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注释:
(注1)P.295-388。
(注2)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P.255-303。
(注3)人民出版社,1984。
(注4)台湾,广文书局翻印,1962;湖北,十力丛书原版,1947。
(注5)台北,学生书局,1982,三版,P.7。
(注6)台北,明文书局,1987,p.37。
(注7)原书,p.208-219。
(注8)同上,P.219。
(注9)京都,同朋舍,1987,P.58~59。
(注10)文殊版,《吕澂文集》,P.256。
(注11)同上,P.257-258。
(注12)同上,P.258-259。
(注13)同上,P.259。
(注14)同上,P.260。
(注15)见方东美,〈与熊子贞先生论佛学书〉,载《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书局,1984,P.655。
(注16)收在台北文津版,《新唯识论》,1976,P.211。
(注17)林安梧辑,台北,全国出版社,1980,P.65-182。
(注18)郭齐勇等於1984年完成;台湾文津书局翻印,1976,P.211-235。
(注19)撰於1948牛年,现收於妙云集下,《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社再版,1976,P.1-56。
(注20)郭齐勇书,P.214-215。
(注21)载《禅心》第四期,1987年8月30日。
(注22)第二封回信,1943年4月12日。
(注23)见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自序〉,台北,问学出版社,1977,P.5。
(注24)见郭齐勇,《熊十力与传统中国文化》,P.20-21。
(注25)《狮子吼》,28卷8期转载,1989年8月,P.24-37。
(注26)见吕澂撰〈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收在文殊版《欧阳竟无文集》,P.7-12。
(注27)见吕澂前引文及欧阳撰的〈覆魏斯逸先生书〉,载文殊版《欧阳竟无文集》,P.349-351。
(注28)见吕澂,〈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前引书,P.9。
(注29)文津版,《新唯识论》,P.625。
(注30)文津版,《新唯识论》,P.4。
(注31)同上,P.3。
(注32)同上,P.5-6。
(注33)同上,P.6。
(注34)同上,P.7-8。
(注35)同上,P.8-9。
(注36)同上,P.33。
(注37)见《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P.246。
(注38)第十三卷,5-8期。
(注39)文津版,《新唯识论》,P.20-21。
(注40)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自序〉,P.4-5。
(注41)见梁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P.52-55。
(注42)同上,P.68-69。
(注43)见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载《勉仁斋读书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P.85。
(注44)牟著,《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72,P.112-113。
(注45)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P.4-5。
(注46)《吕澂文集》,P.260。
(注47)见《吕澂文集》,P.159-165。
(注48)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三卷,1-4期,1943年9月。
(注49)载《现代佛学》,1961,6期。
(注50)载《现代佛学》,1962,5期。
(注51)载《现代佛学》,1962,5期。
(注52)载《现代佛学》,1962,5期。
(注53)载《中国哲学》,第二辑,1980。
(注54)《吕澂文集》,P.261。
(注55)同上。
(注56)同上。
(注57)同上,P.260。
(注58)可参考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O.35,《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出版社,1978,共收23篇,洋洋大观,作者包括:章太炎、梁启超、欧阳、唐大圆、王恩洋等著名学者。
(注59)《吕澂文集》,P.261。
(注60)同上。
(注61)同上。
(注62)同上,P.262。
(注63)同上。
(注64)同上。
(注65)同上。
(注66)同上。
(注67)转引,郭齐勇,《熊十力与传统中国文化》,P.21-22。
(注68)台北,广文书局,1962。
(注69)原书,卷四,P.1。
(注70)同上。
(注71)同上,P.2。
(注72)同上。
(注73)同上。
(注74)同上。
(注75)同上。
(注76)同上。
(注77)同上。
(注78)原注:易日富有之谓大业,言生活力之深固与盛大也。
(注79)原注:吾之生也,独化已耳。不自明,而寻来源於外,非骑驴觅驴而何?
