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三十六)
1、第一届传教士汉学国际会议:传教士对认识中国的贡献
时 间:2014年1月3至4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辅仁大学国玺楼2楼会议室(新北市新庄区中正路510号)
主办单位:辅仁大学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德国华裔学志汉学研究院、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
联 络 人:曾小姐,Tel: (02) 2905-2732;E-mail: 090911@mail.fju.edu.tw
连结网 址http://www.mssrc.fju.edu.tw/index.php/zh-TW/news/307-2013-12-18-07-13-46
内容简介:
传教士汉学此新兴的研究范畴约莫兴起于近十年之间,以研究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期关于中国的相关著述为主。一般而言,涉及的主题最早可推至利玛窦等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传教士之文献著述,乃至当前相当盛行的传教士口述历史文献纪录。所处理的时代大致上由十六世纪至二十一世纪,探究的范围涉及传教士汉学学科之建立、传教士理解中国文化与经典之著述、传教士传教文献之整理、传教策略暨口述历史,以及少部分研究涉及传教士的文学著述与受到传教士影响的文学相关著作。
综观传教士汉学至今之发展,其研究面向渐行多元,诸多学者投注心力由不同的角度对此主题进行研究,乃至逐渐形成传教士汉学研究社群。若检视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则多涉及史观的角度介绍、译介或整理传教士汉学文献目录,与论述传教士之传教士策略。其它与传教士汉学相关之主题如中国人对于传教士著述之接受、传教士著述拉丁文经典一手文献研究、传教士与灵修、传教士与文学、传教士汉学与台湾等研究方向则仍有相当大之论述空间。为能补充与延展传教士汉学研究之广度与深度,辅仁大学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与德国奥古斯丁华裔学志汉学研究所本着当初创立之宗旨:以天主教精神为基础,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希望能够在此研究领域贡献心力,特举办本研讨会:辅仁大学第一届传教士汉学国际会议:传教士对认识中国与台湾的贡献。希望能借着中西学者的交流与对话,丰富传教士汉学研究面向,并补充目前研究尚待拓展之部分。
1月3日
9:30-10:20
【专题演讲】
韩大辉:传教策略视角下的文化研究
10:40-11:55
【专题一:传教士的多元贡献】
主持人:鲍霖(Paulin Batairwa)
梅谦立(Thierry Meynard SJ):关于晚明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
杨富雷(Fredrik Fällman):先锋、档案与「务实」的传教士—瑞典与北欧对于中国新教传教士的新观点
洪力行:清末民初北京出版之早期天主教圣歌歌本──圣乐传统与本地化特色的交融
11:55-12:15
综合讨论I:传教士跨领域的贡献
13:40-14:30
【主题演讲】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SJ):介于文本与诠释之间: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对中国经典的解读
14:30-15:45
【专题二:早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经典之理解】
主持人:雷敦龢(Edmund Ryden SJ)
潘凤娟:翻孔子、译孝道:近代传教士的经典翻译与欧美汉学的反思
黄渼婷:十七世纪传教士对道家/道教的理解:从利玛窦到奇舍尔
费乐仁(Lauren Pfister):与顾赛芬(1835-1919)《四书》相关的比较书写概述与初步的释义问题
15:45-16:05
综合讨论II:早期来华传教士理解中国经典的时代意义
16:25-17:15
【专题三:传教士汉学文献研究与圣经翻译】
主持人:房志荣(Mark Fang SJ)
赵韩建:韩国第一个福音诠释书--「圣经直解广益」的分析
长泽志穗(Nagasawa Shiho):日本的传教士与汉学--明治时代的基督宗教
17:15-17:30
综合讨论III:日韩当前传教士汉学文献的发展方向
1月4日
9:00-9:50
【主题演讲】
顾孝永(Piotr Adamek SVD):比丘林对中国宗教与教育的理解:以他的《中华帝国统计概要》为例
9:50-10:40
【专题四:传教士口述历史文献研究】
主持人:张省卿
陈方中:传教士书写的可信度--以义和团时期的文献观察
康华伦(Valentino Castellazzi):范礼安的传教策略
10:40-11:00
综合讨论IV:当前传教士口述历史与文献研究发展的方向
11:20-12:10
【圆桌论坛I:传教士汉学的过去与现代之延展】
主持人:黄镁婷
与谈人:钟鸣旦、杨富雷、费乐仁、潘凤娟
13:30-14:45
【专题五:传教士的灵修描绘与传教策略研究】
主持人:司马忠(John Selvamani)
赖効忠:明末清初传教士的灵修描绘
柯博识(Jac Kuepers SVD):自19世纪以来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发展和其与汉学的相关性:以圣言会在中国与台湾的传教为例
刘得兴:基督与祖灵的相遇:传教士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扬福音与本地化教会的建立
14:45-15:00
综合讨论V:台湾传教工作与相关文献研究的在地性发展
15:20-16:10
【专题六:天主教作家与近代中国文学:苏雪林研究】
主持人:郑印君
巴佩兰(Barbara Hoster):苏雪林小说《棘心》主人公醒秋的皈依过程
吴珊珊:论苏雪林之宗教情怀
16:10-16:25
综合讨论VI:传教士、平信徒与天主教文学
16:25-17:15
【圆桌论坛II:亚洲区传教工作与文献研究之新趋势】
与谈人:赖効忠、山冈三治(Yamaoka Sanji SJ)、聂达安(Leszek Niewdana SVD)
