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历史地理研究索引简编
二、历史人文地理
(一)综合研究
1、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
2、谭其骧主编《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4、谭其骧著《长水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5、谭其骧著《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6、石泉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7、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8、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9、李并成著《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10、孙进己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吴必虎著《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12、复旦大学史地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13、陈桥驿主编《浙江古今地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
14、刘南威主编《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10月。
15、裴淮昌主编《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出版社,1993年12月。
16、史念海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2年。
17、邹逸麟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990年。
20、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南京出版社,1993年。
21、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
22、陈昌远编著《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23、张步天著《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陈代光著《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靳生禾著《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杨正泰著《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二)历代政区
27、臧励龢著《补陈疆域志》(收入开明书店版《二十二史补编》)。
28、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
29、周振鹤著《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30、周振鹤著《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31、周振鹤著《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32、靳润成著《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33、胡阿祥著《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
34、李晓杰著《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35、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编《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3月。
36、徐喜辰《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37、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8、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9、冯庆余等《秦代郡县制及其历史地位》,《松辽学刊》1987年第1期。
40、周伟洲《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1、严宾《秦三十六郡考》,《学术研究》1991年第6期。
42、周振鹤《汉武帝十三刺史部所属郡国考》,《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
43、牟元珪《汉十三刺史部起源考》,《历史地理》第7辑(1990年)。
44、汪清《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45、曹金华《王莽改易地名之基本规律与政治倾向》,《扬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46、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上、下),连载《历史地理》第8、9辑(1990年)。
47、胡阿祥《东晋南朝安徽境内侨州郡县考略》,《安徽史学》1990年第2期。
48、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记载与研究》,《地名知识》1991年第6期。
49、胡阿祥《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50、胡阿祥《南朝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述论》,《历史地理》第13辑。
51、胡阿祥《孙吴特殊政区制度考论》,《赣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52、胡阿祥《汉唐国号考原》,《历史地理》第16辑(2000年)。
53、石泉等《东晋南朝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地望新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54、陈乾康《论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四川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55、田尚《唐代政区中的府制》,《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56、李并成《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57、李并成《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及有关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
58、郑世刚《略论宋代“路州县”三级行政体制》,《上海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59、谭其骧《金代路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年)。
60、章巽《夏国诸州考》,收入《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1987年出版)。
61、王大华等《论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及其终结》,《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62、周继中《论元朝的行省制度》,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
63、景爱《金代行省考》,《历史地理》第9辑。
64、鲁西奇《金末行省考述》,《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5、张金铣《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66、赵永复《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67、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中国方域》1996年第5、6期。
68、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连载《复旦学报》1995年第3、4期。
69、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刊《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1998年)。
70、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
71、周振鹤《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
72、周振鹤《〈汉书·王子侯表〉笺正》,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出版。
73、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中国方域》1997年第1、2期。
74、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75、华林甫《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76、华林甫《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7、靳生禾等《中国古地理文献中地方等第刍议》,《历史地理》第10辑。
78、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79、赖青寿《唐代州县等第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80、马春笋《县分等的历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81、谭其骧《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
82、史为乐《我国地方政区制度史的研究与当前政区改革的设想》,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
83、王国维《秦郡考》,《观堂集林》卷12。
84、谭其骧《秦郡新考》,载《浙江学报》第二卷第一期,1948年3月;收入《长水集》上册页1至页12,人民出版社,1987年。
85、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
86、祝求是《鄣郡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87、洪建新《秦代北向户考》,载《学术论坛》1982年1期。
88、钱林书《战国时期魏国置郡考》,《历史地理》第15辑。
89、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16辑。
90、周振鹤《西汉诸侯王国封域变迁考》,《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4期。
91、周振鹤《象郡考》,载《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
92、周振鹤《汉郡再考》,《学术集林》卷1(1994年)。
