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一)
21、【研习营】第十一届(2014)人类学营「人类学与心理学交会的火光」
时 间:2014年9月1至4日(周一至周四)
地 点:慈济大学校本部(花莲县中央路三段701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慈济大学人类发展学系
联 络 人:李佩珊,E-mail:anthrocamp@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ioe.sinica.edu.tw/index.aspx?SiteID=530164240654302550
内容简介:
一、主题与缘起
人类学营自2004年举办迄今将迈入第十一个年头。奠基于人类学营过去十年来所建立的基础,今年的营队主题将由人类学的学科特性、研究议题、与人当代社会的关系,乃至其学术国际化等相关课题,拓展到跨学科对话:「人类学与心理学交会的火光」。
二、课程设计
(1)心理学 VS.人类学:什么是心理学取径?什么是人类学视野?
叶光辉、刘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将以同一研究议题为例,说明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与方法论特色。
(2)人类学与心理学的交会;学科之间的相互启发
蒋斌、朱瑞玲与周玉慧(中研院民族所):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的排湾族合作研究
美国Suzanne Gaskins(Northeastern Illinois U.):儿童发展和语言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法国Olivier Douville(U. of Paris X, Nanterre):纵谈心理疗愈、文化研究、欧陆知识论
(3)多重对话的艺与术:同理心与互为主体的对话美学
人类学与心理学都在探究他者,并藉以反观自身。而进入他者的世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而同理心又始于一己与他人的「对话」。然对话是一种「能力」,也是「艺术」。对话的形式不一,从叙说到聆听,从展演到参与观察;从文化传承到习艺,乃至粉丝文化;从有声进入无声……
主讲:冯涵棣、司黛蕊、吕心纯、刘璧榛(中研院民族所)
(4)田野参访与参与观察:以阿美族耆老为师
(5)纪录片赏析:《女书‧回生》/ 郭昱沂导演(开南大学)
(6)圆桌会议:
引言:许木柱(慈济大学)、张珣、蒋斌、朱瑞玲(中研院民族所)
与谈人:所有与会教授、全体学员
(7)营队致词、对话引导与主持、即席翻译
黄树民(中研院院士)、许木柱(慈济大学副校长)
卢蕙馨(慈济大学)、何翠萍、彭仁郁、刘斐玟(中研院民族所)
(8)小组讨论、分组报告
营队小老师:满田弥生、刘子恺、方怡洁、黄淑莉、王采苹
三、报名办法
● 招收名额:预定40~50名
● 录取通知:2014年7月10日~7月20日(由主办单位决定学员名单)
● 缴交费用:通知录取后,学员请于一周内以现金袋方式缴交报名费1,000元(全程参加者悉数退还);未于期限内缴交者,视同放弃
● 营队规则:上课期间,需关闭手机且不得上网;请事先阅读指定读物,并全程参与讨论;恕不接受旁听
● 食宿交通:台北花莲火车来回;多餐茹素
● 爱护地球:请自备环保餐具与水杯
四、主办单位与联络方式
●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合办单位:慈济大学人类发展学系
● 营队策划:刘斐玟、冯涵棣
● 联络人:李佩珊; E-mail:anthrocamp@sinica.edu.tw;Tel:(02) 2652-3324
22、【系列演讲】汉语哲学新视域论坛
时 间:2014年4至12月,共6场
地 点:政治大学哲学系图书室(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号)
主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
联 络 人:Tel: 29393091#62361
连结网址:http://thinker.nccu.edu.tw/app/news.php?Sn=1091
内容简介:
本系列演讲均须事先报名,请径至官网,7至12月场次如下:
2014年10月15日(预计自2014/9/1起开放报名)
讲者:林从一/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
讲题:墨子的辟侔援推
2014年11月19日(预计自2014/9/1起开放报名)
讲者:张国贤/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讲题:跨领域─中国哲学现代诠释的一个可能视角
2014年12月17日(预计自2014/9/1起开放报名)
讲者:耿晴/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讲题:佛教哲学如何看待认识、认识对象与自我意识
23、【系列演讲】国立台湾文学馆2014年下半年「府城讲坛」
时 间:2014年7月至12月,共6场
