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唐代文学研究论文要目索引(1949—2000)

小说研究(王国良)

(一)概说

  1. 论碑传文及传奇文,台静农,传记文学,4卷3期,页4-6,1964年3月
  2. 论云麓漫钞所述传奇与行卷之关系,冯承基,大陆杂志,35卷8期,页8-10,1967年10月
  3. 唐代小说题材之演变与作家之派别,尉天骢,中华文化复兴月刊,4卷5期,页17-23,1971年5月
  4. 唐人传奇之兴起及艺术特色,李神泉,花莲师专学报,12期,页83-116,1981年6月
  5. 唐人小说概述,王梦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3期,页37-47,1981年6月
  6. 读唐人小说随笔,王梦鸥,东方杂志,16卷1期,页67-70,1982年7月
  7. 辨唐人小说非古文运动之支流、附庸,王琼玲,大陆杂志,77卷1期,页37-43,1988年7月
  8. 唐宋传奇的女侠形象,李世珍,侨光学报,8期,页75-105,1990年10月
  9. 唐代传奇的梦,郑志明,鹅湖月刊,190期,页2-11,1991年7月
  10. 唐人小说中的辞赋风貌,高桂惠,《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页71-86,1991年7月
  11. 唐传奇佳作的主题呈现,丁肇琴,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学报,1期,页1-20,1991年10月
  12. 试探唐传奇小说中的诗歌,杨日出,嘉义师院学报,6期,页317-339,1992年11月
  13. 佛经中入海求宝故事对我国传奇之影响,廖玉蕙,中正岭学术研究集刊,12期,页1-26,1993年6月
  14. 唐代“传奇”名称问题辨析,王小琳,中山人文学报,3期,页67-76,1995年4月
  15. 唐代游历仙境小说之构成情节单元研析,许雪玲,《李田意教授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页157-178,1996年3月
  16. 唐代文人的小说观——以唐代小说序言为考察范围,吴碧贞,中文研究学报,1期,页31-46,1997年6月
  17. 对陈寅恪先生有关唐代小说几点意见之探讨,刘恒兴,大陆杂志,97卷1期,页1-10,1998年7月
  18. 论唐代传奇创作活动的特征及其对传奇叙事的影响,王小琳,中山人文学报,9期,页79-94,1999年8月
  19. 唐代传奇的创作方法及特色,吴季霏,中国文化月刊,248期,页69-83,2000年11月

