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漫谈羊诗词

  人类在漫长的狩猎、游牧和农耕时期,对羊有了深刻的了解,并结下了感情。身体洁白、性情温驯的羊成为人们生活和平、安居乐业的喜爱之物。唐代曹唐《小游仙》诗曰:“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初平,即黄初平,晋代道士,相传他少时放羊,遇一仙人引人金华山石室中,后得道成仙。此诗先写仙境,后落笔于羊群之多,从侧面烘托仙境之太平胜景,也抒发了诗人对此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宋代黄庭坚《戏答张秘监馈羊诗》云:“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忍令无罪充疱宰,留与儿童驾小车。”诗人对这只温驯的羊充满爱怜,欲杀则心不忍,送回则难却友人情面,还是留给孩子驾车玩罢。诗中透露出诗人爱物怜生的善良之心和爱子之慈。由此可见,人们对温驯善良的羊颇怀爱心。

  北朝有一首《救勒歌》民歌,描绘了当时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景象:“救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陆游曾作《牧羊歌》一首,讲牧羊、养羊之法:“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完羊。日高露螨原草绿,羊散如云满山谷。牧童但螨竹一枝,岂必雪诗知草牧。”

  宋朝文天祥《咏羊》诗云:“长髯主簿有佳名,羵首柔毛似雪明。牵引驾车如卫玠,叱教起石羡初平。出都不失成君义。跪乳能知报母情。千载匈奴多牧养,坚持苦节汉苏卿”。“长髯主簿”是羊的别名,因山羊领下有须,常昂首前视,好像一个学识渊博、温文濡雅的先生,所以晋代崔豹的《古今注》中如此称呼羊。这首诗中提到的卫玠是晋人,风姿秀异,有玉人之称,常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后面提的“初平”是指黄初平,据葛洪《神仙传》载:他曾在金华山牧羊四十年不返家,其兄找到他,问羊何在,初平叱日:“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萧纲《仙客》诗:“穿池听龙长,叱石待羊归”。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紫烟者,仙气也。均指“黄初平叱石成羊”的典故。诗末提到“汉苏卿”是在北海牧羊19载的苏武。苏武牧羊已经成为爱国守志、忠贞不屈的象征。

  宋朝岳坷《绵羊》诗云:“褥毛吹朔雪,细肋卧晴沙。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湩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日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此诗写羊离开了风雪严寒但自由的草原,来到了宫廷,充当牛马,到日落方能归栖,所以一听到风声,就想起自己熟悉的塞上悲笳。羊的哀思跃然纸上。明太祖朱元璋《牧羊儿土鼓》诗云:“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乐道歌。土鼓枹时山鬼听,石泉濯处洵鸥和。金华谁识仙机密,兰渚何知道术多。岁久市中终得信,叱羊洞口白云过。”前四句描绘一幅荒野牧羊的美景,写出世之逍遥自在,后四句写入世济时的男儿本意。也是朱元璋早年穷苦生活和远大抱负的真实写照。

原载《东北史地》2003年第02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