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岁说兔戏
杜彦锋 绘
新年以夏历而计恰为卯岁,卯值为兔。说一说与兔相关的戏,祈福兔岁康乐。
京剧表演中常出现“行围射猎”的场面,如《铁笼山》(带“草上坡”)、《连环套》等,戏中均上“兔形儿”,随小锣的“扎扎台、扎扎台……”上场,蹦而复跳,别有异趣。《许田射鹿》三个围场下,上“兔形儿”。汉献帝欲观皇叔箭法,刘备即遵旨叫起散板,唱三句,射兔,缝一句腿儿,交弓复旨。及曹操射鹿时也唱三句散板引“鹿形儿”上,跑圆场,鹿到大边儿,射鹿,曹操缝一句,继而大笑,程式相同。
旧时演戏尚有一“哏”,即于“兔形儿”过场之际,上两名卒子,照例穿黄布马褂,素绿或素蓝布箭衣,一人荷枪,一人持以狐尾裹成的“鹰形儿”,以枪瞄准,做扣扳机状,一声堂鼓,“兔形儿”即应声而倒,两卒子抽出腰刀做割裂状,此时,穿“形儿”之人探出脑袋,两卒子说:“这不是老二吗?你上这儿干吗来啦?” 穿“形儿”者答道:“我上这儿听蹭儿戏来啦”。旧时戏院组织尚未健全,蹭戏者多,台上时常借题讽喻,同时也活跃了演出气氛。
剧中还常有虚设之兔,只听口述而不见“兔形儿”。《白良关·圆兆》尉迟敬德念第一梦:“率领本部家丁,郊外射猎。只见乱草之中冲出一只白兔,是某家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照定白兔射去。那白兔带箭而逃,某家在后追赶,赶至在太行山,只见那山顶就‘咔嚓’,塌下半边来了。”此处是说梦,故不上“兔形儿”。
《天香庆节》是一出纯粹的兔戏,剧中“兔形儿”最多,玉兔下凡时,先跳“兔形儿”,再上捣霜仙子。他如“天池山”四兔及自媒自娶之赤兔,后加入战团之黑花二兔,还有一群一群的兔子兵。此剧源于清宫秘本,始为昆曲,王瑶卿以内廷供奉之便得到此本,与熟于戏曲的墨客庄荫棠一同将其易为皮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荒诞离奇,是一出喜剧色彩浓厚的爱情纠葛(或可说是“三角恋爱”)戏。剧演月神太阴星君以月中丹桂人间无种为憾,命月中玉兔(捣霜仙子)幻化女身呈瑞,玉兔思凡而遁,日神太阳星君座下之金乌(阳精大圣)也背太阳而逃,金乌羡玉兔貌美想娶其为妻,托赤兔(福陵丈人——内廷本作“中山丈人”)做媒,赤兔也沉迷于玉兔之色,乃谲金乌而自娶。金乌恼怒,遂与赤兔争斗,后展转入外夷,赤兔、金乌各助一国(暹罗国和缅甸国)而战。天遣火仙宋无忌下界收伏,太阳太阴亦现身空际,最终金乌归日,玉兔返月。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中秋,《天香庆节》以昆曲本为慈禧演于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穆凤山饰金乌,金盔金甲,金面长髯,声如洪钟,威风凛凛。王长林饰赤兔仙,红箭袖袍、红扎巾,红面无须,手持双刀。王瑶卿饰演玉兔,着淡白衣裙,装束古雅,婀娜窈窕,手持双剑,嗓音清脆,曲调婉转。1917年(民国六年)中秋,演此剧于第一舞台。王瑶卿自饰剧中主角捣霜仙子,头戴七星额子,簪白色兔耳,大头上别一小“兔形儿”,身穿五彩宫衣,手持捣霜玉杵(中间把,两头银锤),俊俏秀雅,行腔优美,句句锻金,字字走珠。饰赤兔者为王长林,勾红脸圆眼三瓣嘴,戴红棒槌巾,簪红色兔耳,穿红褶子,口齿流利,腰腿灵活。饰金乌者为李连仲,勾红脸金睛鸟嘴,戴大额子,簪雉尾翎,穿褶子开氅,手持大刀,嗓音洪亮,扮相威武。范福太饰暹罗国王,勾海青三块瓦脸,额绘红黄日光,挂黑满,戴金犄角盔,穿宝蓝蟒。王惠芳饰暹罗王妃,着西洋服式。周信芳饰缅甸国王,素面挂黑三。高庆奎饰宋无忌,李顺亭饰太阳星君。尔后,钱金福、徐碧云、侯喜瑞、萧长华、李寿山、张文斌及中华戏校的宋德珠、赵德钰、王德溥等,也演过此剧,舞台上行当齐整,每演必震动九城。