2、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暨《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4年1月10至14日(周五至周二)
地 点:高雄佛光山(高雄市大树区兴田路153号)
主办单位: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南华大学、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
联 络 人:有德法师,Tel: (07)656-1921#1374
连结网址:http://www.fgs.org.tw/events/fgsevents20130807/
内容简介:
1月10日
10:00-11:00
【专题演讲】
►佛陀纪念馆佛光楼九楼
李丰楙(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上天下地:仙道文学的跨界之行
郑阿财(南华大学文学系教授)/『中国佛教文学』理念与体系建构之省思
13:30-15:00
►佛陀纪念馆礼敬大厅二楼
《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专题研讨:廖肇亨、刘苑如、刘琼云、谢聪辉、宋莉华、吴光正、张勇、李小荣、赵益、李舜臣、柯若朴
15:40-17:10
►A场:礼敬大厅3F佛前香
主持/点评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论「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之互动
王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汝亨的宗教经验和八股文观念
李守爱(义守大学义守大学应用日语学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中日民俗文化之交流、融合与变迁——以日本古代时期之「年中行事」为主轴
彭修银(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顿悟」——文人画之体验美学传统
►B场:礼敬大厅3F得月楼
主持/点评人:刘琼云(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员)
刘敬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蒲松龄宗教实践述要——以《蒲松龄文集》为中心
熊琬(海云华严佛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长)/《聊斋志异》所表现的宗教文学与创作——以〈画皮〉与〈长清僧〉为例
李贵生(香港教育学院文学及文化学系副教授)/索隐的有效性:论《西游记》唐僧师徒的宗教象征解读
柯若朴(Philip Clart,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系副教授)/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g Period Dramas and Novels: Two Examples from the Han Xiangzi Narrative Complex
►C场:礼敬大厅3F聚贤堂
主持/点评人:刘昭明(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陈水云(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客座教授)
黄惠菁(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副教授)/苏轼与辩才禅师之交游
黄国清(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中国佛教的茶文学
许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神仙到圣人——罗念庵的修持经验、文学表达与身份认同
张培锋(吕继北代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论宋代文艺思想与佛教
1月11日
8:30-10:00
►A场:如来殿1F梯型
主持/点评人:刘苑如(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高文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三易」说与佛教关系考论
萧红(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教授)/《洛阳伽蓝记》几种注本异同
王玥雯(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浅议鸠摩罗什译经的语言风格——以《维摩诘经》同经异议本的对比为例
许云和(中山大学古籍所教授)/〈别赋〉:人生爱别离苦的深心体悟
►B场:如来殿1FU型
主持/点评人:朱凤玉(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梁丽玲(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历代僧传中「示寂梦」的意义与作用
汪娟、黄清萍(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兼任助理教授)/明清灯录中有关名号与法嗣的问题
张延成(武汉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兼副教授)/汉文佛典词汇研究现状概述
刘礼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研究
►C场:麻竹园5F法轮堂
主持/点评人:叶海烟(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萧圣中(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易参同契的韵辙与平仄
李建德(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兼任讲师)/当代台湾斗堂道情之思想意涵与文艺技巧探析
曹建国(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纬书中的西王母神话
