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与薄姑古国——《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读后感
一册绛红色封面的《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又摆在了我的案头,闻着淡淡的墨香,不禁感慨万千,心情骤然沉重起来。因为在此之前,李象润先生已先后连续两年多的时光沧桑,组织和动员滨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出版了《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考略》、《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研究》两书,开启了滨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先河。回首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出版三本论著,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深为他们的勤奋和执着而感动,字里行间不知渗透着他们许多心血和甘苦,彰显着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怎不让读者为之动容。
这册《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着重就滨州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薄姑方国进行讨论,依据相关资料,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李象润先生的《薄姑三论》、张基地的《蒲姑考略》、马光俭的《博兴蒲姑兴衰考》、吴名岗的《惠民大盖商墓为薄姑国君墓考论》、李沈阳的《蒲姑研究:历史与未来》等,读后若饮醇醪般回味无穷。正像当代历史大家安作璋先生所说:“薄姑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东方大国,传世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也很有限。但是这个古代方国非常重要,薄姑方国不但是滨州历史文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先秦历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安教授读到这些论文草稿之后,非常高兴,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一些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学术观点,值得学界重视。”
滨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有序。从鲁北阳信小韩遗址出土的文物判断,早在七千多年以前,这儿就有人类繁衍。正如《易·系辞》所载:“包牺(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商代为薄姑氏领地,因“薄”与“蒲”、“博”“渤”“鹁”等字通假,才有了“蒲台”、“博兴”、“渤海湾”“鹁鸪李”诸多地名的历史由来。
我们纵观历史,华夏远古先人最早认识和利用的海洋资源便是渤海,由中原进入山东半岛的航运和渔盐通道便是齐水(济水),此乃薄姑氏族方国故地也。因此,国学大家傅斯年先生曾说:“蒲姑地望正合于当年济水之入海口,是当时之河海大港无疑。”据此可以推断,古渤海湾的意思,就是薄姑人环绕居住的海洋。由史料可以考证,商后期的殷都安阳的渔盐海产品和史官刻制甲骨文所用的大量龟甲,大都有齐水海道从薄姑城运输上来的。夏商时期,海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以盐治边、以盐略地是当时中央王朝的杀手锏。其后期对东夷的战争,也是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和占有,可见薄姑方国对商殷王朝的极其重要性。
薄姑氏是东方土著,是殷商颇有实力的东方氏族方国,后被周王朝打败,黎民被迫四处流落。据学术专家论证有这么几条线路走向:一是南下说,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竹书纪年舒考》中求证出,“蒲姑其遗族之居地者曰黎,在中国的南方。”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宗泽先生研讨撰文,认为“广西瑶族的祖先是商代蒲姑氏族。”二是西行说,沿齐水逆行。薄人西迁,河南南阳汉置博望县,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于该地。西行的还有一支抵达陇西,形成蒲戎氏族,亦嬴姓,疑是秦王朝赢政的高祖。远涉的还曾到达甘肃平凉薄落山居住。唐代也在新疆西部设薄知州,犹与薄姑氏西迁有关。三是东北说,大量的薄姑人沿渤海湾先跋涉到东北,再漂落到朝鲜、日本列岛等地,这次实则进行的是华夏炎黄子孙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闯关东”,更是一次民族大交流、大融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各氏族的文化素质和耕织水平,并促进了中华民族与朝鲜、日本东亚各地的交往。朝鲜有博川郡、博川里、蒲地里等地域名,皆因薄姑氏族的迁徙居住有关。进入日本的薄姑人后裔,能够从薄野氏、薄云氏、蒲氏、蒲田氏、薄尾屋氏等姓氏得到佐证。由此可以推断,薄姑氏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基因不但在中华民族中影响极大,而且在东亚多个国家中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历史渊源,血脉相承,时代相传,现代滨州—-我们这些“薄姑古国”的守望者,应引为自豪的。
远古强盛的薄姑方国,必然会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这里,植桑养蚕、缫丝织帛成为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在棉花尚未传到东土之前,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金章丘,银阳信,铁打的刁家镇”,从流行的一句俗语来看,阳信是以生产白色的丝绸而闻名于世的。经考察,阳信有蒲姑祠、蒲姑冢、蒲姑城遗址等。民间也有“先有蒲姑祠,后有阳信城”的传说。文物部门在小韩、李屋等古遗址挖掘时,曾有盐、渔、耕、织多种生产资料的出土,使之更进一步证实,当初的薄姑氏族生产是比较发达的,文明社会已初露端倪。随着蒲姑后裔的迁徙,也必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海内外,相应提高滞留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物资享受,促进居住地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随着人们在薄姑古国这片热土的不断繁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亦得到快速发展。滨州学院孙永奇副教授隆重推出了本地流传下来的婚礼剪纸艺术:婚礼剪纸,又叫礼花、喜字花、嫁妆花。大红的剪纸,营造出欢快、喜庆、幸福的场景。青年人结婚时,把各种喜庆的剪纸图案贴在窗格上、屋顶上、炕围上或摆放在妆奁、箱柜及各种用品上,俗称“喜花”。喜花多以红纸剪刻而成,一般都有“喜鹊登梅”、“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等纹样,将婚礼烘托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透过剪纸艺术,孙教授详尽地分析了它所承载的历史源溯和艺术蕴含,给人以独特的传统文化大餐。
另有生于斯、长于斯、流传甚广当的吕剧,群众喜闻乐见,有“一听坠琴响,饼子贴到门框上”的戏言,可见人们喜欢吕剧的程度。山东师范大学的周国成先生,竟然发现山东吕剧与东北二人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经研究发现,这两门艺术同门同宗,一脉相承,花开两朵。他在《吕剧与东北二人转》这篇文章中,进行了缜密地调查分析,将戏脉和人脉紧紧地联系起来,也彰显了远古薄姑文化和东北乡土的传承性,让我们这些历史文化工作者耐人寻味。
此外,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鼓子秧歌”,也曾风靡一时。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总结的一种广场文化活动,集乐器、舞蹈、道具于一体,载歌载舞,人员众多,场面宏大,参与性强,很受群众欢迎。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首,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缘于鼓子秧歌的诞生地和普及率,阳信县洋湖乡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山东省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李丽、邢翠东先生重点介绍了这门艺术的传承发展状况,令人欣慰。
此论坛一集,虽然以研讨薄姑古国为主要脉络,同时还占用一定的篇幅刊载了孙子研究、民俗考略、历史人物等论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见仁见智,各有千秋。读着这些妙文力作如欣赏洪钟大吕,深感滨州这片从古到今黄河文化的沃野,洋溢着凝重的历史沉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读者读来定会爱不释手开卷有益的。
(作者单位:滨州政协历史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