(二)考证、校注

  1. 刘宾客嘉话录校补及考证(上下),罗联添,幼狮学志,2卷1—2期,89页,1963年1-4月
  2. 古镜记着成之时代及其相关问题,冯承基,台大文史哲学报,14期,页159-172,1965年11月
  3. 枕中记及其作者,王梦鸥,幼狮学志,5卷2期,页1-30,1967年12月
  4. 续玄怪录及其作者考,王梦鸥,幼狮学志,6卷4期,页1-30,1967年12月
  5. 霍小玉传之作者及其写作动机,王梦鸥,政治大学学报,19期,页153-165,1969年5月
  6. 唐人纂异记试考,王梦鸥,国立编译馆馆刊,1卷3期,页1-8,1972年6月
  7. 唐人小说——周秦行纪与周秦行纪论的作者问题,王梦鸥,中外文学,1卷2期,页22-28,1972年7月
  8. 霍小玉传之作者及故事背景,王梦鸥,书目季刊,7卷1期,页3-10,1972年9月
  9. 李娃传写成年代的商榷,王梦鸥,中外文学,1卷4期,页32-39,1972年9月
  10. 陈翰异闻集考论(上下),王梦鸥,故宫图书季刊,3卷2-3其,页21,1972年10月、1973年1月
  11. 沈既济生平及其作品补叙,王梦鸥,政治大学学报,26期,页1-7,1972年12月
  12. 柳氏传及其作者问题,王梦鸥,中央图书馆馆刊,新6卷1期,页16-19,1973年3月
  13. 闲话〈补江总白猿传〉,王梦鸥,中外文学,3卷8期,页22-26,1975年1月
  14. 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成立的时代,罗宗涛,中华学苑,16期,页84-88,1975年9月
  15. 牛羊日历及其相的作品与作家辨,王梦鸥,中央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7卷3期,页321-339,1976年9月
  16. 宣室志及其作者,王梦鸥,中央图书馆馆刊,新10卷2期,页1-6,1977年12月
  17. 新唐书列女传——谢小娥故事质疑,王梦鸥,《屈万里先生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页1-8,1978年10月
  18. 袁氏传索隐——一个猿猴神话试探,王梦鸥,幼狮月刊,48卷5期,页32-35,1978年11月
  19. 敦煌写本《周秦行纪》校记,林聪明,大陆杂志,57卷5期,页16-20,1978年11月
  20. 王梦鸥,穷书生幻想的一种世界——牛僧孺《和神国》读后记,幼狮文艺,48卷6期,页82-95,1978年12月
  21. 闲话《宣室志》及其作者,王梦鸥,中外文学,7卷8期,页7-19,1979年1月
  22. 《明皇杂录》的作者与版本问题,王国良,书目季刊,12卷4期,页41-44,1979年3月
  23. 东城老父传作者辨略,王梦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期,页99-108,1979年8月
  24. 试探蒋防霍小玉传的创作动机,傅锡壬,古典文学,2期,页183-197,1980年12月
  25. 谈搜神记中一篇唐人小说,王梦鸥,东方杂志,16卷3期,页70-72,1982年9月
  26. 读〈李娃传〉偶记,王梦鸥,东方杂志,16卷8期,页72-74,1983年2月
  27. 试探〈李娃传〉创作的动机与时代,简翠贞,新竹师专学报,9期,页45-78,1983年3月
  28. 试探〈李娃传》的写作动机及时代,傅锡壬,淡江学报,20期,页211-220,1983年5月
  29. 敦煌残卷《周秦行纪》集校之商榷,王梦鸥,中央日报,10版,1984年4-5月
  30. 南柯太守传及其作者,王梦鸥,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13期,页17-24,1984年6月
  31. 读《叶净能诗》札记,金荣华,敦煌学,8期,页27-46,1984年7月
  32. 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之撰写年代及其影响(上下),萧登福,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8卷5-6期,页17,1985年5-6月
  33. 干馔子考,方介,书目季刊,20卷2期,页57-63,1986年9月
  34. 敦煌本搜神记考辨,王国良,汉学研究,4卷2期,页379-387,1986年12月
  35. 崔莺莺的身世及其故事构成的年代,王梦鸥,东方杂志,20卷8期,页27-31,1987年2月
  36. 柳毅传书故事之考察,王梦鸥,《传统文学论衡》,台北时报文化公司,页260-270,1987年6月
  37. 从敦煌文献看李义山“杂纂”的性质,郑阿财,木铎,12期,页111-119,1988年3月
  38. 唐人小说“白螺精”故事源流考论,谢明勋,书目季刊,22卷1期,页26-32,1988年6月
  39. 《唐太宗入冥记》若干问题的再讨论,张火庆,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1卷10期,页58-69,1988年10月
  40. 明刻本《幽怪录》对《续玄怪录》研究的价值,徐志平,兴大文史学报,21期,页9-28,1991年3月
  41. 读沉既济〈枕中记〉补考,王梦鸥,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期,页1-10,1991年3月
  42. 〈虬髯客〉“篇名”、“作者”考,陈飞龙,中央大学人文学报,11期,页19-32,1993年6月
  43. 《原化记》“吴堪”故事源流考释,谢明勋,《唐代文学论丛》,高雄丽文文化公司,页549-578,1998年6月
  44. 从“平康倡女”到“汧国夫人”——试以《北里志》浅析〈李娃传〉之写实与虚构,谭传永,辅大中研所学刊,8期,页167-198,1998年9月
  45. 寺院考(1)——唐人小说中之寺院,周次吉,朝阳学报,5期,页261-282,2000年8月

