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一):总论

三、中国历代家教的内容

国学中国历代家教无论是家国家法、家训家教、家书家仪,其确立标准和依据皆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为准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目标。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它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日铸造发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尤其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古代家教中的德育观念,如对此加以适当的改造,则可成为我们有益的思想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a国学网drtj8eub国学网h

国学第一,发扬民族精神,继承爱国主义传统v$!wjj8_ALs!@e_国学网a5j%

国学中国历代家教文化是以民族精神为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的,而爱国主义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所在。54((^C国学网rsrtk国学网ean

国学中国历代家教文化都非常注意爱国主义教育,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大丈夫当拼死疆场,马革裹尸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丈夫无国更何家”等鼓励子弟杀敌疆场、卫国保家的名言、训诫,几乎每一种家训、家规、家教读本中都会充斥其间。许多名人名将,慷慨赴敌乃至为国捐躯,都与从小就受这种爱国主义熏陶不无关系。宋代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从小生于战乱之中,“儿时万死避胡兵”。他的父亲陆宰,老师曾几都是具有强烈爱国心又有担当的正直士大夫,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儿时陆游的爱国情操培养关系极大。陆游在后来曾回忆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韩陵斧柏之忧,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先君归,亦不复食也”(《跋周侍郎奏稿》);“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段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长,视之蔑如也”。(《跋傅给事帖》)正是这种父辈和老师的爱国思想教育和感染,培养了少年陆游的爱国爱民思想,立下“扫胡尘”、“靖中原”的壮志,并一生为之奋斗不已。直至临终,还写下那首著名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爱国精神代代相传。3Ggh国学网e_G*(#@!$rbt12jm

国学吕本中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曾祖吕夷简与伯父吕蒙正,三子吕公著三代为相,次子吕公弼也官至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宋史》本传称:“宋兴以来,宰相以三公平章事者四人,而公著与其父居其二,士艳其荣”。吕本中著有《吕氏童蒙训》目的是让自己的后人了解祖宗的德业,使之流芳千古,并以此激励后人。该书以其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为主线,凡涉及能其祖辈长处的有关人物、点滴事件和言论都加以汇集。但训诫例举之中也以儒家经典为据,告诉后人许多做人、处事、为学的道理,也不乏闪光的真理成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务切实用。於立身从政之道,深有所裨。”钦宗建炎元年(1127)二月,吕本中之父吕好问受命于危难之际,任兵部尚书抵御围首都开封城之金兵,本中亦随父留在围城中,并“夜间雪中布衣芒鞋传达意旨”(《三朝北盟汇编》卷一百二引秦湛《回天录》),参与策划布置,亲历了京城被围及陷落的整个过程。这一特殊经历所激发的重大社会责任感,使得诗人慷慨悲歌,“以韵语记时事”,留下了一组组惊心动魄的镜头,史诗一般的展开天崩地解之际的历史画卷,其中有汴都军民高涨的抗敌热情:“贼马侵城急,官军报捷频。民心皆欲斗,天意已如春”(《京城围闭之初天气晴和军士乘城不以为难也因成四韵》);有对宋廷上层的腐败怯懦的指斥:“国论多遗策,人情罢请缨。有谁似南八,血指众心惊”,“万事多反复,萧兰不辨真。汝为卖国贼,我作破家人”(《兵乱后自嬉杂诗》其三、其九);更有城破之日金兵的残暴肆虐的真实记录:“城北杀人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兵乱寓小巷中作》)。使这位讲究“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著名理学家表现出一种极为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感!

国学受家教熏陶,培育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自然不止陆游和吕本中,而是代有其人,累若贯珠。众所周知的岳母刺字,让岳飞成为人人皆知的民族英雄;民间故事中的杨家将,从杨老令公杨业、佘太君,到杨业的七个儿子,到孙子杨宗保、孙媳穆桂英,为反抗外族入侵,或死或伤,可谓一门忠义。北宋有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教育赴敌疆场的子侄云:“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楚汉相争时,项羽扣押汉大将王陵之母,欲迫使王陵降楚。王陵之母却伏剑自杀,以坚其子灭楚之志;东汉辽西太守赵苞之母为入侵的鲜卑人掠为人质,危难之中,赵母却教儿以民族大义而慷慨就义。这些都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志,给子女极为直接也最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6国学网knabfrtw4国学网yspansp

