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读《论循环经济》有感
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江泽民主席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得到协调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我国近年来通过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推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是当今学术界必须重视的一个大问题。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著作——《论循环经济》,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副主任委员冯之浚主编、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协编,从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文章中选出30余篇编辑而成。该书对循环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形态作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学术动态和最新成果作了详尽的介绍和总结,并站在战略的高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循环经济研究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创新的要求,概括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使我国循环经济研究更有针对性、可行性,也更具时代性。
《论循环经济》一书以全新的视角、精辟的分析、系统的阐释及对最新学术成果与资料文献的介绍和娴熟运用充分地凸现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体现了学者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不懈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该书对发展循环经济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第一,对循环经济的内容、实质及特征从理论上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该书指出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即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为基础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一高”,即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循环经济要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3R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一是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二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本书还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该书从理论上对循环经济给予了全面而系统的诠释,廓清了某些含糊认识,使读者在理论上对循环经济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和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详尽而充分地论述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理论首先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循环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建立一个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比经济发达国家来说更为紧迫和必要。首先,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质量正在恶化。许多有危害性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已不能置之不理了。否则,急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超过其正面的效益。其次,发展中国家获得自然资源(空气、水、土地、矿物等)所引发的问题比发达工业国要更加严重。该书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是防治污染、扭转防治思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第三,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研究的现状。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上个世纪末,循环经济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实践活动,目前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建立起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如日本在1992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2000年进而修订为《循环型社会大法》和一系列实施性法律;德国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废物法》;随后,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美国等国家也分别颁布了相关法律。这一切活动,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等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
该书指出我国对循环经济研究尚处于概念引进阶段,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尽管循环经济在学术界已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既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没有进行应用实施的具体推动措施。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该书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使读者对当前循环经济研究的状况、趋势及最新成果有一个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经验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
第四,深入探讨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该书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献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对策措施。
一要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管理方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三要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与时俱进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四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五要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首先是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其次,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再就是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专家们对于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尤其重视。
六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增强人们的观念和参与意识,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无疑对中国进一步研究循环经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促进各地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实践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总之,《论循环经济》一书系统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详尽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究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可以说该书既是近几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研究和探索成果的一个总结,又是我国今后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研究探索循环经济的一个巨大推动。它拓展了研究循环经济的思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深入、立法调研的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