(三)赏析之属

  1. 虬髯客传的写作技巧,叶庆炳,文学杂志,7卷2期,页9-16,1959年10月
  2. 谈红线传,叶庆炳,现代文学,33期,页43-49,1967年12月
  3. 霍小玉传评介,郑明娳,新文艺,209期,页41-51,1973年8月
  4. 唐传奇的结构分析——以契约为定位的结构主义的应用,古添洪,中外文学,4卷3期,页80-107,1975年8月
  5. 唐传奇〈南阳士人〉的结构分析,张汉良,中外文学,7卷6期,页4-38,1978年11月
  6. 枕中记的结构分析,黄景进,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4期,页95-107,1982年4月
  7. 〈杜子春〉读后,岳岳,文艺月刊,156期,页86-103,1982年6月
  8. 从比较观点看李复言小说之写作技巧,徐志平,中外文学,14卷5期,页101-114,1985年10月
  9. 李娃传的写作技巧,叶庆炳,《王静芝先生七十寿庆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页505-516,1986年6月
  10. 唐传奇李娃传赏析,李李,中国国学,19期,页139-142,1991年11月
  11. 〈杜子春〉原作改作比较分析,叶庆炳,《王叔岷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6月
  12. 〈虬髯客传〉肌理结构探析,许建昆,东海中文学报,11期,页61-72,1994年12月
  13. 叙述话语与艺术建构——唐人小说〈尼妙寂〉、〈谢小娥〉的一种解读,邓静蓓,中国文化月刊,207期,页101-119,1997年6月
  14. 继承、借鉴与开创——试论〈南柯太守传〉所反映的唐传奇艺术特色,谢燕珠,文藻学报,12期,页37-55,1998年3月
  15. 唐传奇〈任氏〉探析,李李,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4期,页75-86,1998年3月
  16. 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探析,王隆升,《文学时空与生命情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页147-186,1998年3月
  17. 唐人“公案小说”写作模式分析,徐玉珍,辅大中研所学刊,9期,页155-167,1999年9月

(四)专题研究之属

  1. 〈枕中记〉与〈杜子春〉——唐代神异小说所表现的两种人生态度,王拓,幼狮月刊,4卷2期,页15-20,1974年8月
  2. 张生的抉择——谈唐人小说里的功利色彩,黄碧端,中外文学,4卷5期,页78-83,1975年10月
  3. 从唐代传奇看唐代妇女,蔡惠舫,正修工专学报,5期,页79-122,1976年8月
  4. 唐人小说中的悲剧情感,廖玉蕙,幼狮学志,14卷1期,页154-171,1977年2月
  5. 章台之柳何青青——论柳氏传的展开与内涵,龚鹏程,鹅湖,3卷7,页46-52,1978年1月
  6. 虬髯客传与唐之创业传说,王梦鸥,幼狮学志,15卷2期,页1-14,1978年12月
  7. 唐人小说中透露出来的唐代文人生活,张慎言,中国文化月刊,8期,页125-135,1980年6月
  8. 唐传奇的意志世界,乐蘅军,《台静农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页843-894,1981年11月
  9. 唐传奇的性情与结构,龚鹏程,古典文学,3期,页175-227,1981年12月
  10. 唐人笔记小说中“牛李”传闻的解析,傅锡壬,中国国学,11期,页157-169,1983年9月
  11. 唐人创业小说与道教图谶传说,李丰楙,中华学苑,29期,页175-212,1984年6月
  12. 论〈杜子春〉与〈枕中记〉的人生态度:从“幻设技巧”的运用谈起,梅家玲,中外文学,15卷12期,页122-133,1987年5月
  13. 唐传奇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倾向:兼以红线为例的意义探讨,游志诚,中外文学,17卷1期,页104-121,1988年6月
  14. 道教谪仙传说与唐人小说,李丰楙,《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页353-374,1989年6月
  15. 神仙与富贵之间的抉择——唐代小说中一个常见的主题,胡万川,小说戏曲研究,2期,页3-43,1989年8月
  16. 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结构小说,叶庆炳,台湾大学中文学报,3期,页7-28,1989年12月
  17. 从唐人小说看唐代士子的人生态度(上下),方介,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3卷1、2期,页22-25、页20-25,1990年1-2月
  18. 唐代胡人识宝藏宝传说,王国良,《文学与社会》,台北学生书局,页27-52,1990年10月
  19. 真实与虚幻——儒释道在唐人传奇中扮演的角色,张子樟,国际人文学刊,1期,页243-259,1992年4月
  20. 唐传奇中进士与娼妓的关系,陈正辉,传习,10期,页83-92,1992年7月
  21. 唐代小说中的“侠女”形象探析,陈葆文,东吴文史学报,11期,页29-47,1993年3月
  22. 唐人笔下的狐狸精,李寿菊,德明学报,9期,页231-243,1993年11月
  23. 唐传奇的宿命观初探,翁成龙,台中商专学报(文史社会篇),26期,页399-433,1994年6月
  24. 试论两篇唐人公案小说——〈崔碣〉与〈苏无名〉,吕明修,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23期,页117-125,1994年6月
  25. “人化异类”故事从先秦神话到唐代传奇之间的流转,徐志平,台大中文学报,6期,页357-398,1994年6月
  26. 唐人小说中“智能老人”之探析,康韵梅,中外文学,23卷4期,页136-170,1994年9月
  27. 〈冯燕传〉及其相关系列故事的理解,胡万川,小说戏曲研究,5期,页27-42,1995年2月
  28. 试论唐代侠义文学的发展异趣——以诗歌、小说为主轴,林香伶,弘光医专学报,26期,页175-203,1995年6月
  29. 唐传奇中的变形故事析探,潘丽珠,国文学报,24期,页193-211,1995年6月
  30. 唐代游历仙境小说与长安文化之关系,许雪玲,《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唐代学会,页61-73,1995年9月
  31. 莺莺传的爱情世界及其构设,康韵梅,台大文史哲学报45,页43-61,1996年12月
  32. 语言及语言之互动过程及相关意义——以沈亚之〈湘中怨解〉、〈异梦录〉及〈秦梦记〉为主之讨论,许丽芳,《训诂论丛》3辑,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页614-630,1997年5月
  33. 唐人志怪小说中异类婚姻的几点观察,廖玉蕙,中正岭学术研究集刊,16期,页207-233,1997年12月
  34.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论唐传奇〈步飞烟〉,赖芳伶,兴大中文学报,11期,页1-16,1998年6月
  35. 唐代传奇中的娼妓形象,陈少芳,中国文化季刊,225期,页95-119,1998年12月
  36. 卢肇《逸史》李林甫神仙传说研究,段莉芬,建国学报,18期上,页15-29,1999年6月
  37. 从〈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与心态的几个方面,陈弱水,新史学,10卷2期,页1-28,1999年6月
  38. 〈枕中记〉所载唐代士人仕宦观念及其意义探究——以儒家“君子的理想”为核心之考察,萧凤娴,鹅湖,25卷9期,页37-45,2000年3月
  39. 唐代宿命传奇反映之社会现象,翁成龙,台中技术学院学报,1期,页39-60,2000年6月
  40. 〈莺莺传〉之性别解读:女性身体、欲望与价值秩序,黄暄,妇女与两性研究通讯,55期,页21-30,2000年6月
  41. 〈霍小玉传〉之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黄雅莉,鹅湖,25卷12期,页12-24,2000年6月