93、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94、李启文《西汉勃海郡初置领县考》,《历史地理》第13辑。
95、王妙发《关于秦代象郡地望问题的讨论》,载《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96、张维华《汉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疑》,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2卷,1942年9月。
97、黄文弼《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
98、陈家梦《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99、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研究二题》,《历史地理》第13辑。
100、李晓杰《东汉下邳国、阜陵国领域变迁考》,《历史地理》第15辑。
101、梁统兴等《儋耳、珠崖郡始置时间考》,《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02、许正文《论隋代州郡政区的整顿改革》,《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103、方国瑜《两爨六诏地理考释》,《历史地理》第2辑(1982年)。
104、方国瑜《唐代前期南宁州都督府与安南都护府的边界》,《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105、尤中《南诏疆域的发展和郡县的设置》,《历史地理》第6辑(1988年)。
106、林超民《唐前期云南羁縻州县述略》,《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4期。
107、吴光耀《西夏疆域之形成与州府建置沿革》,《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1、2期。
108、史继忠《试论西南边疆的羁縻州》,《思想战线》1989年5期。
109、何耀光《论古代羌人的地理分布》,《思想战线》1982年2期。
110、冯继钦《金代契丹人分布研究》,《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
111、冯永谦、冯季昌的《东北地区行政建置起源考辨》,《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12、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13、杨武泉《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王朝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14、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15、靳润成《明代郧阳、南赣二巡抚辖区考》,《历史地理》第13辑。
116、靳润成《明朝安庆巡抚辖区驻地考》,《安庆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17、靳润成《中国城市型政区的历史考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方域》1995年第4期。
118、靳润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方域》1995年第6期。
119、林汀水《福建政区建置的过程及其特点》,《历史地理》第10辑。
120、肖华忠《隋唐以前江西政区的建置与沿革概述》,《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121、季士家《江苏建省考实》,《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122、季士家《安徽建省考》,《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
123、安介生《“山西”源流新探》,《晋阳学刊》1997年第2期。
124、沈重《历代政区演变与中央集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二)历史疆域
125、谭其骧《对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和边疆的几点看法》,《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1期。
126、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8 年第3期;收入《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27、谭其骧《唐北陲二都护府建置沿革与治所迁移》,收入《顾颉刚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128、刘统著《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129、周伟洲《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30、陈可畏《“中国”一词来源演变考》,《地名知识》1980年第2期。
131、朱玲玲《夏代的疆域》,《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
132、叶文宪《商代疆域新论》,《历史地理》第8辑(1990年)。
133、卢连成《商代社会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辑。
134、邹逸麟《宋金分界考》,《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1990年)。
135、夏洲杰《金代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136、史宇新《驳谎言制造者——关于中苏边界若干问题》,载《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137、纪平《清入关前对东北的统一——驳苏修篡改中俄东段边界史的谎言》,载《历史研究》1975年第2期。
138、李健才《从阿什哈达摩崖谈到永宁寺碑》,载《文物》1973年第8期。
139、钟民岩《历史的见证——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文考释》,载《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140、钟民岩《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记校释——以历史的铁证揭穿苏修的谎言》,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141、黎敬文《明代东北疆域考》,载《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142、宋教仁《间岛问题》,《地学杂志》第5卷第4期至第7卷第7期。
143、杨昭全《渤海是我国唐王朝辖属的少数族地方政权》,《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
144、王承礼《渤海的疆域和地理》,《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
145、江岩《我国的神圣领土——黑瞎子岛》,载《地理知识》1975年第10期。
146、佟柱臣《我国历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和其他》,载《文物》1976年第7期。
147、张旋如、黎光《帝俄出兵侵占东北与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148、吴震《从吐鲁番出土“汜德达告身”谈唐碎叶镇城》,载《文物》1975年第8期。
149、朱契《蒙古郡县化之次第》,《清华周刊》第30卷第8期(1928年12月)。
150、袁深波《乌兰布通考》,载《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151、米文平《鲜卑石室所关诸地理问题》,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
152、樊文礼《唐代灵庆银夏等州界内的侨置府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153、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疆域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15辑。
154、肖之兴《葱岭上的乾隆纪功碑》,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6期。
155、邓锐龄《西辽疆域浅释》,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156、魏良弢《西辽王朝疆域考释》,《历史地理》第5辑(1987年)。
157、陈得芝《耶律大石北行史地杂考》,载《历史地理》第2辑。
158、尤中等《唐朝时期安南都护府北部地界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0辑。
159、郭声波《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1993年)。
160、冼剑民《南越国边界考》,《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61、谭其骧《七洲洋考》,《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6期。
162、何纪生《海南岛渔民开发经营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功绩》,《学术研究》1981年第1期。
163、林金枝《东沙群岛历史考略》,《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64、韩振华、吴凤斌《驳越南当局所谓黄沙、长沙即我国西沙、南沙九岛的谬论》,《人民日报》1980年8月1日。
165、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史料评说》,《历史地理》第12辑(1995年)。
(三)历史经济地理
166、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167、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3、4期。
168、史念海《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西安师范学院《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期。
169、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170、史念海《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开发》,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1、史念海《开元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2、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唐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3、史念海《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4、赵松乔《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地理研究》1991年第1期。
175、褚道庵《秦汉金银产地考》,《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5年6月20日。
