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教学者及其成果

  美国的道教研究大体可分为二战前后两个阶段。战前研究成果不多,影响甚微。从东方学来说,战时重点放在日本,冷战时期重点放在前苏联,自朝鲜战争起才转向中国。以1952年而言,大学或学院所设的中国哲学和宗教课程,90%是战后创办的,超过100种。由于科研经费雄厚,得以吸收大量外来人才,中文图书丰富,信息机构发达。就道教研究而论,虽起步较晚,不及法国,但发展很快,到1970年代已跃居前列,成为西方最重要的中国学研究中心之一,且正在起着带头作用。

一、早期的道教研究

  美国的道教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最初触及道教的有两个传教士:一个是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他于1872年来华,最初在天津,1878年到山东庞庄传教,兼任上海《宇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周刊通讯员,1905年辞宣教职,留居通州,致力社会调查和写作。1894年在纽约出版《中国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1984),认为“道教是一般人民的宗教,支配着他们的精神境界”。1899年出版《中国的农村生活:社会学研究》(Village Life in China :A Study in Sociology)一书,书中述及到寺庙与宗教会社、宗教典礼合作的情况,提供了当时的农村宗教资料。第二个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杜布西(Hampden Coit Du,Bose,1845-1910)他也于1872年来华,先后在杭州、苏州传教。著有《中国的三教:儒、释、道》(Dragon, Image and Demon or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hina: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1886),对中国人的神话、偶像崇拜、鬼崇拜进行了说明。

  20世纪20年代,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研究生约翰森(Obed Simon Johnson)来华作学术考察,1928年在上海出版了博士论文《中国炼丹术考》(A Study of Chinese Alchemy)。该书于1937年由黄素封译成中文出版,论述了炼丹术与道教思想的密切关系,肯定了炼丹术在医学学和化工工业中的地位,同时指出欧洲的炼丹术曾受到中国炼丹术的影响。这本书于1979年在纽约再版。魏鲁男(James Roland Ware,1901~),美国人,1929年来华,为哈佛燕京学社的第一位研究生,1932年返美,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3年至1934年,他在《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JAOS)第53、54期连续发表了《〈魏书〉和〈隋书〉谈道教》一文。1963年出版《庄子语录》(The Sayings of Chuang-Tzu)。1966年发表了《公元320年中国的炼丹术、医学和宗教:葛洪的内篇》(Alchemy, Medicine and Religion in the China of A D 320: The Nei p’ien of Ko Hung),这本书是西文中《抱朴子内篇》英文本中最早最完备的译本,1981年在纽约再版。195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研究道教的有,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Greel,1905),芝加哥大学马丁·赖尔森讲座中国史名誉教授。1955—1956年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专治中国古代史、哲学史。著作很多。涉及道教的主要有《中国的起源;中国文明形成期概论》(The birth of China; a survey of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1936)、《古代中国文化研究》(Studies in Early Chinese Culture)(1937)、《道教和中国文化史的其他研究》(What is Taoism? and other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1970)。卜德(Derke Boode,1909~),宾夕法尼亚大学中文教授,1968—1969年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研究中国哲学和民俗信仰。1936年英译出版《燕京岁时记》,1957年发表《中国文化传统》,1975年出版《古代中国的节庆》及论文《老子的两种译本》(载1954年《美国东方学会杂志》第74期)。