(五)比较研究之属

  1. 试论几本由〈李娃传〉改编的戏剧,吴达芸,现代文学,41期,页262-285,1970年10月
  2. 中西恋爱观的差异——〈莺莺传〉与〈托洛业勒思和克瑞瑟德〉的比较(上中下),王德箴,中华日报,11版,1976年12月17-19日
  3. 霍小玉故事的演变,廖玉蕙,幼狮月刊,45卷5期,页61-65,1977年5月
  4. 唐代传奇小说与日本文学,张慧琴,中外文学,12卷4期,页162-167,1983年9月
  5. 同体异貌:《欧菲奥爵士》与〈白猿传〉之比较研究,苏其康,中外文学,17卷9期,页4-35,1989年2月
  6. 《冥报记》对汉译佛典的受容,竺征,《第五届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际文献馆,页121-135,1991年12月
  7. 世说、晋书韩寿偷香与莺莺传、西厢记的传承关系,詹秀惠,中央大学人文学报,11期,页33-45,1993年6月
  8. 鱼身梦幻,张错,中外文学,23卷9期,页112-126,1995年2月
  9. 谈文学上的影响关系:以志怪小说对传奇的影响为例,陈传芳,人文及社会科学教学通讯,6卷4期,页132-143,1995年12月
  10. 试论古典小说情节之虚实与论证特征——以传奇小说与短篇话本之对照为例,许丽芳,中山中文学刊,2期,页1-26,1996年6月
  11. 〈李娃传〉与《茶花女》之比较,潘馥佩,传习,15期,页109-116,1997年4月
  12. 〈离魂记〉的虚幻色彩与真实情爱——兼及〈庞阿〉与〈离魂记〉之比较,王隆升,《文学时空与生命情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页187-231,1998年3月
  13. 〈定婚店〉故事探析,金荣华,《唐代文学论丛》,高雄丽文文化公司,页501-514,1998年6月
  14. 〈谢小娥〉与〈尼妙寂〉探究,戴华宣,中国文化月刊,248期,页84-104,2000年11月