国学第二,倡导“孝悌”,修身齐家o_y国学网,mFGY:{国学网”d_2345nm

国学在中国历代家教文化中,“家”和“国”是连在一起的,要想“保家”必须“卫国”,“卫国”也就是“保家”。至于如何“齐家”,如何兴业,首先的前提就是“和谐”。班固在一位汉家宗室的传记中感慨说:“福善之门,莫美于和谐;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东平思王宇传》)。著名的家教教本《增广贤文》中也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妇和而家道兴”。中国传统天道观主张“和合”,由此而衍生出“以和为贵”的人际价值观,以及“至中和”“求太和”的哲学思辨。这种天道观表现在家庭观念上则是传统家教文化认为“兄弟怡怡,宗族欣欣”,“家和福自生”,“家和万事兴”。

国学要想“家”齐、“家”和,叔伯兄弟、婆媳妯娌、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和谐共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倡导“孝悌”。所谓“孝”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强调“父慈子孝”;“悌”是指兄弟之间的关系,所谓“兄友弟恭“。当然前者也包括婆媳之间关系,后者也包括妯娌之间关系。儒家伦理非常重视家庭中的“孝悌”。众所周知,儒学的核心的“仁”,而“孝悌”则是“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且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和前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韶则指出“孝悌”是家教的核心:“愚谓人之爱子,但当教以孝悌忠信,所读须六经孔孟,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居家正本制用》);明儒姚舜牧在其家训中则将孝悌教育作为成人的基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是八个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药言》)hVB 国学网!@国学网#¥¥=kj7J

国学由于家庭特殊的亲子关系,在家庭和睦诸种关系中,“孝”被认为是子女最应具备的根本性的德性,也是做人的前提,因而孝成为家教的首选品德,所以蒙学读物《三字经》说:“首孝悌,次见闻。”家教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宣扬孝,而且必须从孩提时代就必须灌输和培养:清初朱柏庐,在其著名的《朱子治家格言》中就这样论定:“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可知孝亲悌长,是天性中事,不是有知有不知、有能有不能者也。”他认为孝是人人可为的德行,“只如晨省昏定、推梨让枣有何难事?”而如果人做不到孝,也就谈不上有任何德性,“孝弟为仁之本。乌有孝子悌弟,而不修德行善者!”而有德性、特别是有孝心的人,是定有好的回报的。“乌有孝子悌弟,而不为乡党所称,皇天新佑者?”

国学古代家训中对孝的解读,虽然每个论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主旨是尊敬与爱戴父母。如司马光对子女就有这样的具体而明确的训示:“父母之命,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父母所嘱之事办完了,应即时告知;做不到的,也应“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则应“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子女外出,也应对父母说一声,回来后,则要对父母报声平安。司马光尤其强调:“凡人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司马文正公集·训子孙文》)。显然,司马光这里所着意强调的是在态度上礼敬父母,在生活上关心父母,敬畏之中,又包含了一种深情、体贴和关怀。这种意义上的“孝”在现代社会,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尤其是我国已步入了老年社会,而家庭养老又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式,因此,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内核,是大有其借鉴价值的。IQQ国学网Far54e国学网kl9

国学第三,敦睦四邻,扶弱助贫j4国学网56reioR国学网T7th%q

国学中国一些著名家教都很注重敦睦四邻,扶弱助贫:明代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告诫家人:“处家族、乡党、亲友,须言顺而气和”,“如弟子童仆与人相仵,皆当反躬自责,宁人负我,无我负人”。郑太和等在《郑氏规范》中用大量篇幅告诫家人要“和待乡曲”,“以仁义二字铭心镂骨”,要求家人体恤穷人疾苦,积极扶贫济困》。宋代袁采的《袁氏世范》也告诫家人,邻里之间应和谐相处、互相照应,即使对帮工佣人也要“衣须令其温,食须令其饱”。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中,这位“中兴名臣”也经常教育子弟泛爱众而亲仁,要求家人“见贫困者,须加温恤”;对待邻里“饭酒宜松,礼貌宜恭”。明儒高攀龙于此更有通俗而具体的表达,他说:“古语云: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人若不遭天祸,舍施能费几文,故济人不在大费己财,但以方便存心。残羹剩饭,亦可救人之饥,敝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酒筵省得一二品,馈赠省得一二器,少置衣服一二套,省去长物一二件,切切为贫人算计,存赢余以济人急难。去用可成大用,积小惠可成大德,以为善中一大功课也。”(《高忠宪公家训》)

国学这种敦睦四邻,扶弱助贫观念,实际上是处理家庭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外延,也是中国传统天道观“和合”首先在人际关系上的再现。对街坊、乡邻乃至路人强调扶弱助贫、尊老爱幼、宽怀为善,反对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以众暴寡,强调“德莫大于和”;主张宽容、仁爱、和平,这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忠厚善良、追求和谐、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

国学从思想体系上,这种敦睦四邻,扶弱助贫观念更是一种平等意识的体现,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明儒许相卿则教育家人:爱无贵贱,对“臧获”即奴婢与贱民,也要将他们看成是有血有肉的人,应经常考虑到他们的饥寒,不要将他们视作牛马,让他们过于劳苦,他们有疾病,也应适时予以治疗;他们长大成人,也应帮助他们成家立业。(《许云村贻谋》)。宋儒袁采在家训中也同样要求家人关心婢仆的冷暖,并特别提出,在冬天天冷时要安排好他们的住处,使其免于风寒之苦。这种叮嘱也同样体现了富有人道精神的关怀(《袁氏家训》)。我们知道,古代中国社会是个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的社会,所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历代家教中提倡“爱无贵贱”,体恤下情,体现人道主义关怀,就更加显得珍贵!