二、一本可供了解欧美中国宗教研究的工具书

  《西文中国宗教分类书目》(Chinese Religion in Western Languagese: A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ed Bibliography of Publications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through 1980)系1985年亚利桑那大学出版社,作为美国亚洲研究会的专著第41种出版的第一部欧美中国宗教研究论著分类目录索引,所收著作和论文系用英、法、德文在1980年前写成的,编者按一般研究、佛教以外的中国宗教和佛教三部分排列。道教目录放在第二部分,共分十大类:分别为道教一般;老子和《道德经》;其他道教经典;道教理论;道教礼仪和科仪;道教与历史;道教仙人;道教神明和崇拜;道教教派、道士和庙观;道教瑜伽和炼丹术。第一部分涉及中国古代宗教、神话、祠庙、信仰习俗、民间杂术、当代宗教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出版后,编者着手编纂第二部,收集1981—1990年间欧美汉学界发表的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著,1993年美国亚洲研究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作为本会专著第47种在密执根出版,全书共288页,16开本精装,封面上还绘有龙图案。在编写体例上,与1985年版有很大不同。全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书目,一般论述和其他全部类目”(Part One Bibliography,General Treatments and Other Overall Categories)(2-17页);第二部分“佛教除外的中国宗教”(Part Two Chinese Religion Exclusive of Buddhism)(19-131页);第三部分“中国佛教”(Part Three Chinese Buddhism)(134-197页);第四部分“索引”(Part Four Indices)(199-269页)。

  道教第二部分中,共分14类:“道教:一般论述”;“老子和道德经”;“道经——道藏”;“道教艺术和肖像学”;“道教思想”;“道教和历史”;“道教和文学”;“道教人物传”;“道教神仙传”;“道教万神殿—祭祀”;“职业道教——修道生活”;“道教自我修养:瑜伽、炼丹等等”;“道教礼拜式和科仪”;“冥想——神秘主义个人宗教体验”。

  这本工具书受到加拿大欧大年教授的高度评价,称作者是西方的一流的目录学家。本书收目1100余种,分类从84种扩大到1003种。本书前面有缩略语,按字母顺序排列,长达18页,读者可查到所需资料的来源,甚至从多少页到多少页都有,是各种目录索引中最详备的一部,编辑技术很值得学习。编者劳伦斯·汤普森(Laurence G.Thompson,1920~),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学和亚洲的一般研究,专攻中国的思想和宗教及台湾史。著有:《略论台湾的宗教趋势》(1964)、《中国人的宗教形式》(The Chinese Way in Religion ,)(1973)、《中国宗教导言》(Chinese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1975初版,1979第3版,1989年第4版),汤氏虽年事已高,今仍在撰写文章,如《什么是道教——向顾立亚致歉)》(《道教资料》1993年第4卷第4期)、《评施博尔〈道教的总体〉》(载《中国宗教杂志》1994年第22期。)

  大卫·夏佩尔(David W. Chappell)教授,出生于1940年,麦吉尔大学毕业,耶鲁大学博士,现任夏威夷大学宗教教授。他编辑出版过两本文集:《佛教和道教研究》(Buddhist and Taoist Studies)(1977年作为夏威夷大学亚洲研究专著第18种出版),内收文5篇,其中道教就占3篇,书末附有唐娜·奥(Donna Au)和沙论·罗( Sharon Rome)编选的《道教研究目录索引》,对于了解西方道教研究情况颇有参考价值。另一本书为《中古中国社会中的佛道教实践》(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1987年作为夏威夷中国研究第34种和“佛道教研究”第2辑出版。

  另一本同类书也值得介绍。1991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中文教授科恩(Alvin Philip Cohen 1937~)在本校出版《1981—1989年有关中国诸宗教的出版物》(Publications on Religions in China, 1981—1989.Amberst, Mass.: Asian sta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三、素谙中国宗教研究的吉拉多特教授们

  诺曼·吉拉多特(Norman J.Girardot),原为圣玛利亚大学神学系教授,现任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宗教学系教授,1943年出生,专门研究道教、中国神话,素谙中国宗教研究。1965年获圣十字学院学士,1968年获文学硕士,1974年以论文《早期道教“浑沌”命题》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过国际史学杂志《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 )的编辑。长篇专著《早期道教中的神话和内涵:“浑沌”的命题》(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The Theme of Chaos〈 Huntun 〉),1983年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宗教学教授包如廉(Julian F.Pas)合作把法国著名学者奥比奈(Isabelle Robinet)女士法文版《道教的冥想》(Meditation taoiste1979)翻成英文本《Taoist Meditation:The Maosan Tradition of Great Purity》出版,同年又为施博尔教授的1982年法文著作《道教的总体》(Le corps Taoiste)的英译本《The Taoist body》作序,为英语读者了解法国的道教研究成果做了有益工作。