(六)综合探讨之属

  1. 从历史与文学谈长恨歌传,罗龙治,幼狮月刊,35卷6期,页56-61,1972年6月
  2. 〈虬髯客传〉新探,王国良,幼狮月刊,48卷3期,页26-28,1978年9月
  3. 读南柯太守传,吴玉莲,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5卷10期,页46-51,1982年10月
  4. 沈亚之及其冯燕传,徐平章,台北商专学报,20期,页59-79,1983年6月
  5. 〈柳毅传〉与我国水神故事,廖玉蕙,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6卷9期,页66-70,1983年9月
  6. 集异记考证与母题分析,古添洪,教学与研究,6期,页229-258,1984年5月
  7. 〈谢小娥〉与〈尼妙寂〉故事初探,沈惠如,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卷9期,页65-70,1986年9月
  8. 延州妇人:锁骨菩萨故事之研究,胡万川,中外文学,15卷5期,页108-135,1986年10月
  9. 论霍小玉传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刘坤仪,中外文学,15卷9期,页149-157,1987年2月
  10. 裴铏传奇研究之一:裴航,刘南二,嘉义农专学报,15期,页1-8,1987年4月
  11. 唐人小说任氏传新探,林伯谦,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0卷4期,页65-72,1987年4月
  12. 剑胆侠心一女杰——〈聂隐娘〉浅探,沈惠如,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0卷5期,页19-24,1987年5月
  13. “张老”故事的几点探讨,林美君,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0卷9期,页63-69,1987年9月
  14. 敦煌变文〈叶净能诗〉一文之探讨,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台湾商务印书馆,页132-174,1988年7月
  15. 《义山杂纂》研究,郑阿财,《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页371-386,1989年2月
  16. 裴铏与聂隐娘,蔡胜德,嘉义师院学报,3期,页295-318,1989年11月
  17. 从抒情小说观点论唐传奇〈莺莺传〉,李文彬,《朱立民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18. 〈枕中记〉在唐传奇中地位的再认定,王梦鸥,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卷1期,页10-16,1991年3月
  19. 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离魂”故事系列试探,严纪华,世界新闻传播学报,1期,页41-57,1991年10月
  20. 论柳氏传中所展现的艺术形象,刘慧珠,中国文化月刊,145期,页118-127,1991年11月
  21. 唐传奇〈孙恪〉故事背景探微,吴宏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期,页251-272,1992年3月
  22. 试论孟棨《本事诗》,廖栋梁,中外文学,23卷4期,页172-184,1994年9月
  23. 为郎憔悴却羞郎——〈莺莺传〉中的人物造型及元稹的爱情观,钟慧玲,东海中文学报,11期,页45-60,1994年12月
  24. 敦煌写卷《持诵金刚经灵应功德记》研究,郑阿财,《全国敦煌学研讨会论文集》,嘉义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页251-275,1995年4月
  25. 《干馔子》研究,王国良,东吴中文学报,1期,页103-120,1995年5月
  26. 敦煌写卷《释智与鸣钟感应记》研究,郑阿财,《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唐代学会,1995年9月
  27. 千里姻缘一线牵——〈定婚店〉析探,许维真,辅大中研所学刊,6期,页357-366,1996年6月
  28. 试析莺莺传中男女主角形象传释,李怡芬,大陆杂志,92卷6期,页30-36,1996年6月
  29. 袁郊《甘泽谣》研究,王国良,《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唐代学会,页257-278,1997年6月
  30. 论敦煌写本《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唐五代的毗沙门信仰,郑阿财,《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唐代学会,页427-442,1997年6月
  31. 〈杜子春传〉写作技巧及其人神关系的探讨,许建昆,东海学报,38卷1期,页27-38,1997年7月
  32. 〈离魂记〉的虚幻色彩与真实情爱,王隆升,台北技术学院学报,30卷2期,页279-315,1997年9月
  33. 《金刚般若经灵验记》探究,王国良,《唐代文学论丛》,高雄丽文文化公司,页515-548,1998年6月
  34. 敦煌写本道明和尚还魂故事研究,郑阿财,《唐代文学论丛》,高雄丽文文化公司,页693-735,1998年6月
  35. 唐传奇〈古镜记〉之结构、题材与思想再探,段莉芬,建国学报,17期,页1-14,1998年6月
  36. 近四十年来台湾地区唐代小说研究论着选介,王国良,汉学研究通讯,9卷4期,页250-254,1990年12月
  37. 近四十年(1950-1989)台、港地区唐代小说的回顾,王国良,《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页151-175,1992年5月
  38. 唐人小说研究论着简目,蒋芳宜,中国文哲研究通讯,6卷1期,页197-211,1996年5月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