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是这样“俗”起来的
放鞭炮、贴窗花……这些习俗原本并不属于春节,但它们为什么成为春节独特的标签?
中国人过年的讲究很多,这些讲究最初可能仅仅是达官贵人的享受,也有可能是某一地区的习俗。
经过不断地发展,其中一些年俗逐渐普及到民间和其他地区,成为现在人们过年时必要的习俗,这些习俗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鞭炮曾经能“治病”
据传说李畋曾师从孙思邈采药炼丹,在后来炼丹的过程中掌握了火药的制法,并随后发明了爆竹。
过年放鞭炮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
仔细算下来,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中曾有相关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但是,按照时间推算,那个时候中国的火药、纸张还没有发明出来,这两样东西都没有,人们又是从哪里弄出来的爆竹呢?其实,那个时候人们燃放的爆竹与现在人们所见到的爆竹并不是同一种物品,那个时候人们燃放的是真正的竹子。在燃烧的过程中,竹子会发出爆裂的声音,这种方式流传了很长时间。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 ”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随着中国古代炼丹家的偶然性化学实验,火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发现将火药放入竹筒点燃后,爆发出的声音更为巨大,这一发现也随后在中国各地普及开来,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纸张的出现,北宋年间也开始出现了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甚至出现了单响和双响的区别,爆竹也因此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现在,人们在享受爆竹带来的快乐时,不应忘记爆竹的发明人——李畋。《唐史》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 ”据传说李畋曾师从孙思邈采药炼丹,在后来炼丹的过程中掌握了火药的制法,并随后发明了爆竹。
关于李畋在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他和爆竹的奇异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久治无效,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土铳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遂封李畋为爆竹祖师。
窗花本不是为春节而贴
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后来因为剪纸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窗花也由此得名。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但是,当人们了解窗花的发展过程后,就会发现最初的窗花其实并不是为春节而贴的。
窗花,最初是与立春有密切联系的,是自古以来人们迎春的方式。为了迎春,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都与剪纸如出一辙,它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
窗花的表现题材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多流行于黄河流域及北方农村,常见的有三国戏、水浒戏、西游戏、民间故事以及地方戏的人物造型和戏曲情节。就连民间故事“老鼠娶亲”也成为窗花表现的题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饺子的传说最多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应时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了,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这种说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清朝时,还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的广泛说法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第二种说法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还有一种说法与女娲造人有关。相传女娲抟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还有其他的说法: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破五是为了“迎财神”
无论流传着如何众多的习俗,即便形式上花样迭出,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对于新年和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在东北的民间流传着“破五”的说法,至于原因,现在的人们或许会以为“五”与“福”谐音,故进行简单庆祝,抑或是以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原因而觉得正月里尾数为“五”的日子都应进行一番庆祝。实则不然,破五实际上与财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迎财神是过年时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项活动以往就有,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许多地方志上有年初五迎财神的记载。迎接的方式很多,可以到寺庙磕头献金、行礼祝祷,也可在家中燃烛挂像,焚香膜拜。
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正月)五日,接财神,用鲜鲤担鱼呼卖,曰‘送元宝鱼’。至暮轰饮,曰‘财神酒’”。这是带有祈求巫术意味的举动。北方在这天则有“过破五”和“送穷”习俗,前者规定年初五不能打破器皿和说不吉语,后者以一定仪式恭送“穷鬼”,应属禁忌与禳祝性质的活动。
无论祈求、禁忌、禳祝,动机都在于驱逐穷困,企望财富。因为迎财神是个吉利的日子,许多商家对此均极重视。往往前一日即为财神设祭,长桌上供以鱼肉果品,点上香烛,由老板率领店员逐一叩拜祷祝,然后燃放爆竹。次日店铺开门,可望能发利市。而跳加官、舞财神和唱喜歌者,此日在店门前表演。有乞讨者,店家不得哄赶拒绝,要给表演者年糕吃,或给一些钱。
过年迎财神,各地的具体日子和做法不尽相同,或在初一,或在初二,以初五最普遍。但不管是哪一天,过年必有迎财神之举,全国从南到北几无例外。东北一带一般是初二祭财神,初五迎财神。
迎财神习俗的复兴,很能见出中国部分民众今日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他们渴望富足的生活,而已有望致富,或已相当富有者,也尚嫌不足,故虽明知财神保佑实属虚妄,也宁可信其有,不想怠慢。
现代人之迎财神,在形式上是对古代祭祀祷祝神鬼仪典的传承,但在内涵上,却有不小的变化,简言之,是敬畏神明的成分大为减弱,而为人自己的动机格外突显了。但不管怎样,无论中国人对于春节有怎样的情结,现在中国又流传着如何众多的习俗,即便形式上花样迭出,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对于新年和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