  他在1972年发表《方法论方面:四种道教研究》(Part of the way :Four studies on Taoism ),对顾立雅的《道教》、康德谟的《老子和道教》、施博尔的《汉武帝内传研究》、日本学者Ioshihiko Isutzu的《苏非派和道教》作了评价。(载《宗教史》,第11卷第2期318—337页。1976年第15卷第2期发表《中国宗教研究中的创世神话问题》、在1977年第16卷第2期上刊出《〈道德经〉第25章和第42章的神话和内涵》。还为1978年版《生命伦理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ioethics)第14卷撰写过《道教》辞目,在荷兰《中国哲学杂志》1978年第5期上发表过书评《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2分册》。与他人合编过《中国和基督教》(China and Christianity)(1979)。199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第33届亚洲及北非洲研究国际会议(33 rd ICANAS)上宣读了《方法被践踏:理雅各(1815—1897)和19世纪的道教倒置》,除从事翻译外,美国有关部门出钱资助吉拉多特教授组织研究英国早期汉学家理雅各的道经译本。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生于华盛顿,193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1940年夏威夷大学硕士,1947年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博士。1958年起任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1969年为讲座教授,1983—1984年被授予伯克莱最高荣誉奖。1984年退休。美国东方学会西部分会的主要创建人,历任秘书长、司库、副会长、会长和该会杂志(JAOS)主编。从1940年到1985年,有专著10余部,文章110余篇,译文和书评40余篇。熟悉中国古代文化,对唐代诗歌和道教尤精,重视研究道教在唐代文化中的作用。著有:《女神:唐代文学中的龙婆雨女》(The Divine Woman, Dragon Ladies and Rain Maidens. Berkeley,1973 )、《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Pasing the Void: T’ang Approaches to the Stars. Berkeley,1977 )、《唐代的茅山》(Mao Shan in T’ang Times. SSCR Monograph No.1,1980)、《时间之海上的蜃景:曹唐的游仙诗》(Mirages on the Sea of Time: The Taoist Poetry of Ts’ao T’ang. Berkeley,1985),以及《吴筠的步虚词》(Wu Yun’s Cantos on Pacing the Void ,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第41期第337—415页,1981)等大量论文。在这些著作中,有的概述了中国神话的某些演变,有的则包含“步虚星辰”术的演变。

  韦尔奇(Holmes H.Wolch),原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和世界宗教研究中心(th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at Harvard University)副主任,1942年文学士,1965年文学硕士。他曾为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的召开作出了贡献,不幸的是第三次会议后不久却悲剧性的死去。生前著有:《道之分歧:老子和道教运动》(The Parting of the Way ,Lao-Tzu and Taoism Movement. Reacon, Boston, 1986 ),这本书于1957年在波士顿出版,最初名为《道教:道之分歧》,1966年再版。全书分为老子的问题、道德经、道德运动和今日的道教四部分,不仅介绍了一般道教,还对《道德经》作了饶有趣味的解释,至今被认为是本好书。1958年他在香港大学《东方学杂志》发表过《张天师和中国道教》一文,后在此基础上由香港大学出版专著《张天师和中国道教》(The Chang Tien Shih and Taois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1965 )。1969年在芝加哥大学主办的《宗教史》杂志第9期发表《贝拉焦道教研究会议》(The Bellagio Conference on Taoist Studies),对第一次国际道教会议作了总结。1979年与德国学者赛德尔( Anna Seidel)合编出版的第二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论文集《道教面面观》(Facets of Taoist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成为国际汉学家的必读之书,扩大了道教在欧美的影响。

