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主办“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论坛
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暨第二届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第一届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站会议”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中山大学非遗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分别到会致辞,会议由中山大学非遗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图1 陈春声副校长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技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问题,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该校谈国新教授,在文化空间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数字化首先面临的是颗粒度与语义问题,只有弄清文化空间的知识分类、元数据标准、语义表示等问题,才能有效地数字化保存文化空间信息;解决“非遗”的可视化与传承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梁国伟教授,从京剧表演中所营造的空间体验入手,结合网络体感游戏空间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探讨了设计一款以京剧为主题的网络体感游戏的可行性与方法,并试图建构出符合京剧发展规律的新型文化形态。中国艺术研究院丁岩教授,探讨了中国“非遗”数字化标准制定及相关问题。
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介绍了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和重大收获。其中之一是发现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献。为保存、整理、解读和重分利用这些文献,该中心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合作,全面开展了对这些民间文献的数字化工作,计划最终建起一个开放和通用的“中国地方史与民间文献数据库”平台。
图2 会议现场
中心宋俊华教授认为,以“非遗”的所是方式展示和保护它,是“非遗”传播与传承的基本出路,但“非遗”的展示和保护必然受制于特定的天、地、时的情景限制,这使得“非遗”在现代社会很难全部用其所是的方式展示和保护。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展现和分析事物的新技术,为克服“非遗”的情景限制,最大程度上以“非遗”所是方式展示和传承开辟了通道,也为建构新的“非遗”展示和传承方式创造了条件。其他各单位的专家也都就他们的研究特长、实践经验,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就相关问题在会议中展开讨论。
在研讨会落幕时,我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总结发言,对此次大会提交的论文和体现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了目前非遗传承和数字化保护值得思考的问题。(撰稿:陈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