刘湘兰(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汉画孔子见老子的宗教指归
►D场:麻竹园2F双圆堂
主持/点评人:蔡荣婷(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谭新红(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北宋文僧契嵩诗文编年系地研究
李小荣(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禅宗语录与唐传奇——以《离魂记》《柳毅传》为中心 祁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以流变说永恒:宋代禅宗十二时歌的书写方式》
黄绎勋(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副教授)/《雪窦颂古》之研究)
10:20-11:50
►A场:如来殿1F梯型
主持/点评人:曹世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
张玖青(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星云大师诗歌、联语、人间音缘歌词初探
陈剑锽(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星云大师《星云说偈》的文学性与宗教实践
释永芸(佛光山佛光大藏经小组编辑)/星云大师「人间诗话」之本怀
张海翔(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试论永芸法师的文学弘法对星云大师的继承及其散文创作的特质
►B场:如来殿1FU型
主持/点评人:曹金锺(学术交流杂志编审)
释满济(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代理社长)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传》的文学美感与宗教体证之初探
汤克勤(嘉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人间佛教与星云大师的文学创作
王一帆(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立传弘法,佛在人间——星云法师佛教史传研究
王洪军(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社编审)谶纬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起源
►C场:麻竹园5F法轮堂
主持/点评人:杜保瑞(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黄丽娟(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副教授)/星云法师《皆大欢喜》析探兼论布教的转新
简逸光(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组长)/庄子式的文学风,宗教师的实践道——以星云大师《往事百语》为例
释妙宽(佛光山传灯会)/星云大师著作研究:一个生命史的探讨
侯利萌(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佛光山灵验记研究
►D场:麻竹园2F双圆堂
主持/点评人:鲁小俊(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时雍(台湾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生)/《人间万事》与人间佛教的传播
顾瑞雪(三峡大学文学院讲师)/《佛光教科书》「人间性」与现代化浅探
谢大宁(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教授)/诗与人间佛教——从星云大师的诗作谈起
左丹丹(武汉大学文学院大学四年级)/试论慈惠法师的《古今谭》
13:30-15:00
►A场:如来殿1F梯型
主持/点评人:冯国栋(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
鲁小俊(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清人别集总目》僧侣资料补正
锺书林(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弘一大师的文学创作
龚贤(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兼副教授)/论朱元璋的佛教管理思想
蔡孟桦(佛光山佛光出版社编辑)/日月俯首为文——浅谈星云大师的文学创作
►B场:如来殿1FU型
主持/点评人:谢世维(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朱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悠游天外与歌舞人间——从中秋玩月诗看唐代道教信仰
罗争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副教授)/艺术化的修道:关于全真道诗词研究的若干问题
吴光正(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宗教实践与马丹阳的文学创作
谢聪辉(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东晋上清经派仙传叙述内涵与特质析论
►C场:麻竹园5F法轮堂
主持/点评人:荣光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宋莉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春阳(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宗教经验与文学创作——以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为例
荣光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
