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汉学系

一、历史

  在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隶属于东方学和古代文化研究学院的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它的古代汉学专业建立于1962年秋冬学期。
根据德国的大学体制,教授是一切教学和行政活动的中心。任何一个系科专业的建立,均以教授职位的设置为标志。主任教授(C 4级)为当然的系主任。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首位主任教授为鲍吾刚(Wolfgan Bauer,1930)博士。它于1971年完成的、为他赢得了广泛声誉的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在若干年前被译成中文出版。
1966年,鲍吾刚应返回他获得博士学位的慕尼黑大学任汉学教授,他的继任者为德博(Gunther Debon,1921)教授。德博以中国古典诗歌和《道德经》的翻译而知名。他于1986年退休。

  瓦格纳博士(R.G.Wagner,1941-)于1987年成为古代汉学专业的第三位主任教授。此前,他曾多年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研究和客座讲学。他的主要研究》(1982)、《中国当代新编历史剧–四个实例研究》(1990)和《服务行业之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92),以及即将出版的《正始时代的语言学、哲学和政治学:王弼与老子》;后者是他长达20年专题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使他以”王弼专家”在西方汉学界知名。1993年,他荣获德国科学协会颁发的莱布尼茨奖金,在为获得这项德国最高学术奖的第一位汉学家,也为海德堡大学汉学赢得了荣誉和财源。

  1986年,海德堡大学举行了盛大的建校600周年庆典。巴登–符腾堡州政府作为大学的主管部门所赠送的礼物之一,是一个现代汉学的主任教授职位。1989年,赢得了这个新的教授职位的魏格林博士(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l,1955-),是第一位以现代中国研究为教授论文内容的德国汉学家、也是当时在德国人文学科领域裹最年轻的女教授。她曾有若干年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20世纪中国文学和近代中国的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关系。她以中共党史编纂的专家而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其代表作为《当代中国的党史编纂学:类型,方法,主题和作用》(1984年),以及《”史”与”论”:当代中国的史学方法研究》(1988)。

  1994年,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又设置了一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史方面的非主任教授职位(C 3级),由来自荷兰的汉学家田海(Barend J.Ter Haar,1958-)获得。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民间宗教和秘密社会,并撰有相关的专著《中国宗教史上的白连教》(1992)。最近,他又完成了一部新著《《天地会:事实和神话》,并正在撰写《食人主义》一书。

  至此,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已经成为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设有3个教授职位的汉学系之一。
建系34年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百余名硕士,其中至少有4位已经在德国的大学中担任汉学教授。

二、专业、师资、学术研究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目前设有两个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古代汉学专业和现代汉学专业,分别由瓦格纳教授和魏格林教授主持。应当指出,这种专业上的分工只是相对的。两位主狱任教授以及田海教授,都可以开设属于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都可以指导来自两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

  此外,担任教学工作的还有近20位教师。他们之中包括4名科研助理(C 1级)、6名专职教员和8名合同教师。

  目前的注册学生人数在150名左右,其中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共约50人。
德国大学中的每个学年分为春夏和秋冬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历时3-4个月。汉学系在每学期由教授和教师们开设20-30门课程,其中包括初级和高级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日本和韩国语,以及关于中国的古往今来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的初级和高级课程。

  教授、教师和研究生们还结成了以长年项目为基础的若干研究群体。几乎每周都举行一次专题报告会,由来自外校以及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或与中国有关的各界人士们主讲。汇集海德堡大学的汉学、日本学和东亚艺术学研究成果的”海德堡东亚学从书”,在西方汉学界颇具影响,魏格林教授为主编人之一。

  1,古代汉学专业

  所谓”古代汉学”或日”古典汉学”,指的是以上古至清末这一时间跨度为对象的中国研究。
瓦格纳教授开设过的课程中,可以举出《文本与注释》、《(论语)的解读历史》、《”地狱”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他已经培养出了5名博士和30多名硕士,目前指导着4名正在撰写教授论文的博士和约2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瓦格纳教授目前主持着”文本与注释”和”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的结构”两个长年研究项目,它们各有大约10名成员。前一项目的出发点,在于考察中国古代经典注释史上不同的注释策略及其如何创造出了各自”不同的”文本;后一项目的研究对象,则是晚清以来所出现的出版社、报刊杂志、新闻记者等”公共空间”的构成因素。目前,瓦格纳教授主编了论文集《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结构的发展》,并正在撰写《中国经注发展史》。

  1994年,在布拉格举行的欧洲汉学年会上,瓦格纳教授率领的阵容强大的”海德堡代表团”,提交了9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与会者们的瞩目,显示了海德堡在欧洲汉学地图上的不可忽视的存在。

  2,现代汉学专业

  ”现代汉学”这个概念为海德堡大学所首创,其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为1840年至今。
在德国的其他大部分汉学系,关于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课程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划分,或者,与现代中国相关的教学和研究被分别地归于诸如”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之类的专业,以至缺乏对于现代中国的整体关注。