地 点:国立台湾文学馆演讲厅(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文学馆
联 络 人:Tel: 06-2217201
连结网址:http://masters-nmtl.org/index.php
内容简介:
本系列演讲时间均为周六的14:30-17:00,共有网络登记及事先索票等两种报名方式,有意参加者请洽询官网。
本系列演讲2014年7月至12月场次内容如下:
7月26日
在工作中学习认识自己生长的地方(几米,绘本作家)
8月16日
美感探索(爱亚,作家/小说家)
9月20日
台湾歌谣追想曲(亮轩,散文家)
10月18日
我的潜水生活与思考(萧琼瑞,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11月11日
阅读起步走:图画书与儿童阅读力发展(萧萧,诗人/评论家)
12月6日
传唱台湾诗情(朱宗庆,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
24、【系列演讲】「《笠》与台湾文学」系列讲座
时 间:2014年6至8月,共6场
地 点: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及新店分馆
主办单位:新北市立图书馆、笠诗社
联 络 人:Tel: 22534412#8652
连结网址:http://www.tphcc.gov.tw/MainPortal/htmlcnt/a72c6481daf74f5894be30b05bcb7db8
内容简介:
《笠》诗刊创立于1964年6月15日,标志着台湾诗文学的新纪元。25 开本双月刊的《笠》,未脱期,不中断,迄今,50年300期,是台湾文学史的重要证言。
本演讲7至8月份场次内容如下:
7月5日
►总馆
14:00-16:00
笠诗社的现实性与现代性(林盛彬)
7月12日
►新店分馆
14:00-16:00
笠诗人的母语书写(黄恒秋)
7月19日
►新店分馆
14:00-16:00
森林中的诗歌(吴俊贤)
7月26日
►新店分馆
14:00-16:00
溯溪──淡水河畔笠诗人的风采(莫渝)
8月2日
►新店分馆
14:00-16:00
笠女诗人的情爱花园(林鹭)
现场提供:《笠》诗刊、笠诗人小诗集
有意参加本系列演讲者,请径至官网在线报名
25、【展览】邻苏观海——院藏杨守敬图书特展
时 间:2014年6月7日至12月14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104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连结网址:http://theme.npm.edu.tw/exh103/yangshoujing/ch/ch00.html
内容简介:
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之珍贵善本,质量俱精,除了清宫旧藏外,尚包括不断搜购及接受捐赠,为院藏之所阙遗,且深具文化价值者。其中,政府于民初移存之晚清藏书家杨守敬(1839-1915)观海堂部分藏书凡1,634部、15,491册,最能呈现汉籍的多元丰富及其流传于东亚文化圈的特色。
在晚清著名藏书家之中,杨守敬并非以藏书量见誉于时,而是因其东瀛访书经历及携回不少珍贵汉籍而为世所重。他在光绪六年(1880)受聘为驻日公使何如璋(1838-1891)随员,前往东京。其时,日本明治维新方兴未艾,举国勠力西化改革。他看见大量汉籍被贱价弃置市上,遂锐意搜购;又因书结缘,与日本收藏家森立之(1807-1885)、向山黄村(1826-1897)及岛田重礼(1838-1898)等人相识相知,并在他们协助下,经由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得其它藏书家的罕见善本。
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携在日访得之书回国,四年后将之藏于湖北黄州「邻苏园」,再于二十九年(1903)移存武昌菊湾「观海堂书楼」。本展览「邻苏观海」之名,即源自此二处杨氏藏书地点。民国四年(1915),杨氏过世,政府以七万余金将其藏书购入,并将一部分拨交松坡图书馆,后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复将另一部分储于集灵囿,继交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典藏,嗣于抗战期间随文物南迁。本院所藏虽非观海堂藏书全貌,然蕴含了杨氏对汉籍搜藏的奉献与心血,最足见证其保存民族文化之功。
本展览分为「其人其艺」、「东瀛访书 」、「静观寰宇」及「图书流传」四个单元。「其人其艺」介绍杨守敬个人生平,展示其书法,以呈现杨氏情性入笔的一面;「东瀛访书 」则从日本访书经历,揭示其访书特色、搜书来源及重要成果。「静观寰宇」旨在透过藏书内容,说明杨氏探究学术,对于天文舆地的大宇宙以次人体结构的小宇宙,皆可静观而自得。「图书流传」勾勒了汉籍从中国传向东亚朝鲜半岛及日本,终又回流的文化旅程,彷佛呼应着杨氏与域外汉籍之间的相遇缘份。
26、【展览】定州花瓷——院藏定窑系白瓷特展