176、黄盛璋《关中农田水利的历史发展及其成就》,《农业遗产研究集刊》1958年第2期。
177、邹逸麟《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历史地理》第11辑。
178、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历史地理》第7辑。
179、郭声波《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80、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181、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182、赵永复《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历史地理》第4辑(1986年)。
183、杜瑜《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研究》,收入《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海洋出版社,1993年11月。
184、程民生《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85、徐俊鸣《宋代广东经济地理的初步研究》,载《地理学资料》1960年7期。
186、韩茂莉《宋代岭南地区农业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11辑。
187、韩茂莉《宋代东南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农业考古》1993年第3期。
188、韩茂莉著《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189、韩茂莉著《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90、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191、郭声波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2、龚胜生著《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193、王社教著《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出版。
194、周宏伟著《广东历史农业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5、萧正洪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6、马雪芹《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197、司徒尚纪《历史时期广东农业区的形成、分布和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
198、司徒尚纪《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水利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析》,《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学专刊,1992年。
199、邹逸麟《有关我国历史上蚕桑业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收入《选堂文史论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200、赵丰《唐代蚕桑业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201、李为《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化》,《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
202、张海英《明清江南地区棉布市场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203、钮仲勋《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4辑(1986年)。
204、黄盛璋《唐代矿冶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7辑。
205、郭声波《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206、汪一鸣《历史时期宁夏地区农林牧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总第6辑(1988年第6辑)。
207、田尚《试论“塞北江南”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的形成》,《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
208、田尚、邓自欣《关于兴建都江堰的几个历史问题》,《史学月刊》1982年第5期。
209、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连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3期。
210、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211、韩茂莉《论宋代小麦种植范围在江南地区的扩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
212、韩茂莉《宋代桑麻业地理分布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213、高王凌《中国棉作分布的历史演变》,《九州》第2辑(1999年)。
214、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5、吴宏岐《元代南方地区农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辑。
216、吴宏岐等《元代西南地区农牧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辑。
217、吴宏岐《元代西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地域特征》,《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18、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219、郭声波《历史时期四川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辑。
220、龚胜生《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
221、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222、周宏伟《清代两广耕作制度与粮食亩产的地域差异》,《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223、张步天《洞庭湖区历史农业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9辑。
224、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的地理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225、梅莉《清代湖北纺织业的地理分布》,《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26、郑川水《元代辽河流域农业经济开发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227、戴鞍钢等《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辑。
(四)历史城市地理
228、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上、中),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
229、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连载于《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至1991年第2期。
230、侯仁之著《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231、侯仁之著《燕园问学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32、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33、侯仁之著《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4、韩宗文著《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35、樊树志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36、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37、傅崇兰著《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8、王玲著《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239、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40、杨宽《商代的别都制度》,《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241、曲英杰《周代都城比较研究》,《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42、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243、史为乐《简论洛阳古代都城遗址的变迁》,《历史地理》第9辑。
244、朱玲玲《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历史地理》第4辑。
245、庞德谦《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宝鸡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246、焦书乾《我国古都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47、龚良《我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48、史念海《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49、马正林《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
250、邹逸麟《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251、葛剑雄《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252、徐建春《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
253、冯贤亮《“七大古都”说论辩始末》,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11期。
254、朱士光《中国七大古都始都年代考》,《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255、赵玉馨《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城市问题丛刊》1983第2辑。
