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凝聚“悲欢离合” 承载“感恩”文化

     新华网天津频道4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春雨惊春清谷天,又是一年清明至。每当此时,各大公墓人潮涌动,都是祭祀祖先,上坟扫墓的人流。民俗专家表示,纪念祖先、缅怀先人的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孝道”和“感恩”文化。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节日,可以用“悲欢离合”这个词来概括。“悲”是由“离”而生,这是缘于亲人挚友的离世;“欢”则因为“合”,这是因为祭祖扫墓是亲人团聚的好机会,踏青出游合家欢是黏合亲情的好时机。

    清明节民间习俗很多,主要有祭祖、扫墓、拔河、荡秋千、插柳、踏青、放风筝、郊游等。其中,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尤被百姓看重。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据相关史料记载,扫墓习俗起源于周代,当时并无固定祭期。到战国时代,祭墓已普遍。但到秦汉时代,才有祭墓的礼俗。当时提倡孝道,为祖先扫墓成为传统习俗。到了唐代,扫墓日期固定在清明节,从此,清明扫墓便成为一种风俗传统。

    王来华说,扫墓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带上鲜花、香烛、果盘等到墓地,摆上供品,行礼祭拜。“不论是祭奠祖先,还是缅怀先人,其中体现的‘尊亲敬祖’、‘崇宗重嗣’、‘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体现了浓郁的感恩情怀。通过祭奠这种方式,期盼宗族和睦,家庭和谐,家人平安。”

    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清明节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