马梅萍(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汉语伊斯兰教文学史》脉络
宋莉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证道喻言故事在晚清的新变
►D场:麻竹园2F双圆堂
主持/点评人:高文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试论僧传的定义、归属和范围
李玉珍(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念佛生西的女性典范基调:《善女人往生传》
释永东(佛光大学佛教学系系主任兼院长)/〈无垢施菩萨应辩会〉之譬喻研究
郑阿财(南华大学文学系教授)/论敦煌文献对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拓展与面向
15:30-17:00
►A场:如来殿1F梯型
主持/点评人:释永东(佛光大学佛教学系系主任兼院长)
甘宏伟(河南城建学院中文部教师)/星云法师对「人间」的关怀——《佛光祈愿文》研究
释妙功(佛光山《乔达摩》编辑)/星云大师《佛光祈愿文》宗教诗学意境之初探
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佛教童话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关怀——星云大师童话文学创作浅析
江俊伟(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禅意•文学•人间:《星云禅话》研究
►B场:如来殿1FU型
主持/点评人:熊琬(海云华严佛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李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星云大师散文小品探讨
张立荣(江西师大学报杂志社副编审)/论《佛光菜根谭》的思想内容及文体选择
释妙纲(佛光山丛林学院职事)/星云大师《玉琳国师》之研究
白金杰(王一帆代读)(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百年佛缘》研究
►C场:麻竹园5F法轮堂
主持/点评人:余来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周勇(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讲师)/论《星云说偈》的契理契机与契文
乐云(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星云大师佛教文学的艺术特色
吕继北(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千世界一禅床——星云大师禅文学研究
►D场:麻竹园2F双圆堂
主持/点评人:李玉珍(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王秀林(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浅议维摩诘之形象——以鸠摩罗什译本为例
林素玟(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文字与般若——星云大师《往事百语》的文情与道情
释妙松(佛光山金光明寺职事)/从《玉琳国师》略论星云大师文学创作之底蕴
程恭让(妙凡法师代读)(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从释宝成的《释氏源流》到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传》——六百年汉传佛教佛陀观及佛教思想之重大转型
1月12日
8:30-19:50
►A场:如来殿1F梯型
主持/点评人:许云和(中山大学古籍所教授)
郑红翠(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副编审)/唐太宗入冥故事系列研究
李舜臣(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惠休:古典诗僧的典范
谢世维(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泛亚女神的中国面貌:摩利支天文本的流传与在地化
►B场:如来殿1FU型
主持/点评人:罗争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副教授)
郑在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氏冥通记的小说原型与认识结构
刘焕玲(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涵静老人李玉阶《清虚集》之宗教情怀
孙绍先(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兼教授)/道教对海南黎族文化的影响
►C场:麻竹园5F法轮堂
主持/点评人: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冯国栋/书写、仪式与述行——涉佛文体浅论
李奭学(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影响与回响——明清之际天主教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冲击
余来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信仰的政治:明代国家与道教
►D场:麻竹园2F双圆堂
主持/点评人:陈剑锽(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
杨文信(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兼名誉助理教授清中叶广州海幢寺的文学与文化活动
吴光正(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玉琳国师》与「新僧」星云的宗教抱负
武春白杨(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文学及语言系汉喃研究组副教授)/台湾净土宗思想与实践之修法
10:20-11:20
【大会发言】
李奭学/晚明耶稣会翻译文学