256、蔡光柏《百余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兰州学刊》1982年第2期。
257、雷从云《中国古代城市起源问题的再探索》,《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58、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59、李先登《试论中国城市之起源》,《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
260、丘菊贤、杨东晨《我国史前都邑的形成及其特点》,《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61、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262、李孝聪《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几点看法》,《北大史学》第2辑(1994年)。
263、陈可畏《诸葛亮隐居地考》,载《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东方出版社,1991年3月。
264、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85年第1期。
265、张泽咸《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
266、郭正忠《唐宋城市类型与新型经济都市——镇市》,《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267、林立平《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暨南学报》1989年第2期。
268、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269、韩光辉《12至14世纪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70、谭其骧《辽后期前都中京考实》,《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271、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272、韩光辉《论中国元代建制城市》,《历史地理》第16辑。
273、郑弘毅等《我国沿海城市布局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经济地理》1988年第4期。
274、丁长清《中国近代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
275、李孝聪《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形态的研究》,《环境变迁研究》第4辑(1993年)。
276、叶骁军《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
277、王宗元、李并成《武威绿洲城镇的形成与变迁》,《西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
278、张南等《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279、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1期。
280、侯仁之《北京旧城平面的设计改造》,载《文物》1973年第7期。
281、侯仁之《从北京到华盛顿——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城市问题》1987年第3期。
282、侯仁之《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历史地理》第2辑。
283、王剑英、王红《论从元大都到明北京的演变和发展》,《燕京学报》(新)第1期(1995年)。
284、唐晓峰《历史地理学在城市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为例》,《城市问题丛刊》1983年第3辑。
285、高松凡《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地理学报》第44卷第2期(1989年)。
286、高松凡《明代北京城市场演变及其分布》,《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
287、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1983年)。
288、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289、刘敦愿《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历史地理》创刊号。
290、杨正泰《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历史地理》第3辑。
291、杨平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城市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8辑。
292、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与城镇兴衰》,《历史地理》第6辑。
293、邹逸麟、王振忠《清代三大政与苏北城镇的盛衰变迁》,《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1993年)。
294、王文楚《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
295、吕卓民《秦咸阳城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辑。
296、葛剑雄《西汉长安——陵县:中国最早的城市群》,《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297、李孝聪《论唐代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98、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299、徐兆奎《滦河流域的两个古代别都》,《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300、徐俊鸣《广州城的兴起和发展》,载《羊城晚报》1963年12月28日。
301、陈代光《试论广州城市的形成》,《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
302、王振忠《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城镇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2辑。
303、赵松乔等《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载《地理学报》1950年第17卷。
304、蒋赞初《南京城的历史变迁》,载《江海学刊》1962年12期。
305、单树模等《徐州历史地理初探》,载《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1期。
306、朱江《从文物发现情况看扬州古代的地理变迁》,载《扬州师院学报》1977年9期。
307、王振忠《明清两代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历史地理》第10辑。
308、唐晓峰等《芜湖的聚落起源、城市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载《安徽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
309、李孝聪、武弘麟《应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历史地理——以九江、芜湖、安庆三城市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刊(1992年)。
310、周宝珠《关于〈清明上河图〉与汴京城图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311、杨铎《武汉沿革释略》,载《江汉学报》1961年5期。
312、刘盛佳《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
313、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和开发》,载《地理学报》1958年4期。
314、马正林《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315、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第3辑。
316、辛德勇《唐长安城坊建置丛考》,《文史》第37辑。
317、王维坤《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318、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19、赵荣《关中中心聚落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人文地理》1995年第1期。
320、史念海《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载《人文杂志》1958年第2期。
321、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学报》1991年第3期。
322、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323、刘菊湘《兴庆府的规模与“人形”布局》,《宁夏社会科学》1997第5期。
324、韩光辉《〈徐霞客游记〉桂林城市复原研究》,《历史地理》第14辑。
325、宋家泰等《江南地区小城镇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326、司徒尚纪《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热带地理》1997年第2期。
(五)历史人口地理
327、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原载《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第2期;收入胡焕庸著《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328、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原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1935年12月;收入《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艺文印书馆(台北)1976年印行。
329、葛剑雄著《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330、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31、葛剑雄《永嘉乱后汉人对河西的迁移及其文化意义》,刊《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32、葛剑雄《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历史地理》第11辑。
