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其四)
赵元任:语言很好玩儿
语言天才并非天生
1892年11月3日,赵元任出生在天津紫竹林的一座宅院里。当时,他的祖父赵执诒是直隶州的知州,后来辗转在北京、保定、冀州等地任职。8岁之前,赵元任一直跟着祖父在北方生活。
赵家人祖籍常州,惯常说隶属于吴方言区的常州话。但毕竟工作和日常生活是在直隶一带,赵元任的祖父和父辈只得入乡随俗,尽量说当时的“官话”。乡音难改,说话总带点儿南方吴侬软语的味道。对家人的称呼也是南北混杂的叫法。
说起称呼来,我们家里也没全用北边话也没全用南边话的称呼,不过虽然就是南边话的称呼的时候儿也还都用北边话的口音的。我们管祖父叫爷爷。祖母不在了,可是提起来的时候儿总说奶奶。我管伯父叫八八,是伯伯的变音,真正北边话是叫大爷的;我管伯母叫阿姆娘,这完全是常州话。我管我父亲、母亲叫爹爹、娘娘,这也是用北边音说的南边话,真的北边话只叫一个字:爹、娘,还有更常听见的称呼是爸爸、妈妈,或是妈,可是很少叫爸一个字的。
——《赵元任的生活自传》
当时,赵家的帮佣也来自不同的地方。比如,与赵元任比较亲近的周妈和吕爷,一位说保定话,另一位则说一口地道的山东话。有时老家的亲戚串门来住上一段,会讲南边儿的常熟话。启蒙入学后,家中从老家请来的私塾先生又要求必须用常州话读书。
赵元任就是在这种南北方言混杂的语言环境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时代。
丰富的语言环境会给身处该环境的语言使用者以强烈的刺激,引发其对语言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方言的发音引起了赵元任的兴趣,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差异。
加之,小孩子学话快,赵元任又比较聪慧,在回到老家时,他已经能讲“不定地道的京话”、保定话、山东话、地道的江苏常熟话,以及只会用来背书的常州话。
按赵元任先生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种很古怪的格式,可是当时觉着很是自然的事儿。”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能灵活掌握33种方言,说多门外语,被称为旷世的语言天才。
三进清华
1910年春天,在江苏南京高等学校经过三年的预科学习,赵元任顺利毕业。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废止,出国留学盛行一时。于是,赵元任决定赴北京,参加清华学校官派留学的考试。
这年夏天,赵元任取得第二名的成绩通过考试,踏上了前往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路途。
1920年,也是在夏天,结束了整整十年的“放洋”生活后,赵元任回到了当初离开的地方——清华园。
这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准备留美的官费生,而是清华学校讲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的讲师。不过,赵元任这次在清华停留的时间并不长。
当年10月,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应邀来中国讲学。由于在美留学期间,赵元任曾在哈佛攻读过哲学,并获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因此,梁启超便邀请赵元任为罗素先生担任翻译。
赵元任本就对罗素的理论著作非常感兴趣,便放下刚拿起不到一个月的教鞭,开始了将近九个月的翻译生涯。
1921年,刚刚结婚不久的赵元任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请他回去授课的邀请函。由于当初接受清华的聘书后,他是向美国校方请假一年才得以回国。所以,赵元任接受了邀请,携妻子再次赴美。
时隔四年后,赵元任再一次踏上了清华园的讲台。这次,他是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身份,再次执掌教鞭,开始了自己与清华的第三次姻缘。
33岁定主业
谈起赵元任,胡适总是说“赵先生比我聪明”,称其学识的广博,文理皆有涉猎,且皆有成就,“他日所成,未可限量”。
每与人平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此君与余同为赔款学生之第二次遣送来美者,毕业于康南耳,今居哈佛,治哲学,物理,算数,皆精。以其余力旁及语学,音乐,皆有所成就。其人深思好学,心细密而行笃实,和蔼可亲以学以行,两无其俦,他日所成,未可限量也。
——胡适1916年日记语
赵元任的确非常博学。他学习的动力完全源自兴趣。只要是感兴趣的学科,他便能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形成了思路开阔、将自然科学的成果为文科所用的研究思维。
这在近现代史的诸多学者中,是极为少见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博学,他始终在几个学科之间难以取舍,没有早早地确定下将倾毕生之力研究方向。
1925年,赵元任重回清华,在国学研究院执教,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四大导师”。既然被称为导师,总要有一门研究的主业才是。不过,赵元任的心里却是有些茫然,感觉自己失了方向,不知该如何抉择。
其实,1915年的时候,赵元任已经在思考以后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他认可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觉得“索性做一个语言学家比任何其他都好”,却又无法割舍对数学和音乐的热爱。
最终,在好友胡适的建议下,赵元任在33岁这一年选择了在当时比较冷清,但自己认为“好玩儿”语言学,成为开辟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中国语言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