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的异名别称
“兔”字,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可见,至少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兔子就有了初步认识,并创造出了“兔”这个字。在一本记述后弈日常生活的书中也有“兔”字:“后弈猎于巴山,获一兔,大如驴,置柙中,中途失去,柙掩如故。”这段描写充满神话色彩,说,这只野兔的形体竟然如同驴子一般大小,被逮住以后关到一只木头笼子里莫名其妙丢失了。
且不管古人对兔子的形态、大小是如何描述的,也不管其中的神话色彩有多浓厚,现在且让我们考虑一个问题:兔,为何称为“兔”?宋代陆佃在《埤雅·释兽》作了回答:“兔口有缺,吐而生子,故谓之兔。兔,吐也。”古代,科学不发达,认为仔兔是从兔的唇裂中吐出来的,显然是一大谬误。不过,陆佃是解释兔之所以称为“兔”的第一人,算是对文字学和动物学的一个小小的贡献。
古代神话,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故称兔为“月精”、“月德”。唐代权德舆《中书门下贺河阳获白兔表》:“惟此瑞兽,是称月精。来应昌期,皓然雪彩。”北周庾信《齐王进白兔表》:“月德符征,金精表瑞。”
兔在古代,还有“明视”的雅称。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孔颖达解释:“兔肥则目开而视明。”
在有些地区,有些民族的语言中,对兔有一些特殊的称呼。比如,元代赵孟頫写过一首《兔》诗:“耳后生风鼻出火,大呼讨来飞鸣。”这里的“讨来”,是蒙古语,指的是兔。东北某些地区,把兔称为“跳猫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里有这么一句话:“一只灰色的跳猫子,慌里慌张望外窜。”在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梵语中,则把兔叫做“舍舍迦”。
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序,卯属兔,有人便称兔为“卯畜”。至于民间“缺鼻”、“三瓣嘴”等兔的别称,就很好理解了,那是因为兔的上唇中央有一条裂缝,如鼻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