  席文(Natham Sivin ,1931~),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科学史和中国文化史教授,1958年学士,1960年哈佛大学硕士,1966年科学史博士,1973年起任教授。他虽不是专门研究道教的,但其成果与道教密切相关,讲授内容多涉中医治疗、宗教仪式治疗、巫术治疗、炼丹术和天文学。1977年曾是美国天文学者访华代表团成员,他也是国际道教研究会议的积极参加者。著有:《中国炼丹术初步研究》(Chinese Alchemy: Preliminary Stud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传统医学在近代中国》(Tradtional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Publications,1987);《中国古代的医学、哲学和宗教:研究者和反应》(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Aldershot ,Hampshire, Great Britain; Brookfied ,Vt: Variorum,1995)。还出版过《科学和技术在东亚》(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ast Asia. New York, 1977)。此外,他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论文。如1978年曾在《宗教史》杂志第17卷3—4期上发表了长篇文章《论“道家”一词是引起混乱的根源:专评科学与宗教在传统中国的关系》(On the word Taoist as a Source of Perplexi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Religiom in Traditional China,” HR.17:303—330)、为《宗教百科全书》1987年版第1卷撰写“中国炼丹术”词目(“Alchemy: Chenese Alchemy.”ER.1.186—190)等。

  米歇尔·斯特里克曼(Michel Strickmann),中国名史钧文,德裔美籍学者,精通法、德、英文。60年代初师事法国汉学大师罗尔夫·石泰安(Rolf Afred Stein,1911~),以论文《茅山宗——上清的启示》(Le taoisme du Mao Chan—chronique d’une revelation)而闻名,1981年作为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 )的汉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的第17种专著在巴黎出版,对茅山宗的历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发表过许多有见地的论文,编辑出版过4卷本纪念导师石泰安的密宗和道教研究著作:(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 Stein),分别以《中国论丛和佛学》(Melanges Chinoiset Bouddhiques )于1981、1983、1985、1988年在布鲁塞尔出版。1991年病逝前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莱分校教授,曾与大卫·约翰逊(David Jhonson)教授合作“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发展计划”(Chinese Popular Culture Project),邀请不少外国学者投入这项工作。后兴趣转向研究中国佛教伪经。他的不幸早逝是美国和法国道教的重要损失,斯氏生前著作很多,侧重六朝以前的时期,多以英文、法文刊布。主要有:“道教史”、“道教文学”(载大英国百科全书1974年第17卷(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PP.1044—1055);1977年在《通报》发表《茅山启示:道教与贵族集团》(“The Mao Shan Revelations: Taoism and the Aristocracy”,TP.63.1—64)、1978年在《宗教史》杂志上发表《最长的道教经典》(“The Longest Taoist Scripture,”HR.17:331—354),同年在《美国东方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梁武帝强化道教与对道教的镇压》(“A Taoist Confirmation of Liang Wu Ti’s Suppression of Taoism,” 〈JAOS.98.4:467—475〉);1979年发表的《论陶弘景的炼丹术研究》(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一文被收入英文版《Facets of Taoism》(FT, pp.123—192);同年参加第三次国道教研究会议,并宣读了《十二世纪的道教复兴》(The Taoist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一文;1980年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上发表《历史、人类学与中国宗教。(“History,Anthropolgy and Chinese religions,” HJAS,40:201—248);瑙多夫(G.Naundorf )等人编《东方的宗教与哲学》(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Ostasien)文集收录其论文《早期道教中治病礼仪和罪的问题》(“Therapeutische Rituale und das Problem des Bosen in fruhen Taoismus,”RPO,PP.185—200”);1990年巴斯韦尔(R.Buswell )编《中国佛教伪书》(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收其论文《奉献经:一本佛教咒语经》(“The Consecration Sutra: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Honolulu: Univerty of Hawaii Press. pp.75—118)。”