时 间:2013年11月30日至2014年9月30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第一展览区203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连结网址: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5203
内容简介:
定窑,位在中国古代定州区域所产的瓷器,其白瓷作品为宋代以来所推尊。考古发现其最主要的窑区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境,窑场绵延密布,产量丰富。唐代开始兴作,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成为中国北方名窑,产品广受中原、江南、辽国贵族所喜爱。及至宋、金时期,定窑窑业技术精进,如以煤为燃料、以覆烧技法改善质量、以划花与印花装饰器表,均成就定窑的特殊性。不但为贡入北宋、金朝的内廷用品,也突破边境藩篱,广见于大辽与南宋的墓葬中,故享有「天下第一」的赞誉。
北宋苏东坡曾咏叹「定州花瓷琢红玉」,金人刘祁亦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句,足见有花纹的定窑白瓷,风靡当时代。白色胎土上或以刀刻划花纹、或以模子笵印花纹,罩上透明釉后,纹线间积釉色深,呈现清晰的图案,为牙白素净的瓷面增添无限的华美。这样含蓄温雅、变化万千的美感,是赏鉴家们心目中的白瓷典范,遂也为宋代以来各地官民窑场竞相袭仿。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里,定窑类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数具有花纹,无论划花流畅如画、印花繁丽如织绣,均能见到宋人纹样设计的多样趣味。本次展览分两期,将于五月作局部展品更换,使观众共享本院定窑藏品之丰富。
本展览全年开放,8:30-18:30,夜间延长开放时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国人凭身分证件可免费参观。
27、【展览】「与佛有约——佛教造像题记中的祈愿与实践」佛教拓片特展
时 间:2014年5月3日起
地 点:中研院史语所文物陈列馆二楼丰碑拓片区(台北市南港区115研究院路二段130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史语所
联 络 人:Tel: 2652-3180
连结网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1&C=1&bid=381
内容简介:
「与佛有约」拓片特展选自傅斯年图书馆收藏石刻佛教拓片的精品。拓片内容主要是修行者或信徒为发愿造像、建塔庙供养佛,写下的题记,通称为发愿文。该主题展呈现佛教文化中特有的修行者与佛陀之间密切互动的关系。修行者虔诚供养佛陀,并藉此祈请佛陀慈悲,护持众生现世平安,走上菩提之道。代表启动此互相感应关系的发愿文刻在造像座上、摩崖、或刻在石碑上,不但公诸于世有如契约,更代表发愿者以精进的菩提心,与佛立下彼此永恒的誓约,从此学佛,长相伴随。
「与佛有约」36件展品共分六大主题,说明发愿文的多元面向:庄严、崇因树果、现世利益、修行实践、佛法复兴与往生净土。拓片时间涵盖南北朝到晚唐,五世纪到九世纪,地域辽阔,其中颇多活泼生动的图像与历代多变的书风。
展期:2014年5月3日起,每周三、六9:30-16:30(国定假日及选举日不开放)
28、【展览】鸣沙遗珍——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时 间:2014年5月3日至8月30日
地 点:中研院史语所文物陈列馆二楼珍藏图书区(台北市南港区115研究院路二段130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史语所
联 络 人:Tel: 2652-3180
连结网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1&C=1&bid=387
内容简介:
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之初(1928)曾设「敦煌材料研究班」,目前傅斯年图书馆藏有51件四至十一世纪的敦煌文献,内容主要为佛经写卷。今年五月初,历史文物陈列馆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书,推出「鸣沙遗珍──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特展。展件包含东晋、南北朝、隋、唐、吐蕃统治、归义军统治等各时期写卷,可一览书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轨迹,不啻敦煌历史文化缩影;佛教经、律、论俱足,其中《圆明论》历代经录佛藏未收,九卷散见英、法、俄、日,可补他卷不足;《四分律》可与上海图书馆及天津博物馆所藏的《四分律》缀接;《大般涅盘经》、《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为异本,可校经文的异同;还有儒家《周易正义》「贲卦」残卷,为稀见珍本。
展 期:2014年5月3日至8月30日,每周三、六9:30-16:30(国定假日及选举日不开放)
29、【展览】小说的冶金者:朱西宁捐赠展
时 间:2014年4月15日至8月31日