日本双红堂文库藏有清内府抄本《唐明皇游月宫》,其中也有兔儿出现。第三场:四白文堂、四小兔精站门,上玉兔星君,勾白脸金眼三瓣嘴,戴白蓬头、银额子,双白发鬏,白鬓发。后戴白兔形冠,翎尾,两个长白兔耳,挂彩绸球。穿白蟒,玉带,方靴,持云帚。唱〔粉蝶儿〕:“久守月宫,涌冰轮久守月宫。持杵臼永祝长生,倚丹桂捣灵药香风飘送。”归坐念定场诗:“白毛金眼细银须,双耳尖长闻见奇。终年捣药依丹桂,夜傍蟾宫乐有余。”自表家门之后唱〔秋夜月〕:“皓魄光明照,长空净万里遥,宝镜平分桂轮满高。碧亮亮星斗银河靠,此夜中秋月宫作药。清蔼蔼银钩中现丹桂香飘。俺白玉兔得妙道,广寒宫中乐逍遥。”
1915年,梅兰芳创排古装戏,第一出就是中秋应节戏《嫦娥奔月》。梅自饰嫦娥,李敬山饰兔儿爷,扎靠褶蟒,背大纛,勾金色兔儿脸。曹二庚饰兔儿奶奶,凤冠霞帔,勾银色兔儿脸。二者皆由丑行应工,幽默风趣,令人解颐。李寿山饰后羿,俞振庭饰吴刚,路三宝、朱桂芳、姚玉芙、王丽卿分饰四仙姑。珠联璧合,一演而红。
《兔爷搬家》为一出丑角插科打诨的戏,剧演兔儿爷请月宫嫦娥做媒,与兔儿奶奶结成连理。二兔欢度蜜月时正值中秋佳节,见下界百姓共赏秋月的欢乐景象,不禁触动了凡念,遂一同私自逃出了月府。此事被伐桂的吴刚得知,急忙禀报了嫦娥,嫦娥听说此事大为震惊,速命吴刚下界索捕,终将兔儿爷、兔儿奶奶带回月府。剧情热闹诙谐,饶有童话趣味。
《三进碧游宫》、《万仙阵》中的长耳定光仙为重要配角,其脸谱与众不同,勾银色兔儿脸,穿红法衣,戴九莲冠。早年景狐血为富连成改编《混元盒》,剧中上齐了二十八宿,房日兔由小生扮,戴督子头、翎子,穿箭衣马褂。
兔在剧中关系重大,除应节戏《天香庆节》等剧目外,当推昆剧《白兔记》。此剧以兔命名,可知全剧脉络司之。见“兔形儿”在“出猎”一折,而详细阐明,则在“回猎”。 “回猎”中,咬脐郎第一支〔锦缠道〕即唱:“望芦葭浅草中分围跨马,偶有个白兔儿在面前过。我直赶到前村柳荫之下,见一个妇女身落薄。她跣足蓬头遭折挫,她说被兄嫂日夜沉埋,啊呀,行行泪洒,她口口声声只怨怨刘大。”接下来刘智远问:“说话不明,犹如昏钟,问你打围的事情,说什么刘大刘小。”咬脐郎念:“爹爹请息怒,待孩儿告禀,是孩儿一箭正中此兔,那兔就带箭而逃,孩儿紧追紧走,慢赶慢行。”刘智远问:“赶到哪里?”咬脐郎念:“赶到徐州沛县,沙陀村八角琉璃井边……见一妇人跣足蓬头在井边汲水,孩儿就问她讨取兔儿,那妇人说,我是受苦之人,哪里晓得兔儿。孩儿说,兔儿事小,那金鈚御箭乃圣上所赐之物,你把箭还了我,我这兔儿就赏了你吧。”叶盛兰一度将此剧改为皮黄,叶盛章于剧中饰小鬼,陈盛荪饰李三娘。据《曲海总目提要》,清朝初年,还出现过《后白兔》,即是《五龙祚》。戏演五代时王彦章兴兵作乱,节度使刘智远奉命征剿。铁笼山前,两军大战,乱军壁垒森严,急不能破。刘智远之子刘承佑——就是前面说的那位咬脐郎,在巡营时又遇白兔,诱发奇想,紧追不舍。那白兔也颇通灵性,三跑两绕,竟把他带上一条隐秘小路,直通王彦章的后营。于是,咬脐郎率兵突袭,一战告捷。
《白兔记》至今仍被许多剧种搬演不衰,而《后白兔》却没有流传下来。助人完孝于先,帮人全忠在后,这样一来,白兔成了灵物,兔戏也正是为此而脍炙人口,源远流长。
《北京晚报》201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