  麦克尔·萨梭(Michael R.Saso),中国名苏海涵,美国中国学家,现为夏威夷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教授。1930年生于美国。1964年获耶鲁大学中国学硕士,后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去台湾省从事道教与民俗研究和调查工作,并任教于辅仁大学语言学院。其调查活动集中在北部新竹一带,与当地道士庄陈登云、钱枝彩等友好相处,获取不少台北常用的科书法诀秘本,后汇集成册,1975年由台北成文出版刊印,名曰《庄林续道藏》(An Encyclopedia of Taoist Ritual),共25册,收道书104种,为研究科仪法事,提供了基本材料。1968年参与过第一次国际道教会议的工作。1978年又从新竹一带搜集到许多珍贵世传抄本,经过其日本妻子在东京龙溪书舍影印出版,取名《道教秘诀集成》(A Collection of Taoist Esoterica ),内收新竹林(汝梅)、吴(景春)姓道士家传抄本4种。曾多次来中国大陆参观访问、讲学。此后在美国还出版过《道教和宇宙更新仪式》(Taoism and the Rite of Cosmic Renewal,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2年出版);《庄法师的学说》(The Teachings of Taoist Master Chuang ),耶鲁大学1978年版);《青龙白虎:道教的斗法仪式》(Blue Dragon White Tiger. Rite Of Passage,华盛顿大学道教中心1990年出版);1985年12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道教仪轨及音乐国际研讨会”,宣读《宿启科仪:乐谱和录像以及安灵宝真文、收真文舞蹈》的论文。近几年出版的新作有:《一本道教食谱:取自老子道德经的修炼》(A Taoist Cookbook: With meditation taken from Laozi Daode Jing. Boston:Charles E. Tuttle,1994)、《金亭:道教通向和平、治愈和长生的途径》(The Gold Pavilion: Taoist Ways to Peac, Healding, and Long life. Boston, Charles E.Tuttle,1995)。他原是《道教资料》(Taoist Resources)的责任编辑,1988年编辑部移至印地安纳大学的布卢明顿(Bllomington),现由斯蒂芬·博肯坎普(Stephen Bokenkamp)负责,1991年出版第3卷1、2期。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这里云集了一大批人文科学家,华人学者也不在少数,有的来自中国大陆,有的来自台湾省,有的来自香港。在他们的学术生涯中,中国宗教文化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里限于篇幅,仅述及几个有影响的华裔学者。

  杨联陞(Yan Lien-sheng,1914—1990),哈佛大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中国史讲座教授。著有《老君音诵诫经》(1956)、《道教之自博与佛教之自补》(1960),《汉学漫谈》(Excurions in Sinology)(1969)。1962年又对1960年的长文作了补充撰成该文的《补论》。上述论文收入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杨联陞论文集》。

  杨庆堃(Yan C.K.1911~),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影响甚广的宗教社会学大作《中国社会的宗教》(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1961),被誉为经典社会学研究名著,对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宗教组织的伦理价值、传播和制度形式作了很好的探讨,已成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必备参考书。

  俞检身(David C. Yu , 1918~)。江苏省扬州人。1941年东吴大学法学士。1944年南京神学院研究班神学士。1949年中央浸礼会神学班神学硕士。1950年勘萨斯市大学硕士。1959年芝加哥大学宗教博士。1982年洛雷托里兹学院讲师。曾任科罗拉多女子学院宗教史教授兼主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对古代道教研究有很深的功底。著有:《中国宗教指南:注释书目》(Chinese Religion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Boston, 1985);《战后中国宗教:评析书目》(Religion in Postwar China: A Critical Analysis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1994)。

  张广直(Chang Kwang-chih,1931~),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著有《艺术、神话和仪式:通向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的途径》(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陈张婉莘(Ellen Marie Chen,1933~),纽约圣约翰大学哲学教授,对《老子》颇有研究,著有《道·自然·人:道德经中思想研究的关键》(Tao, Nature, Man: A Study of the Key Ideas in the Tao Te Ching. Fordham University Thesis 1966)。1989年在纽约的帕拉贡出版社翻译出版了《道德经》(The Tao Te Ching)。近年来在陈鼓应教授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1992)和第2辑(1994)分别发表过《老子对死亡的看法——〈道德经〉第五章新解》和《追求道家形而上学的中心思想——希腊形而上学和道家形而上学的比较》。1996年8月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易经说卦(五章)与道德经(25章)》,比较了帝与道之生死与西方形而上学对上帝的认识。