国学历代家教中这种人道精神以及与社会风俗的对抗,还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人为天地之灵杰,人的价值是至上的,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传下的古训,但古代社会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常有溺杀女婴的不幸事件。战国时期的韩非,早就对此有过猛烈的批判,历代家训中也一再告诫,生女不能不举,否则有违仁道。如颜之推就有过这样的议论:前人说过,盗不过五女之门,女孩带给家庭的拖累确实也是很大的。但天生万民,人类生生不息,生男生女都是必须的。而世人生女却遗弃之、溺死之,这有违人的天性。这种生命关怀尤其是对女婴的生命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匡扶和更正的男尊女卑宗法社会的偏差,对社会意识有一定的矫正作用,积极意义不可低估!%%!@r国学网etgm[eUYJ$%(_@#

国学历代家教中这种对生命的关爱,还从人类进一步推广到整个动植物界,形成一种护生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虽然与佛教信仰“不杀生”有很大关系,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爱护万物”不无关系,先人把这种对生命的关爱,视为“天地间之大爱”,“善中一大功课也”。明儒高攀龙就曾开宗明义地告诫家人:“少杀生命,最可养心,最可惜福。”高氏以为,动物和人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一样有痛苦,只不过“不能言耳”。动物在屠刀之下,不知会有多少痛楚,而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为了人事应酬,根本无视它们的苦难,这真是太没有仁心了。所以高氏要求家人“切切为生命计”,家里的荤菜能省就省。少杀一条生命,他得心里面有无限的安慰,而且“积此仁心慈念,自有无限妙处,此又为善中一大功课也。”(《高忠宪公家训》)袁采的看法也类似。他在家训中指出:飞禽走兽与人的形体禀性虽然不同,但“喜聚恶散,贪生畏死”却是与人一样的。所以动物离群落单则会悲鸣,被宰杀则会哀号。面对如此惨状,有的人不仅熟视无睹,反而痛恨牲禽的哀鸣,人为什么就不反思一下:“物之有望于人,犹人之有望于天也。物之鸣号有诉于人,而人之不恤,则人之处患难困苦之际,乃欲仰首叫号求天之恤耶。”(《袁氏家训》)宋代大诗人陆游也一再提醒家人不要为口欲而大开杀戒,尤其是夏天,“未及下箸,多已腐臭,盏甚伤之。”故而陆氏为求安心,要求家人不吃羊、彘、鸡、鹅之肉。(《放翁家训》)。明儒袁黄在其家训中则以求仁、积德来教育家人少杀生。他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他还引证先贤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的“四不食戒律”,鼓励家人多行仁爱之心,多有放生之举,即“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了凡四训》)。这虽有偏激之嫌,但与今日动物保护者理论是有共同之处的。$国学网$^)_)#@#!国学网@!#%%^+*$@

国学第四,立志勤学,自强不息Wae4国学网QF*O{@!J国学网*$#

国学历代家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励志教育。志气是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经》中就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立志和理想教育是历代家教的重要内容。荀子在著名的《劝学篇》中首先就谈立志:“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宋代谢良佐教育自己的儿子:“人需先立志,立志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谢氏家训》)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也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者,其本也”;“立志而圣,则圣也;立志而贤,则贤也”(《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在传统家教读本中,都会有很很多励志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匡衡凿壁、车胤囊萤、范仲淹分粥,欧阳修母划荻等。456%QER国学网5Nwer国学网ak

