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
本丛书共一百册,系为我国文史哲类的博士论文,囊括了我国各名校博士生研究心血,举凡语文、历史、社会科学、哲学、宗教、艺 术类等专书均涵其中,是中华道统传承过程中一部重要历史巨献,具有庞大 的学术参考价值。并对两岸文化交流及了解起重要作用。(本丛书未曾於台湾以外地区出版)
001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
002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方北辰)
003 契丹王朝攻治军事制度研究(杨若薇)
004 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史静寰)
005 西游记论要(刘勇强)
006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蔡勇强)
007 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总论(刘海峰)
008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刘复生)
009 清代广东诗歌研究(严明)
010 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黄天树)
011 魏晋诗人与政治(景蜀慧)
012 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吕文郁)
013 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张本楠)
014 永明文学研究(刘跃进)
015 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房德邻)
016 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交流与冲突(孙尚扬)
017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
018 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王兆鹏)
019 唐代史央政权决策研究(谢元鲁)
020 殷墟王卜辞断代研究(方述鑫)
021 苏轼词研究(刘石)
022 董仲舒与新儒学(黄朴民)
023 国粹、国学、国魂、晚清国粹文化思想研究(郑师渠)
024 群体的选择-唐宋人选词与词选通论(萧鹏)
025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张三夕)
026 中国古礼研究(邹昌林)
027 论昭穆制度(李衡眉)
028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上)(麻天祥)
029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下)(麻天祥)
030 先秦孝道研究(康学伟)
031 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沈培)
032 刘勰的审美理想(陈咏明)
033 儒林外史及其时代(张国风)
034 明中晚期理学的对峙与合流(于化民)
035 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清举)
036 周代礼俗研究(常金仓)
037 元杂剧发展史(季国平)
038 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袁国兴)
039 唐代后期儒学的新趋向(张跃)
040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张建仁)
041 唐代御史制度研究(胡沧泽)
042 周代祭祀研究(张鹤泉)
043 两汉诗歌研究(赵敏俐)
044 美学范畴论(彭修银)
045 金元全真道内心性论研究(张广保)
046 孟子研究(梁韦弦)
047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吴松弟)
048 智慧启示录-人的发现与新文学的境界(许祖华)
049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郑大华)
050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
051 北朝文学研究(吴先宁)
052 中国古代哲学与日本近代文化(徐水生)
053 周代国野关系研究(赵世超)
054 北宋党争研究(罗家祥)
055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王博)
056 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陈桐生)
057 诗经胜境及其文化品格(许志刚)
058 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尚永亮)
059 汉简考历(俞忠鑫)
060 楚国神话原研究(张军)
061 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上下)(廖可斌)
062 荀子新探(廖名春)
063 晚清理学研究(史革新)
064 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舒大刚)
065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陈琳国)
066 中古士族现象研究(陈明)
067 清朝官方史学研究(乔治忠)
068 宗教艺术比较研究论纲(傅谨)
069 道教的起源与形成(刘锋)
070 周代卿大夫研究(段志洪)
071 唐人年寿研究(李燕捷)
072 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袁刚)
073 神韵诗史研究(王小舒)
074 关汉卿研究(徐子方)
075 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杜成宪)
076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刘乐贤)
077 北宋人贺铸研究(钟振振)
078 先秦儒学史概论(王志跃)
079 玄儒佛道教育理论比较研究(李军)
080 清代诗歌发展史(霍有明)
081 韩孟诗派研究(萧占鹏)
082 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刘尊明)
083 清代诗歌与王学(陈居渊)
084 词话学(朱崇才)
085 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吴兆路)
086 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孙明君)
087 明实录研究(谢贵安)
088 清季总理卫门研究(吴福环)
089 词的审美特性(孙立)
090 纵横家与中国文化(傅剑平)
091 春秋三传综合研究(浦卫忠)
092 原始儒家考述(吴龙辉)
093 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韩)
094 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黄笑生)
095 唐代选官研究(宁欣)
096 诗文批评中的对偶范畴(张思齐)
097 太平经研究(王平)
098 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龚隽)
099 中国古典诗学原型研究(刘怀荣)
100 北宋诗文革新研究(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