  利维雅·科恩(Livia Kohn),1956年生于德国,1980年在波恩大学获哲学博士后,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福永光司教授进修。然后在密执安大学任教,再到波士顿大学任教。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中国的神秘主义和道教神话问题。论著甚丰,主要有:《陈抟的生平与传说》(Leben und Legende des Ch’en T’uan)的博士论文,法兰克福1981年德文版,242页。《七步得道:司马承祯的〈坐忘论〉》(Seven Steps to the Tao: Sima Chengzhen’s Zuowang lun),作为《华裔学志》专著第20种,于1987年在西德圣奥古斯丁出版。与日本板出祥伸教授合编:《道教的冥想和养生术》(Taoist Medit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作为密执安中国研究专著第61种于1989年出版。《道教的神秘主义哲学:西升经》(Taoist Mystical Philosophy: The Scripture of Westrn Ascension),纽约国立大学1991年。《早期的中国神秘主义:道教传统中的哲学和救世信仰》(Early Chinese Mysticism: Philosophy and Soteriology in the Taoist Tradition),普林斯顿大学1992年版。编译《道教体验文萃》(The Taoist experience:an anthology),纽约国立大学1993年作为中国哲学和文化丛书第8种出版。《笑道论:中国中世纪佛道之争》(Laughing at the Tao: Debates among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l China),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5年。她还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书评,涉及到养生、天隐子、内观、老子、陈抟、尹喜等。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中国宗教杂志》(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远亚通讯》(Cahiers d’ Extreme -Asie)、《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亚洲民俗研究》(Asian Folkore Studies)、《道教资料》(Taoist Resources)、《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中国哲学杂志》(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

四、以下介绍她的几本道教专著

  《道教的冥想和养生术》这本书是作者在密执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期间组织编辑的一本论文集收文11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性要点”,论文有《日本的养生术——古典资料和现代研究》(板出祥伸)、《身体与精神——有关中国的展望》(早稻田大学石田秀实)。第二部分“道教与养生实践的早期发展和一体化”,论文有《服药与不死》(大阪制药公司研究与发展部负责人赤堀昭)、《养生术与〈灵宝五符序〉之编纂》(东洋大学副教授山田利明)。第三部分“道教的冥想”,论文有《守——道教的集中冥想》(利维雅·科恩)、《上清派的存想与忘我飞升》(法国马赛大学教授伊莎贝尔·奥比奈)、《唐代的内观实践》(利维雅·科恩)。第四部分“心理的实践”,论文有《导引——古代的传统》(法国第七大学博士卡特琳·戴斯博)、《唐代的养生术》(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乌特·恩格尔哈特)、《内丹对道教和中国思想的独特贡献》(伊莎贝尔·奥比奈)、《气在复兴——气功在当代中国》(大阪大学教授三浦国雄)。文集正文前有她写的“编者前言”,书末附有撰稿人的学术简历。

  《早期的中国神秘主义:道教传统中的哲学和救世信仰》全书两卷,共七章。第一章对所选经文、思想和晚唐《道德经》的观念作了历史概述,专门论述道教神秘主义的理论、何谓神秘经验的问题认为、神秘实践发展的阶段和形式怎样、什么是神秘哲学的本质和主要争论。认为只有界定好神秘主义,才能解决它在道教中的历史。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了道家及其发展的基础,并分析《道德经》和《庄子》中的术语及其神秘作用。第四章和第五章研讨了中国神秘主义在神仙说的影响下的恍惚形式之发展。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分析佛教对中国神秘主义的影响,并综合了六朝后期和唐代的所有形式。结论部分概述了早期中国神秘主义在解释变化上的五种形式:道是生存和度人的基本基础;阴阳、内外、赞成与反对的二元论;形身的重要性;各种实践——引导、呼吸、冥想的统一;政治尺寸,渊博圣人为政府和国土和谐的圣人之作用。主张道教是传统中国的高级宗教。