333、葛剑雄《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334、葛剑雄著《葛剑雄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335、费省著《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36、翁俊雄著《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
337、翁俊雄著《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38、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
339、韩光辉著《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40、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合著《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1、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合著六卷本《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2、张国雄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3、安介生著《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44、赵庆伟《六朝时期岭北汉人迁入珠江三角洲浅析》,《中南民院学报》1996年第4期。
345、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
346、安介生《北宋初年山西向外移民考》,《晋阳学刊》1996年第3期。
347、张炳生《宋代浙江的人口和农业初论》,《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348、吴松弟《宋代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
349、吴松弟《黄淮海平原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350、吴松弟《宋代福建人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51、吴松弟《宋代靖康乱后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352、吴松弟《金代东北民族的内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353、唐亦功《京津唐地区金代人口变迁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
354、韩光辉《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355、韩光辉《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迁移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356、韩光辉《历史上北京地区人口周期性锐减的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57、陈伟明《元代岭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358、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359、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研究》,《文献》1994年第1期。
360、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移民迁徙路线复原》,收入《城市、区域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3年)。
361、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362、张国雄《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63、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364、蓝勇《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365、刘正刚《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366、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方志月刊》第六卷第九期,1933年9月。
367、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9辑。
368、曹树基《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的人口迁转》,《中华文史论丛》第47辑。
369、曹树基《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370、赵发国《从家谱资料试析清代登莱二府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辑。
371、董龙凯《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与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72、汪润元等《清代长江流域人口运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
373、司徒尚纪《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人口分布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
374、叶骁军《试论我国古都移民的原因与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75、李仪俊《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1912年——1978年)》,载《人口研究》1983年第1期。
376、赵桐茂等《中国人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形的研究:中华民族起源的一种假设》,《遗传学报》1991年第2期。
(六)历史军事地理
377、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12辑。
378、金麟《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13辑。
379、黄国璋《地理与国防》,《史地半月刊》1936年第3期。
380、张逸仙《通鉴历代战争地理通论》,《国专月刊1936年第二、三期》。
381、张其昀《中国历史上之国防区域》,《史地杂志》1937年第一期。
382、张星烺《中国历代战争与气候之关系》,《中国学报》1945年第一至四期。
383、史念海《陕西省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人文杂志丛刊《文史集林》第1辑(1985年)。
384、史念海《陕北的地理特点和军事价值》,载《文史集林》第2辑(1987年)。
385、史念海《关中的军事历史地理》,载《文史集林》第2辑。
386、史念海《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辑,收入《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387、辛德勇《楚汉彭城之战地理考述》,《学术集林》卷8(1996年)。
388、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389、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历史地理》第14辑。
390、辛德勇《韩信平齐之役地理新考》,《九州》创刊号(1997年)。
391、陈可畏《赤壁考》,《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392、陈可畏《论赤壁大战与赤壁考》,《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3~4期。
393、陈可畏《楚汉战争的垓下究竟在今何处?》,《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94、陈可畏《城濮之战地理考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
395、陈怀荃《垓下和垓下之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396、胡阿祥《东晋南朝地方州镇略说》,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97、靳生禾、谢鸿喜《潞川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地2期。
398、靳生禾、谢鸿喜《阏与古战场考察报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99、冯永谦《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发现与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
(七)历史交通地理
400、章巽《元海运航路考》,载《地理学报》1957年1期。
401、章巽《秦帝国的主要交通线》,《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
402、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文物》1975年第3期。
403、史念海《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辑。
404、史念海《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辑。
405、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06、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载《地理学报》1957年第4期。
407、黄盛璋《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
408、黄盛璋《历史上黄、渭与江、汉间水陆联系的沟通及其贡献》,载《地理学报》1962年4期。
409、周振鹤《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古代航海活动》,《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10、黄灼耀《秦时岭南交通线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411、刘希为《六朝江南交通发展的新态势及其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412、刘希为《隋朝交通路线考述》,《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
413、杨希义等《唐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间的馆驿》,《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414、王文楚《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发展》,载《史学月刊》1964年10月。
415、王文楚《唐代两京驿路考》,《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
416、王文楚《西安洛阳间陆路交通的历史发展》,《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