(注80)原注:纳群生於虚立之大原,与众投失於故悬之鹄的,有以异乎哉。
(注81)同前书,P.2。
(注82)如注中之语。
(注83)同前书,P.2。
(注84)同前书,P.3。
(注85)以上,可参考高楠顺次郎的《佛教哲学要义》,台北,正文出版社,1973,P.24-36;与及舟桥一哉,《业的研究》,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P.3-195。
(注86)《语要》,卷四,P.3。
(注87)同上,P.4。
(注88)同上。
(注89)同上,P.6。
(注90)见〈与熊子贞先生论佛学书〉,《中国大乘佛学》,P.653-674。
(注91)《吕澂先生文集》,P.263。
(注92)同上。
(注93)同上,P.263-264。
(注94)同上,P.264。
(注95)同上。
(注96)台北,正闻出版社,1986,三版。
(注97)原书,P.347。
(注98)同上。
(注99)《吕澂先生文集》,P.265。
(注100)同上。
(注101)同上,P.266-267。
(注102)同上,P.267。
(注103)同上,P.269-270。
(注104)同上,P.271。
(注105)同上,P.272。
(注106)同上,P.271、P.276。
(注107)同上,P.272。
(注108)同上,P,272-273。
(注109)大正二,P.81ba;南传一三,P137-140。
(注110)大正二,P.342a。
(注111)大正二,P.69b;南传一四,P.237。
(注112)卷一七,P.15。
(注113)以上参考印顺,《修定一修心与唯心,秘密乘》,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P.1-10。
(注114)《吕澂先生文集》,P.274。
(注115)同上,P.275。
(注116)同上,P.275-276。
(注117)同上,P.276-277。
(注118)前信语,P.267。
(注119)同上,P.266。
(注120)同上,P.277。
(注121)同上,P.281-282。
(注122)同上,P.283。
(注123)同上,P.283-284。
(注124)同上,P.284。
(注125)同上,P.285。
(注126)同上,P.286。
(注127)同上,P.287。
(注128)同上,P.287。
(注129)同上,P.288。
(注130)同上,P.289。
(注131)原注:《成唯识论》,卷八,说法与法性,非一非异,亦指共相,盖自瑜珈尊视《阿毗达磨经》以来,此意益以显然矣。
(注132)原注:详见巴利圣典学会所编《巴利文字典》,此籍钩稽三藏,历时十年而成,训诂甚确。
(注133)P.287。
(注134)原注:净字,梵文原是明净,与清净异。
(注135)P.288-289。
(注136)P.288。
(注137)P.288。
(注138)P.289。
(注139)P.290。
(注140)P.290。
(注141)P.290-291。
(注142)P.291。
(注143)P.292。
(注144)P.292。
(注145)P.293。
(注146)P.293。
(注147)P.292。
(注148)P.294。
(注149)P.298。
(注150)P.294。
(注151)见吕澂,〈略述有部学〉,文殊版,《吕澂文集》,P109-117。
(注152)参考关泰和译,〈印度大乘佛教三宗概论〉,载《大乘佛教漫谈》,台北,大乘佛教出版社,1980,P.1-104。
(注153)原注:六经只是《成唯识论》所依,且如来出生,即是《华严》一品,何得并称为六?
(注154)P.294-295。
(注155)P.295。
(注156)见《吕澂文集》,P.111-112。
(注157)P.295。
(注158)P.295。
(注159)P.295。
(注160)P.295-296。
(注161)P.296。
(注162)P.296。
(注163)P.297-298。
(注164)P.298-299。
(注165)P.302-303。
(注166)见郭著,《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P.219。
(注167)原书第九章第十八节,P207-219。
(注168)杜著,〈孤往探寻宇宙的真实─重印《尊闻录》序。
(注169)陈著,《中国哲学资料书》,第四十三章,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年。第四版。
(注170)可参考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九章,第廿七节、廿九节、卅节。
(注171)见方著,《中国大乘哲学》,P.653-674。
(注172)见郭著,《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P.228-229。
(注173)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注174)见《体用论》,P.151,亦见于他书。
(注175)原书,P.118-119。
(注176)原书,P.153-154。
(注177)原书,P.439-453。
(注178)原书,第五章、第六章,P.435-556。
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系《东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年10月,页21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