  《道教的神秘哲学:西升经》这是一本从解释学上研究约产生于5世纪的《西升经》的著作。本书包括该经的全部英译文,它由导言和结论四篇十章构成。“导言”篇下设第一章,把《西升经》的背景界定为神秘哲学的一种形式和结论——道教宗教是老庄哲学的继续。“主题”篇下设二、三、四章,分别论述该经的历史和结构、世界观和六种残本的注释。探讨该经产生的时间和实践及其传播、分析老子出关的神话背景。“世界观”篇下设第五、六、七章,首先论述该经对自然界——道、气和形身的理解、继而集中在该经的思、知和言语上,最后是述及圣人之道。“思想家”篇由第八章“韦节的生平和思想”和第九章“李荣和重玄派”构成,分别讨论6世纪的韦节和7世纪的李荣对《西升经》的注释。“结论”(Conclusin)篇为第十章“道教的神秘主义哲学”,认为道教通过哲学和神秘的方法继续在中国文人思想史中起积极作用,《西升经》显示出它是道教思辨和诡辨方面的范例,且与当时有效的各种理性和灵性学说统一起来。

  80年代以来,位于美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汉学家,他们在史料选择和使用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对道教史料的理解有全新认识,使读者耳目一新。

  亨里克斯(Robert G. Henricks),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中国名韩禄伯,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教授,对帛书老子颇有研究。1979年在《通报》(T’oung-Pao P.166—199)第65卷上发表长文《马王堆帛书〈老子〉研究:专释与王弼注的差异》1983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3世纪中国的哲学和立论:稽康集》。1989年在纽约出版译著《老子德道经:据最近发现的马王堆本新译》(Lao-tzu Te-tao ching: A New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a-Wang-tui Text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1996年8月应邀参加了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发表《再论〈老子〉分章的问题》。

  苏珊·卡西尔(Suzanne Cahill)女士,1982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师事于故著名的汉学家薛爱华(Edward Schafer,1913—1991),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神西王母的形象》(The Image of the Goddess Hsi Wang Mu in Medieveal Chinese Literature)论文获哲学博士,并在此文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对原作进行加工改写,于1993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新作《超越与神仙的情愫——中国中古时代的西王母》(Transcendence and Divine Passion—The Queen in Mother of the West in Medieval China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追述中古即唐代以前文物和史籍中有关西王母和对其崇拜的记载。从第二章到第六章,根据唐代道士杜光庭(850—933年)《墉城集仙录》中西王母的生平和仙迹,再结合唐历代诗人咏颂西王母的诗作进行研究,认为西王母的生平及其在唐人诗歌中的形象都集中体现了情爱与丧夫、登仙与死亡、政治及宗教等主题。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研究计划副主任。

  朱迪思·博尔茨(Judith Boltz)女士,1985年以论文《道教的驱邪仪式》(Taoist Rites of Exorcism)获哲学博士学位。1987年为《宗教百科全书》第14卷撰写了《道教文献》。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专著《10—17世纪道教文献通论》( 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这本书为“中国研究专著”第32种,对10至17世纪期200余种道教经典作了导读性评述,现任职于中国研究中心。

  特里·克利曼(Terry Kleeman),1988年以论文《文昌和毒蛇:一个中国民族神的创世》(Wenchang and the Viper: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National God)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哲学博士。1994年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有关这一专题的新作《神的自传:文昌帝君化书》(A God’s Own Tale—The Book of Transformation of Wen chang, the divine Lord of Zitong. Albany State Univ.of New York Press, 1994)。全书分研究、翻译和解说三部分。首先探讨文昌帝君信仰史和《文昌帝君化书》的形成及后世的文昌帝君信仰。英译了《化书》首篇“化迹总诗”,以及对文昌帝君七十三化的解说,最后附有参考文献书目。现任弗吉尼亚洲威廉及玛丽大学(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宗教系数副教授。