国学目标远大,立志高远,做一个为国为民有用之才,这是历代家教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是苦学苦读。民间非常普及的家教读本《弟子规》将立志和为学的关系说的很清楚:“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传统家教经典中几乎无一例外教导家族子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如广大百姓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就开列许多勤奋学习的榜样来激励后生小儿:“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颜氏家训》中有“勉学”专论,指出“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唯一的途径就是“勤学”。即使年老体衰,也应学而不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国学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在著名的家教读本中读书苦学的目的首先不是为官作宦,甚至不是耀宗光宗,首先是为了“明理”——“明圣贤之理”,成为“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这是家教读本最闪光之处,也是过去常常被误读之处。北齐时,一些人教孩子学鲜卑语、弹琵琶,希冀通过服侍鲜卑公卿来获取富贵。颜之推对此非常不屑,认为这样会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为之。他要求子女“慕贤”,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魂迷”地向慕与仿效他们,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颜之推把圣贤之书的主旨归纳为“诚孝、慎言、检迹”六字;认为读书问学的目的,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清代陆陇其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教导说:“我虽在家,深以汝读书为念。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张之洞教育儿子认真读书用功上进,“为日后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明代庞尚鹏教导子孙“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干利禄哉?”传统家教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教育,弘扬了中华民族立志为先,理想远大,勤于学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培养塑造识体务实,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自强自立的理想道德人格和民族栋梁之材方面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国学第五,勤俭持家,艰苦奋斗rtkwy国学网w38fng41国学网8

国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一贯的生活态度和思想作风.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小农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紧缺,节俭既是生存的必须,更重要的它是人类社会应该传承的公认的美德。孔子早就表明了他对节俭的推崇,所谓“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宁固”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也是传统家教文化的必修之课。按颜之推《颜氏家训》的解释,所谓俭即“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传统家教文化十分重视俭德教育,这方面的记载在各类家教典籍中俯拾皆是。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中,“勤俭”是其核心内容;《庞氏家训》中把“勤俭”与“孝友”四字奉为“立身之第一要义”,在关于勤俭持家的家训中,训导者把节俭不是仅仅看成是丰衣足食的手段,财富积累的技巧,而是将它视为君子应该恪守的节操,造就高深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明确提出“俭”是培养君子操守的关键要素,他要子女们明白惟俭可以养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在家训中同感并进一步解释:“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训子孙文·居家杂议》)教导子孙,俭可以直道而行,丰家谨身;奢则枉道速祸,败家丧身:“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则家败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奢.恶之大也。”稍后的南宋大臣赵鼎,就要求家中子弟将司马光的这番话抄下来,人手一册,“古今遗法,子弟固有成书……唯是节俭一事,最为美行。司马温公训俭文,人写一本,以为永远之法。”(《家训笔录》)0国学网wn9m4国学网国学网v

国学不仅如此,古代家教中对“俭”的重视,甚至认为“俭”与“奢”是善与恶的根源,是人的品行涵养以及家国兴衰成败的关键,如《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墨子·辞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从而把崇俭黜奢提到更高的道德维度,赋予了更深刻的道德内涵。曾国藩也认为:“身勤则强,佚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明确指出,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而且是身强、家兴、国治、军胜的根本.是一种关系到家国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道德品质。唐朝李世民所撰的《帝范》中,就以《崇俭》专列为一章,文中强调俭对于人君修德有着重要的意义:“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而且俭也有着平治天下的政治价值:因为人君不尚俭德,必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且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结果必是民怨沸腾,政乖治乱,而人君俭则无所欲,则不会扰劳百姓,必然是国治民安。唐王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与统治者注意节俭、注重与民生息是密切相关的。

国学不少家训还对节俭提出具体要求或实施办法,如明儒周怡在家训中就写道:由俭入奢是非常容易的,而由奢返俭则很困难。对于饮食衣服,要想到置办起来不容易,就不会随便浪费了;要想到酒肉一餐,可办好几顿粗饭,纱绢一匹,可抵粗布衣服好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著。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话间崇俭意向甚为鲜明。明儒庞尚鹏的家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并具体要求子孙要穿布衣吃蔬食,亲戚间的礼尚往来,每年多不过二次,每次用银,多不过一钱,待客也以俭朴为尚,一鱼一菜就可留饭了,器具只要整洁,瓦器也可以(《庞氏家训》)。这类叙说虽然有些琐碎,但其间的物力维艰,爱惜天物的意思,却是很宝贵的。曾国藩虽权倾四省,位居三公,但在给子侄们的家书中对节俭也是条分缕析,详尽而具体。他多次写信告诫子侄: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不可贵爱奢华,不可惯及懒惰。家中男丁,要阉鸡起舞。操习技术,家中妇人,要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纺织烹饪。曾国藩特别强调培养子弟的自强自立精神,他认为“银钱田产最易长娇气”,极力主张“不蓄积银钱”,而要督促子弟“谋所以自立”。“未雨绸缪,积谷防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常将有日思无日,奠待无时思有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许多家书或家训中还提到,在勤俭持家上,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要在践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等细小的生活礼仪中树立“士大夫风操”。持家要“去奢”“行俭”“不吝”。在婚姻问题上,做到“勿贪势家”,反对“贪荣求利”。务实求真,不求虚名,摒弃“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的行为,“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这些对倡导家庭节俭之风且代代相传,都起着很大的作用。4NH-12/7国学网_r-0erb-国学网`[3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