念架构:兼辩徐复观、龚鹏程《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颜昆阳
文心雕龙的“文体“一词内容意义及文体的创造 赖丽蓉
陆机:理新文敏、情繁辞隐:文心雕龙作家论探析之一 李瑞腾
王应麟与辛处信《文心雕龙注》关系之研究 王更生
刘勰的文学史观 岑溢成
从“文心”、“正纬”论谶纬源始及其神话性质与功能 江宝钗
由“气”的意义与流程看文心雕龙的创作理论 侯迺慧
“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之开展 吕正惠
从《吕氏春秋》到《文心雕龙》: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 龚鹏程
“风格”的界义及其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关系 蔡英俊
由“神与物游”到“巧构形似”:刘勰“形神说及其与人物画论“形神“观念之辨析 郑毓瑜
由文心辨骚、诠赋、谐隐论赋的起源 周凤五
论王骥德《曲律》对文心雕龙审美上的因袭从文心雕龙谈民间文学研究的困境 杨振良

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文学与社会》 学生书局 1990·12

龚鹏程
州府双轨制对南朝文学之影响:以荆雍地带为主的观察 王文进
唐代胡人识宝藏宝传说 王国良
敦煌话本所呈现的时代意义 林隆盛
南宋词中所反映之朝政:以高、孝、光、宁四朝为例 王伟勇
关汉卿杂剧的宗教意识 郑志明
一齣禁忌系统的婚姻类型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陈器文
有字天书:道教与文学新论 龚鹏程
台语流行歌曲与台湾社会 臧汀生

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学生书局 1993

前言 李瑞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之解析 龚鹏程
辑一
《绣像小说》编者讨论 樽本照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论吴硏人《恨海》与梁启超小说观 蒋英豪
叔本华美学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陈永明
王国维词论中的缘起说 黄耀堃
胡汉民、陈宝琛模仿王安石诗之得失 王晋光
辑二
沦陷期的上海文学:特别是关于陶晶孙 太田进
“战国派”雷海宗和杂志《当代评论》 阪口直树
沈从文小说中的黑暗面 张素贞
钱钟书的文体与巧喻:以《上帝的梦》作一分析 黎活仁
萧红《呼兰河传》的另一种读法 卢瑋銮
关于废名的诗 松浦恒雄
余光中诗文集的序跋 黄坤尧
辑三
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本土论的建构 游胜冠
日据时代的台湾小说:关于皇民文学 星名宏修
台湾新世代诗学批判 游 唤
台湾文学研究在日本 下村作次郎
台湾的现代散文研究 郑明俐
台湾地区的晚清小说研究 林明德

专题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文津出版社 1998

杨承祖
鉴照幽明:六朝志怪的揭露模式与其文类的关系:兼论六朝志怪的评价标准 刘苑如
中古诗歌史的逻辑进程 王锺陵
魏晋名士的幽默与反讽 洪铭水
陶渊明《闲情赋》的讽谏与寄托 王国璎
论六朝赋的诗化 李立信
庾信诗风演变考 李国熙
庾信《拟连珠》析论 王次澄
《连珠》论 周建渝
《神女传》与《杜兰香传》考论 张亚新
《神女传》与《杜兰香传》考论 李剑国
关于《神仙传》 全寅初
六朝志怪小说《病疟》故事研究 谢明勋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特征 王更生
南朝文人对鲍照五言诗的评价 苏瑞隆
魏晋文之形式与风格 陈松雄
南朝“性灵说“刍议 王力坚
地区性陶渊明研究述评 李文初
由刘勰六观析论《文心雕龙》 蔡宗阳
六朝文学的发展和“风骨”论的文化意蕴 张少康
论六朝祖饯诗群对文类学原理的背离 洪顺隆
运用文心雕龙理论分析《文选》作品 游志诚
《与嵇茂齐书》作者辨 杨承祖
文学与慈悲 王金凌
陶潜《五柳先生传》寓意试探 薛顺雄
《诗品》所存疑难问题研究 曹 旭
谢灵运《临终诗》异文之商榷:兼论谢灵运之死 齐益寿
论颜谢、沈谢齐梁間地位的升降得失 陈庆元
仙诗、仙歌与颂赞灵章:《道藏中的六朝诗歌史料及其研究》绪论 李丰楙
关于《金楼子》研究的几个问题 刘跃进
南朝文人的“历史想象”与“山水关怀”:论边塞诗的“大汉图腾”与山水诗的“欣于所遇” 王文进
曹植初次就国时地考辨 俞绍初
《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 张伯伟
《世说新语》在韩国的流传和研究 金长焕

专题研讨会论文集:《隋唐五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1998年3月14

李白的月世界 罗宗涛
影响王维与钱起诗作风格类似的三个外在因素 谢海平
不断成长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征 吕正惠
武元衡试论 杨承祖
王力《汉语诗律学》商榷 李立信
尚书与柳文表现风格关系析论 王基伦
柳宗元的生死观 方 介

  资料来源:(台湾)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古典文学通讯》创刊以来各期;(台湾)学生书局《古典文学》1—15辑;(台湾)文津出版社《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