地 点:国立台湾文学馆2F展览室E(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1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文学馆
联 络 人:Tel: (06)221-7201
连结网址:http://www.nmtl.gov.tw/
内容简介:
国立台湾文学馆4月15日起推出「小说的冶金者:朱西宁捐赠展」,展出小说家朱西宁的著作、手稿、照片、器物等百余件文物,包含50万字的遗作《华太平家族》手稿,模拟还原小说家早年于军用炮弹箱上克难写作的场景,生动呈现作家的创作风貌。由于朱西宁家族多人均为知名作家,展区中也一并呈现其家族成员的文学成就。
朱西宁(1927-1998)本名朱青海,祖籍山东临朐,生于江苏宿迁,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肄业后弃学从军。1949年来台,任职军旅20余年,曾任《新文艺》主编、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编辑,以上校退役,后专事写作。1998年逝于台北。 朱西宁自1952年出版第一本作品《大火炬的爱》开始展现小说创作的长才,一生出版三十余部作品,多为长、短篇小说,兼及散文、传记。早期作品以军旅生涯及中国乡土题材为主,大量运用地方语言与风俗,乡土写实色彩浓厚;后期逐渐揉合现代主义笔调、基督教精神与中国传统哲学,探讨人性与存在价值,展现不同的写作风格。文学成就深获各界肯定,先后获得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文学特别奖等。
朱西宁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他也是由马叔礼、丁亚民、朱天文等年轻一代作家发起的「三三集刊」重要精神导师,热心指导热爱文艺的众多年轻人。其夫人刘慕沙,女儿朱天文、朱天心、女婿谢材俊(唐诺)皆为当代文学作家,形成知名的「文学家族」,影响广泛。
朱先生辞世后,2001年1月由家属将其一生著作、藏书、手稿、照片与衣物、器物等二千余笔文物一批,悉数捐赠予文建会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简称文资中心,即台文馆前身),交付专业典藏保存,并随即于台南市北门路筹备处举办「朱西宁文学纪念展」,表彰其一生文学成就。台文馆馆长翁志聪表示,经过数年细心的整理与分类建档,台文馆于今年推出「小说的冶金者:朱西宁捐赠展」,藉由四个主题展区及其家人的相关文物,从中可以略窥这位在我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作家之人生历练,淬炼文学犹如冶金的精神,呈现朱西宁丰富多样的创作风貌。
展场位于台湾文学馆2楼展览室E,第一区「我从海的那边来」,主要呈现朱西宁有关原乡中国与家族传记的作品,包括其50多万字之遗作《华太平家传》手稿、笔记数据等,及2001年文资中心委托艺术家许维忠制作之朱西宁半身塑像。 第二区「军旅生活是我写作的材料」,以朱西宁军旅生涯为背景,展出有关战争史、军事等题材之作品如《八二三注》、《将军与我》等,和他的军装大衣、军籍奖勋章与许多军中公文书器物等,呈现军职身分带给他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第三区为「我的创作技巧不断求新求变」,朱西宁除了战争、怀乡文学外,也力求小说形式的不断精进,致力揉合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精神与乡土风俗元素,并加入现代主义技巧,使其小说成就臻至高峰。本区展出其大部分作品,包含部分散文、戏剧创作手稿。并模拟还原小说家早年于军用炮弹箱上克难写作的场景,表现文学从生活中产生的精神。
第四区「我的家人也是作家」,展出朱西宁家人的著作、译作与得奖殊荣。朱西宁夫人刘慕沙女士为知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翻译日本文学名家菊池宽、志贺直哉、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代表作品30余种,亦从事散文创作。大女儿朱天文着有《淡江记》、《荒人手记》、《巫言》等,并投入电影编剧工作;二女朱天心着有《击壤歌》、《古都》、《漫游者》等;三女朱天衣着有《下午茶话题》、《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等,并投入作文教学与自然生态保育工作。朱天心夫婿谢材俊(笔名唐诺)亦为知名作家与评论家,着有《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世间的名字》等。
因应国立台湾文学馆大门门厅进行古迹修复工程,考虑观众安全及参观质量维护,自2014年4月1日起,调整开放时间如下:
星期二 09:00~18:00
星期三 09:00~18:00
星期四 09:00~18:00
星期五 09:00~21:00
星期六 09:00~21:00
星期日 09:00~18:00
星期一 休馆
30、【展览】行云:国家图书馆当代名人手稿书画展
时 间:2014年2月24日至8月16日