417、王文楚《唐代长安太原驿道校补》,《历史地理》第8辑。
418、王文楚《宋辽驿路及其改迁》,《历史地理》第11辑。
419、陈伟明《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学术研究》1989年第3期。
420、林汀水《对福建古代交通道路变迁的几点看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21、冯汉镛《栈道考》,载《人文杂志》1957年3期。
422、辛德勇《史万岁南征路线重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423、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载《文物》1977年5期。
424、李孝聪《公元十——十二世纪华北平原北部亚区交通与城市地理的研究》,《历史地理》第9辑。
425、孙继民《敦煌所出伯希和文书4648号的写作年代及其研究历史交通地理的资料价值》,《历史地理》第14辑。
426、邓辉《唐宋时期的广西交通地理》,《原学》第3辑(1995年)。
427、李之勤《元代陕西省的驿道和驿站》,《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
428、蒋忠新《对于〈川滇缅印古道初考〉的一点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429、王颋《元云南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30、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
431、景爱《清代木兰围场的交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432、王文楚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7月。
433、辛德勇著《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7月。
(八)历史文化地理
434、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35、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436、周振鹤《秦汉宗教地理略论》,《中国文化》第3辑(1985年)。
437、周振鹤《秦汉风俗地理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
438、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439、周振鹤《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历史地理》第9辑。
440、周振鹤、游汝杰《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分区为例》,《复旦学报》1984年第2期。
441、卢云著《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42、卢云《先秦时期的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43、卢云《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张与阶层传播》,《历史地理》第8辑。
444、卢云《秦汉时代滨海地区的方士文化》,《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445、卢云《西汉时期的文化区域及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5辑。
446、卢云《东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中国文化》第5辑。
447、卢云《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6辑。
448、卢云《中国知识阶层的地域性格与政治冲突》,《复旦学报》1990年第3期。
449、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450、史建群《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性特征》,《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51、司徒尚纪著《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2、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53、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大出版社, 1997年。
454、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455、张伟然著《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456、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7、张伟然《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复旦学报》1999年2月。
458、张伟然《湖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59、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460、张晓虹《陕西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历史地理背景》,《历史地理》第15辑。
461、张晓虹《清代陕西婚俗地域分布的初步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462、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辑。
463、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64、李泉《试论西汉高、中级官吏籍贯分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65、李泉《东汉官吏籍贯分布之研究》,《秦汉史论丛》第五辑。
466、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历史地理》第11辑。
467、胡阿祥《清代桐城文派作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分析》,收入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68、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469、张桂林《试论妈祖信仰的起源、传播及其特点》,《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470、李少园《论宋元明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福建论坛》1997年第5期。
471、王清廉等《中国佛寺地域分布与选址相地说》,《河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472、王清廉《服饰与地理环境》,《河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473、吴成国《论东晋南朝婚姻礼制的地域差异》,《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74、蓝勇《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475、王日根《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476、吴培玉《我国历代人才地理分布与流向》,《人才研究》1988年第2期。
477、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籍贯地理分布》,《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478、华林甫《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479、杜文玉《唐代宦官的籍贯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辑。
480、王尚义《汉唐时期山西文人及地理分布及其文化之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481、王尚义、徐宏平《宋元明清时期山西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发展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482、肖华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483、程民生《论宋代南方习俗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484、黎小龙《两汉时期西南人才地理特征探析》,《西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485、李仁《回族杰出人物的历史地理之分析》,《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486、赵丰《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
487、叶忠海等《南宋以来苏浙两省成为中国文人学者最大源地的综合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488、王振忠《明清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及其影响》,《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489、单树模等《论苏北古代文化地理》,《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490、卫家雄《明清闽台风俗通义》,《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491、康健《明代云南儒学文化的地域差异》,《原学》第3辑。
492、康健《明代云南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中国方域》1996年第3期。
493、司徒尚纪《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
494、张伟然《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495、张伟然《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496、陈国生《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497、陈国生《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498、陈国生等《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辑。
499、徐建春《文化区的意义及先秦浙江文化区的演变》,《浙江学刊》1990年第1期。
500、刘岩《河北地域文化景观分析》,《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501、张晓虹、张伟然《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02、陈怀荃《苍梧考释》,《历史地理》第10辑。
503、曾大兴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