杜保瑞/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的创作意涵
3、2014「亚太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4年3月14日及15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
主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
联 络 人:林佩霓,Tel: 07-5252000#5518
连结网址:http://icaps.nsysu.edu.tw/files/15-1122-78039,c9113-1.php
内容简介:
一、会议主题:亚太区域的社会安全与行政治理
亚太地区是二十一世纪变动最大、发展最快速的区域,为提升及加强学者专家对亚太区域的学术研究,本所将主办103「亚太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题:「亚太区域的社会安全与行政治理」,欢迎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历史学等相关学门的学者,参与本次研讨会并发表研究成果,尤其欢迎针对亚太区域国家及相关主题的比较研究。
本次研讨会主题包括下列十二项相关的议题:
1. 国民就业 (National Employment)
2. 劳动安全 (Labor Safety)
3. 劳资关系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
4. 劳资调解 (Labor Mediation)
5.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6. 社会扶助 (Social Subsidiary)
7. 社会救助 (Social Assistance)
8. 妇幼保护 (Women and Children Protection)
9.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10.国民经济 (National Economy)
11.人口政策 (Population Policy)
12.永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二、投稿方式
本研讨会采网络投稿,有意发表论文者请上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网站 http://icaps.nsysu.edu.tw/files/15-1122-78039,c9113-1.php 下载报名表;投稿之邮件主旨请统一缮打为「103亚太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姓名」。论文之撰写请依照《远景基金会季刊》撰写格式。
◎投稿之电子文件(标准WORD)请寄至下列电子信箱:
国立中山大学亚太所 林佩霓 E-mail:zool93@staff.nsysu.edu.tw
三、时程与地点
论文缴交截止: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研讨会举办日期:2014年3月14日及15日(星期五、六)
研讨会举办地点: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
主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
合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国立中山大学逸仙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立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四、其它
大会将视获得补助情况给予相关人员津贴与筛选后出版专书。
若有相关问题,请至本所网站上查询或联系:林佩霓助理:07-5252000*5518
4、2013年台湾考古学年会
时 间:2014年3月21至23日(周五至周日)
地 点:台湾大学文学院(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联 络 人:江芝华教授,Tel: 02-33664736;E-mail: chihhua@ntu.edu.tw
连结网址: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
内容简介:
炎炎暑期到临,「2013年台湾考古学年会」筹备工作正式开启,由于本次的年会由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承办,又2014年正逢考古学界与本系的大家长宋文熏教授九十华诞,因此谨将年会与秩寿活动合一办理,藉助年会不但在考古学术上进行交流,也共祝长辈的华诞之喜,详细内容容后再知会,日期预定在2014年3月21日下午、22、23日(周五、六、日)两天半,敬邀学界同仁一起共襄盛举。
本研讨会已完成论文摘要审查,预计于2014农历新年后,开放报名及公布议程,进一步信息将陆续公布于台大人类学系官网。
有意发表文章者,请于8月31日之前,至http://goo.gl/sWvRL在线填妥报名数据(文章题目、摘要等),以完成发表报名程序。全文缴交时期为12月1日-30日,敦请各位先进详记此行程,以利后续作业之进行。同时,为响应能源节约之趋势,本系欲探询以不印纸本而仅以pdf电子文件提供与会者参阅之可能性,烦请报名者同时填答意愿栏,以便汇整公众意见作最后执行方式之依据。
「2013年度台湾考古工作会报暨宋文熏教授九十华诞秩寿筹备委员会执行小组」
召集人 陈玛玲 主任
执行小组 陈有贝 副教授
陈伯桢 助理教授
江芝华 助理教授(兼联络人)
有任何问题,请联络:
联络人:江芝华chihhua@ntu.edu.tw,02-33664736
学生助理:徐尚溥R02125001@ntu.edu.tw,0912957900,Fax:02-23631658
5、014台湾的东南亚区域研究年度研讨会
时 间:2014年4月25至26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待定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
联 络 人:韩蕙如,Tel: (02) 2651-6862