地 点:国家图书馆四楼善本书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
联 络 人:阮静玲,Tel: +886-2-2361-9132#402;E-mail:cljuan@ncl.edu.tw
连结网址:https://www.ncl.edu.tw/ct.asp?xItem=20024&ctNode=1620&mp=2
内容简介:
国家图书馆职司全国文献之征集与典藏,所以搜求名家手稿、函牍及日记等数据向为本馆工作之重点。本次台北国际书展期间本馆首度对外展示近年来典藏之部分手稿与书画作品,颇获民众好评。因此,今春特于本馆四楼善本书室举办当代名人手稿书画展,展期自2014年2月24日至8月16日。欢迎莅临参观。
地点:国家图书馆(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四楼善本书室。
时间:开馆日周二至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5时。
*参观请依本馆入馆规定办理。
31、【展览】纪念沈葆桢抚台140周年——船政与台湾
时 间:2014年6月20日至7月20日
地 点:长荣海事博物馆四楼特展区(台北市中山南路11号)
主办单位:长荣海事博物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联 络 人:Tel: 886-2-2351-6699#6113
连结网址:http://www.evergreenmuseum.org.tw/content/news/news01_02.aspx?NS_Sn=295
内容简介:
长荣海事博物馆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于6月20日假四楼特展区,举办「纪念沈葆桢抚台140周年——船政与台湾」开展仪式,由张荣发基金会总执行长锺德美与福州市副市长林飞共同主持,为两岸文化交流再谱新章,现场并安排长荣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演出,让仪式弥漫浓厚艺文气息。由于左营海军官校前身即是福建船政学堂,因此许多海军官校前后期校友,包括前海军官校校长郑本基中将、海军前总司令叶昌桐等人今天也出席是项盛会,主办单位同时邀请沈葆桢在台后裔沈吕汀先生、沈吕百先生、沈冬教授,场面热闹而隆重。
长荣海事博物馆表示:沈葆桢不仅是清朝一品钦差大臣,也是第一任船政大臣。1874年日军藉牡丹社事件侵台,沈葆桢率福建水师和船政班底入台调处。现存古迹如亿载金城、苏花公路、横贯公路、八通关古道等,皆沈葆桢当时为防御外敌、开山治安而设,船政人才与文化也自此注入台湾,因此称沈葆桢为台湾现代化之父。
本次特展共分四大主题:「筑海防保台湾」、「推新政建台湾」、「大开发兴台湾」、「梦相同心相通」,透过珍贵历史照片、影像纪录,让大家明了沈葆桢抚台事迹及「船政」如何推动台湾现代化。搭配独家设计多媒体互动游戏,让观众可临摹沈葆桢、刘铭传等人墨宝,并现场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纪念品。暑假期间,欢迎各级学校学生莅临参观「沈葆桢特展」与「船模大展」,有助完成暑假历史或相关作业所需,并了解此一关乎台湾发展的重要近代史,同时一解台北市政府一楼中庭大厅命名「沈葆桢厅」由来,及解惑当时沈葆桢为何题字「万流砥柱」而非中流砥柱原因所在。
32、【展览】「威权时代中多元论述的星火:1950s-1970s台湾人类学者与原住民研究」专题特展
时 间:2014年4月23日至12月31日
地 点: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馆特展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民族所
联 络 人:Tel: 02-2652-3308
连结网址:http://www.ioe.sinica.edu.tw/
内容简介:
1950到1970年代的台湾,是一个政治上处于戒严,经济上「现代化」发展挂帅的时代。政府的治理哲学,延续了新生活运动的余续,着眼于教化出「俭朴」、「理性」的国民;民族政策上则抱持着「汉化」或「同化」的基本态度。在那个讲求规制的时代中,从大陆迁台的第一代人类学者,以及他们在台湾培养出的第二代人类学者,秉持着学术的真诚与使命感,深入原住民部落,展开专业严谨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工作;并在各种可能的公开场合,鼓吹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企图唤起社会大众对于非汉族群文化的认识与尊重。透过他们锲而不舍的呼吁,以及默默的学术累积与出版,到了1980年代,社会政治氛围开始转变,整个台湾社会对于原住民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对于文化多元主义的拥抱,也才能够水到渠成。
本展览由本所副研究员蒋斌先生及何翠萍女士共同策展。展览中汇集了大量珍贵的田野影像、公文档案、研究者田野笔记图绘、文物及访谈影音,并透过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式展示设计,带领观众重返1950-1970年代,看台湾战后第1、2代的人类学者如何秉持学理的观点与学术的初衷,在当时国家机器与社会大众的眼神都不太眷顾的偏远地区,默默地实践着多元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理想。展期自4月23日起至103年12月31日止,诚挚地邀请各界朋友莅临指教。
