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
25、1935台湾博览会写真照片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阚正宗 导读
出版单位:台北:博扬文化事业公司
内容简介:
本书除原本的「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的摄影集(写真帐)外,又增加了明信片、各展馆纪念图章、博览会案内(导览)手册、会场设施简介及平面图。其中更有数十张的博览会各展馆的彩色照片,皆是首次披露,彷佛亲历八十年前的博览会盛况。本书可说是几乎完整收录了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的一切相关资料,是研究该博览会非常珍贵的史料。
导读者简介 :
阚正宗,生于台湾嘉义市,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佛光大学、玄奘大学宗教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着有《台湾佛教一百年》、《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正、续编)》、《台湾佛寺的信仰与文化》、《台湾佛教史论》、《中国佛教会在台湾─汉传佛教的延续与开展》、《台湾日治时期佛教发展与皇民化运动──「皇国佛教」的历史进程(1895-1945)》等专书,以及相关佛教论文集数十篇。
26、日俄战争的时代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井口和起 原著,何源湖 翻译
出版单位:台北:玉山社
内容简介:
本书日文书名为「日露戦争の时代」
第一章 走向战争之路
一、军备大扩张——「假想敌」是俄罗斯
二、「世界政策」的时代
三、被瓜分的中国
第二章 开战前夕
一、日、俄两国在东亚
二、开战论的形成
第三章 日俄战争
一、连续苦战
二、战场——朝鲜与中国
三、俄国的战争
四、战争与「列强」
第四章 日俄战争与国民意识
一、日俄战争与日本国民
二、日俄战争史观的形成
第五章 战后的东亚与日本
一、「西方霸道的猎犬」
二、「立宪制」与「帝国主义」
终章 国际社会、国家、个人
27、陶希圣日记:1947-1956(一套2册)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陶晋生 编着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曾为蒋介石执笔写《中国之命运》、《苏俄在中国》等书。曾任《中央日报》总主笔。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设计委员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讲座,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央评议委员等职。
陶希圣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1947年以前的日记因战乱中的迁徙都已失落。现存的只有从1947年到1956年的日记。从日记中可见陶希圣先生撰写中央日报社论及其它报纸专论不计其数。陶希圣先生曾说,不看外国报纸不能了解世界现势,这些信息就是陶希圣写社论和专论的材料。1955年陶先生开始搜集材料撰写「与共党并存」(即《苏俄在中国》的原稿)。在大溪租屋,就近查看大溪档案,也许因此后来就停止了写日记。
编者简介 :
陶晋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Indiana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先后从姚从吾、邓嗣禹先生习宋辽金元史与东亚史。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师范大学、东吴大学、美国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Arizona及香港中文大学。著作有《女真史论》、《宋辽关系史研究》、《北宋士族》、《历史的瞬间》等。民国79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28、千年遗墨: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研究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王菡薇、陶小军 着
出版单位:台北:苍璧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绪论
第一章 敦煌写经书法略论
第一节 敦煌写经存在和繁荣的书法层面原因
第二节 敦煌写经书法的宗教性与艺术性
第二章 敦煌南朝北朝写本书风差异论
第一节 敦煌南朝北朝写本书风之差异
第二节 南北书风差异源流概说
第三节 南北书风异同原因考
第三章 敦煌南朝写本概况
第一节 关于敦煌书法的断代研究
第二节 敦煌南朝写本书法叙录
第三节 南朝参与写经的群体
第四章 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特征来源考
第一节 简牍书法的影响
第二节 南朝传世书法的影响
第三节 道教书法及其观念的影响——以陶弘景书法实践为例
第五章 敦煌南朝写本的书法特质
第一节 吴建衡二年写本《太上玄元道德经》研究
第二节 敦煌东晋纪年《法句经》写本研究
第三节 南齐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书法特色及辨伪
第四节 向楷书过度中的梁天监五年写本《大般涅盘经》研究
第五节 探索作为书法作品的敦煌陈写本《佛说生经》残卷的途径 第六章 关于一卷北朝写本书法的个案研究 第七章 从敦煌南朝写本看南朝与北朝的交流
第一节 西行求法与南北文化交流
第二节 从敦煌南朝写本看南朝和北朝的书法交流 结语
29、科举制度在台湾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陈益源、郑大 主编
出版单位:台北:里仁书局
连结网址 http://lernbook.webdiy.com.tw/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547
内容简介:
府城的光荣——在「科举制度在台湾」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汪毅夫)
从王忠孝公集二则史料谈明郑时代台湾文教发展(郑道聪)
清代福建乡试中的台湾因素(刘海峰)
陈璸与清代康熙时期台湾儒学礼制建筑(庾华)
清代台湾本土士子对儒家文学观的接受与传播探析(洪素香、林登顺)
「开台进士」的历史纠缠(林文龙) 清代台湾进士的宦海梯航——以清代缙绅录为中心文献的考查(毛晓阳) 清代台湾文进士官职变化考察(李晓頔) 翰林曾维桢考(蒋敏全) 双头挂进士第与开澎进士蔡廷兰(高启进) 台湾进士蔡寿星史迹初探(李国宏、吴丽明) 台湾举人与清代台湾社会(杨齐福) 晚清台湾儒士的应试与弃举:由丘逢甲到洪弃生(黄丽生) 日据初期内渡泉州的台湾文士及其活动(庄小芳)
台湾在京城两座会馆的由来与变迁——文献记载及其分析(卢咸池)
近六十年台湾科举研究综述——以专书、学位论文为主(侯美珍) 「台派」诗钟探论(黄乃江) 「海峡两岸台湾进士后人座谈会」侧记(陈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