连结网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news/news.php?Sn=1091
内容简介:
【台湾东南亚区域研究廿周年:跨界的流动】
近年来各国的东南亚研究再度燃起了对本区域长久以来的高度混合性、流动性与创新性的兴趣,而致力于超越今日既有国家框架,以挖掘跨界的历史连带、社会文化变迁、政治革新、与经济制度。比如探讨自十三世纪以来海洋东南亚与阿拉伯半岛逐渐共构的伊斯兰知识分子共同圈(Laffan 2011),或是钻研早期纪载而提出的前现代东南亚之性别多元论(gender pluralism) (Peletz 2009);又如详实记载印度尼西亚穆斯林融合中东与欧美思潮而促成以穆斯林为多数的民主化政体的历史过程(Hefner 2000),及描述加里曼丹森林的命运如何系于北美投机商、印度尼西亚政客、当地人与环保运动者的共谋与背叛之上(Tsing 2004);跨越时空而将大陆东南亚高地人群长期对抗国家机制概念转化为Zomia文化地理区 (Scott 2004),乃至于解构从中国到东南亚之「经济特区」所隐含的「亚洲风」新自由主义(Ong 2005)。这些二十一世纪的重要研究皆兼具了长时性、超越国界的视野并做出跨学科的示范,而台湾的东南亚研究也期待奠基在过去二十年的耕耘中继续贡献其发现。
我们鼓励具有历史深度,多元性关照以及「跨界」视野的研究,不只是跨越国界、更是族群、宗教、性别、阶级、政党、语言、文化、世代与理论议题上的跨界。除了继续重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领土争议对人民的意义之外,我们也特别注目移工的新社会角色、以社群为主的全球自然资源管理运动,以及东南亚作为众多未来台湾新生代「娘家」之亲属关系探讨。我们欢迎任何东南亚区域内的研究课题,但我们鼓励对多元文化、生物多样性、多元经济与多族群间权力关系的着重。
以下为本年度研究议题与方向,但研究议题不限于此:
边境意象与文化融合(如泰缅边境、印马边境、泰马边境等等社会风貌与冲突)
国族建构(如国史建构、「民族」英雄论述、「文化」的疆界化、商业化与政治化、多元主义虚实)
认同政治与跨界角力(包含性别政治、族群冲突、政党动员、民主化过程,如新兴缅甸佛教极端分子、伊斯兰政党兴衰、挑战马来西亚国阵的可能)
产业与历史溯源(如泰国性产业、菲律宾电话服务中心、观光业物质文化再现之历史、东南亚中医药材的贸易)
民生物品的跨国身世(如成衣制造业、运动鞋、新自由主义与人权议题)
新兴产业与跨国劳力分工(如跨国设厂造成的社会冲击与资源分布、贫富差距与其它出路)
人群的跨国身世(如台湾新生代、移民历程、移民的公民社会参与及经济参与、欧洲人在东南亚、大陆新移民对东南亚的投资)
超国体东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决策过程、利害分析、实际操作与共同体想象)
跨越族群的宗教传播(如亚洲灵恩运动、跨国佛教交流历史、伊斯兰运动、宗教观光、宗教与文化冲突)
东南亚移工在中东、东亚与欧美(如帮佣、看护与劳工的流动、跨国比较、系统分析与媒体再现)
超越异性恋规范的性别生活(「人妖」、第三性、同志人权运动、性别迫害与公民权)
全球化下的文学、艺术、电影、表演(如伊斯兰罗曼、宝来坞的流行、女性主义文学、前卫艺术创作)
超越国界的气候与生态(国际NGO的角色、经济作物的政治经济学、富国对穷国的经济宰制与环保论述、水灾、旱灾与其它极端气候现象之社会原因探讨与对策、永续经营案例研究)
东南亚各国的歴史、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等议题
研讨会日期:2014年4月25至26日(周五至周六)
论文摘要截稿日期:2013年12月31日(摘要文长约600-800字)
审查公布尔日期:2014年2月20日
全文截稿日期:2014年3月31日
※审查标准:以论文主题是否符合研讨会议题及论文摘要内容是否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
投稿请填所附之报名表以电子邮件传送至erinyfc@gate.sinica.edu.tw
相关事宜联络人:韩蕙如女士、林淑慧女士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
电话:02-2651-6862;传真:02-2651-6863
相关网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
协办单位:台湾东南亚学会、淡江大学亚洲研究所、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功大学政治学系、实践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亚洲大学东南亚企业研究中心、台南艺术大学亚太音乐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6、「中国哲学中的心与自然」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4年4月25至26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东海大学(台中市西屯区台湾大道四段1727号)
主办单位:东海大学哲学系
联 络 人:林盈吟,Tel: 04-23590420
连结网址:http://tpa.hss.nthu.edu.tw/news/news/3035
内容简介:
东海大学哲学系谨此邀请人文学门学者参加「中国哲学中的心与自然」(Mind and Nature in Chinese Philosophy)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撰写论文。论文可从各种语境对会议主题作出论述:(1)儒家、道家、佛家,或其比较;(2)中国或西方哲学家之思想;(3)中国与西方观念之比较。会议相关事项如下:
1.时间:2014年4月25-26日(周五、六)。
2.地点:东海大学。
3.主办单位:东海大学哲学系。
4.语言:中文/英文。
5.论文题目及摘要须于2013年8月15日前以电邮寄至:g931513@thu.edu.tw。
6.会议筹备委员会于2013年8月31日前决定可接受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人于2013年9月10日前提交一份简历及著作目录。
7.会议论文于2014年3月30日前提交。
8.任何询问可联络:林盈吟小姐,电话:04-23590420,E-mail:g931513@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