  魏格林教授认为,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现代汉学专业的特点是:第一、在教学和研究中多方面地涉及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现象,而以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学为重点;第二,在以中国大陆为主要对象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兼顾台湾和香港;第三,不仅研究国界线之内的中国,也注意到无时不处于与外国的各种关系之中的中国。

  魏格林教授开设过的课程中,可以举出”历史与历史编纂学”、”中国新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与经济”和”1997年之前的香港”等。她已经培养出了1名博士和40余名项士,目前指导着1名正在撰写教授论文的博士、7名博士研究生和16名硕士研究生。

  魏格林教授主持着”20世纪中国史学”和”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两个长年研究项目。前一项目的内容之一,是1995年由魏格林教授发起并主持的”海德堡中国史学国际讨论会”,其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在美国出版的权威史学杂志《历史与理论》将以此次会议的6篇论文出版专刊,台北的一家出版社则将以此次会议的10余篇论文结集成书;后一项目,则以注重日本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的作用为特色,并体现为一系列正在撰写中的专题学术论文。目前,魏格林教授本人正在应邀为德国大学的政治学专业撰写一部题为《 中国政治》的著作。

  此外,现代汉学专业还有一个定期进行学术讨论的”台湾问题研究小组”。
旅居德国的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博士,曾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开设过为期5年(1991-1995)的客座讲学课程,广泛而深入地介绍了台湾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三、图书馆和汉语预备班

  在德博教授离任的时候,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图书馆的藏量是中、西文图书各约6000册,仅占了半个房间的面积;现代汉语教学力量薄弱-所有的学生直接学习古代汉语,因此不具备口语能力。

  近年以来,随着瓦格纳和魏格林两位教授的上任,在这两上方面有了今非昔比的改观。

  1,图书馆

  图书馆成为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最大组成部分,配备了专职的馆长和馆员各1名以及若干兼职的学生助理,其工作被置于瓦格纳教授的直接领导之下。

  目前全系的室内面积共约3300平方米,图书馆占用了约2000平方米。全年图书资料经费10万马克,年均购书约8000册。目前,这一经费数额遥居全德30余个汉学系之冠,购书量居于海德堡大学各系之冠(全校各系年平均购书量50-500册)。

  截止1996年6月为止,海德堡大学图书馆藏有中文图书80000余册,西方图书26000余册,已进入全德各汉学系藏书量的前3位。此外,还订有450种现期期刊、18种中文报纸,并收藏有2500种过刊和700部左右的中国电影录像带,以上4项数据均列欧洲汉学界首位。

  另一个首屈一指之处,是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所拥有的、欧洲最大的汉学电脑资料库:其中最具规模的部分是”二十五史检索”和即将安装的”十三经注疏检索”。这个资料库已经在欧洲范围内加入了国际电脑联网。1996年开始,图书资料检索和打印、借书和还书,全部实现了电脑化。

  2,汉语预备班

  由魏格林教授主持创辨并直接领导的汉语预备班,配有5名专职语言教师和4名来自中国的语言教师,对学生实行为期1年(含假期)的现代汉语强化教育;其间伴有关于中国概况和汉学资料检索等基础课程。巩固和提高的课程则延续到第2和第3年。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去中国大陆或台湾1-2年,以继续提高汉语水平。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汉语预备班,已经以及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而名扬全德。1994年,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向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颁发了”大学教育大奖”,以表彰汉语预备班在教学形式上的创造及其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现在,汉语预备班不懂是汉学系所有新生们的必经之路,而且也为日益增多的只打算学汉语、不准备日后成为汉学家的人士们提供了机会。

四、发展方向

  瓦格纳教授的目标,是在海德堡大学建设一个以藏量丰富和设备先进的图书馆系统为依托的、支持高水平学术研究的汉学中心。

  魏格林教授认为,为了使汉学系的教学活动一方面不断地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则更加面向实际,应当将教学课程发展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旨在培养高级科研能力的长期课程和另一部分注重实际应用的短期课程。

五、与中国的学术交流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有一个常设客座教授席位。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们应邀进行过为期1-2个学期的客座讲学,其中包括吴小如、刘桂生、熊月之等多位中国教授。

  若干年以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各派两位专业教学人员来海德堡大汉学系担任汉语教师,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则派出学生在两校学习汉语。

  天津南开大学每年接受一位来自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高级进修生。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人文科学学院之间则以如下方式进行交流:清华的学者来海德堡作访问讲学,而海德堡的汉学博士生则去清华进行学术研究。最后,以魏格林教授面向中国读者的一席话作为结束语:

  我们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更多地使德国了解中国、以及不断地促进德中两国之间在学术文化和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本文所涉及的资料数据截至1996年6月)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