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10月24日至25日,“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京师学堂举行。研讨会由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和文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国际写作中心主席、主任莫言,资深教授童庆炳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著名作家贾平凹、毕飞宇、邱华栋、艾伟等,著名翻译家杜特莱、马苏菲、吉田富夫、朴宰雨,著名学者陈晓明、陆建德、陈众议、吴义勤、孙郁、孟繁华、白烨、朱寿桐、王尧、洪治纲等,本校专家有蒋原伦、邹红、刘勇、张清华、张柠、赵勇等,还有其他来自国内外众多高校、研究机构的数十名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文学院院长过常宝主持,杨耕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杨耕副校长高度肯定了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对“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的主题进行了独特而深刻的阐释,同时,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百年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文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他指出,莫言先生是在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之后出现的伟大复兴的背景上成长的,所以他的作品同时也包含和代表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全部印记,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当代中国的经验,他的讲述是中国人的讲述,是在讲述中国的故事,同时也是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人民讲述的中国故事,因此也必然是一种世界视野的对话。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莫言先生和贾平凹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习主席希望中国的文学艺术创造者能够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希望文艺评论家能够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借鉴作品,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更是凝聚着“中国梦”的伟大愿景。杨耕副校长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莫言先生的思想与创作,围绕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与未来,畅所欲言,凝练思想,贡献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学“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是海内外学者、作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双向的需要为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搭建了桥梁。我们既要思考何为优秀的“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的审美现实、阅读方式和评价标准,思考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如何既能讲述中国文化、地域文化、东方文化、民间经验,又要思考如何来传达人文主义思想、人类视野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诉求。我校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作家代表贾平凹先生,外国专家代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杜特莱教授分别致辞。
著名作家贾平凹称莫言给了当下文坛四点启示:一、莫言的批判精神强烈,但他并不是时政的,而是社会的人性的。二、莫言具有传统性、民间性、现代性。三、莫言的文取决于他的格,他的文学背后是有声音和灵魂。四、他成功前是不可辅导性,成功后是不可模仿性。
我校国际写作中心中心主席、主任莫言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称中国当代的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文学之林。而对于作家来说,创作更需要客观的、公正的态度。有时候批评一个社会需要胆量,有的时候赞美一个社会也需要胆量,这个胆量的背后就是良知。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会议共分重要嘉宾主题发言、国外及港澳台专家发言专场、青年学者发言专场、外地专家发言专场以及在家专家发言专场等七场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将就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方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与“世界视野“、如何看待莫言与鲁迅及新文学谱系的传承关系、莫言作品的外译与传播、莫言作品中的本土性与世界性因素、其他有关于莫言研究的议题等六大议题展开热烈而充分的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北师大中文学科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