展 期:2014年4月23日~12月31日 每周三、六 9:30—16:30
遇国定假日休馆(其它特殊情形之休馆,以本馆网页最新消息告为准)
34、【展览】Gems of Chinese painting: a voyage along the Yangzi River
时 间:2014年4月3日至8月31日
地 点:Room 91, British Museum
主办单位:British Museum
联 络 人:Tel: +44 (0)20-7323-8299
连结网址:https://www.britishmuseum.org/whats_on/exhibitions/gems_of_chinese_painting.aspx
内容简介:
扬子江润泽中国的江南地区,那里美丽富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品中的绘画和陶瓷反映了本地居民的多样生活面貌,有文人雅士、富甲商人,也有渔民和农夫。展品中的山水画展现出苍翠而富饶的土地和连绵的山峦,尤以本地区著名的园林为亮点。
江南地区的绘画和陶瓷艺术品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传统形象,江南也是优秀诗、书、画三种艺术作品的高产地。这里是众多中国书法和绘画先驱如顾恺之(约344 – 406年)的故乡。
顾恺之著名的《女史箴图》是最早融合诗书画三艺的作品,它是现存于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绘画之一。因其较为脆弱和出于保护的考虑,它极少参与展出,它将于6月5日至7月16日在展览中亮相。之后,参观者可以在互动触摸屏上观赏它的电子版本。
The Yangzi River runs through an area of south-east China known as Jiangnan (literally ‘south of the river’) that has been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prosperous and culturally productive regions. The paintings and ceramics in the exhibition reflect the diverse life of its inhabitants, such as the elegant literati scholars and wealthy merchants, as well as fishermen and farmers. Landscape paintings from along the Yangzi River show lush, fertile fields and rolling hills and highlight the region’s famous gardens. Paintings and ceramics from Jiangnan have shaped in great part our image of traditional China.
Jiangnan is also a region where some of the finest examples of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he three arts –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were produced. It is the home of China’s patriarchs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cluding Gu Kaizhi (c. 344–406).
The famous Admonitions Scroll, traditionally attributed to Gu Kaizhi, is an early exampl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arts.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paintings to survive anywhere in the world. Due to its fragility and for conservation reasons, it is rarely shown and will now be on display in the exhibition between 5 June and 16 July. After this you will be able to see a digital version of the scroll on an interactive touchscreen.
资料来源:台北《汉学研究通讯》等 陈友冰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