  斯蒂芬·博肯坎普(Stephen Bokenkamp),现任职于印地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主持《道教资料》季刊,正在编选道经汇编,收入书内的将有《想尔注》、《三天内解经》、《音诵诫经》、《五符序》、《九鼎神丹》、《黄庭经》、《真诰》、《灵书紫文》、《素灵经》、《度人经》、《赤书玉诀》、《步虚词》和《三原斋》,并对诸经作文本研究,试图建立经本最初的说法。此研究项目得到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资助。

  查尔斯·本(Charles Benn)女士,1977年以论文《玄宗帝统治时(712—755)的道教是意识形态》(Taoism as Ideology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Hsuan- tsung (715—755),获博士学位。1991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洞玄的传播:公元711年的一个受道仪式》(The Cavert-mystery Transmission: a Taoist Ordination Rite of A.D.711)。现在夏威夷大学任教。

  艾兰(Sarah Allan),在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任教,1981年由旧金山的中国资料中心(Chinese Materials Center)出版了专著《继承人和圣人:中国古代的王朝传说》(The Heir and the Sage: Dynastic Legeng in Early China),同年在英国《东方及非洲研究院学报》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BSOAS)第44期发表长篇文章《太阳之子:古代中国的神话和图腾崇拜》(Sons of Suns: Myth and Totemism in Early China)。1991年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龟的形态:神话、艺术、宇宙在古代中国》(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辛西娅·布罗考(Cynthia J.Brokaw)女士,于1991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功过格:晚期中华帝国的社会变化和道德秩序》(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这是西语中第一部详细探讨这一问题的专著,既利用了大量第一手中文资料,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秋月观瑛、奥崎裕司四位日本学者研究的成果,使读者对晚明的理性史有进一步了解。全书共分四章,在导言中概述了功过格信仰史和直到16世纪末还存在的文献。第一章和第二章论述了明代礼部官员袁黄(1533—1606)的生平及其功过制度的著作。第三章继续评判袁黄所利用的功过格,指出因为这种习惯承传了利益见解,且以道德教化取代个人目的。第四章探讨袁黄死后于16和18世纪间利用功过格的变化以及在于恢复旧的温情式社会秩序目的,与在明末和清初走向衰落的情况。上述诸章描述了知识名流在利用业已形成的功过格方面思考道德教化和固有俗套的画面。荷兰学者哈尔(B.J. ter Haar)撰文认为,这本书是论述功过格史的专著,写得绕有趣味,颇有教益(见1993年《通报》第79期第160—167页)。

五、民间宗教研究

  纳奎因(Susan Naquin),中国名韩书瑞。1944年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1966年斯坦福大学学士,1969年耶鲁大学硕士,1974年史学博士。1966—1967年在台湾学习汉语。多次来大陆访问。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精于中国民间宗教,尤其是清代民间教门。主要著作有:《中国太平盛世即将到来的起义:1813年八卦教起义》(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本书分四章。第一章通过清中期存在的白莲教传统,对起义者的宗教背景进行了考察。第二章透视了八卦教门为起义如何通过领导人林清和李文成的努力而成立 的过程。第三章描述了信徒们攻打北京紫禁城所显示的1813年秋事件。第四章记载了起义的后期阶段如何被当局镇压的情况。本书根据东西方学者以往在述及这次暴动时从未使用过的第一手证据,自始至终提供了丰富的详细而又有条理的知识和思想。本书颇受西方汉学界的欢迎,纷纷撰文予以肯定。英国的巴雷特(C.T.Barrett)、阿兰·德桑特(Alan Y.Dessaint)、美国的拉尔夫· 撤克斯通(Ralf Thaxton)、罗斯基(Evelyn Sakakida Rawcki)、加拿大的埃拉· 拉菲(Ella S.Laffey)和日本的铃木中正教授,分别在《现代亚洲研究》(Modern Asia Studies)、《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tely)、《亚洲研究杂志》(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日文《近代中国》发表过长短不一的书评。作者和加拿大的欧大年博士,都是同年公开发表自己的处女作。这在北美引起强烈反响,由此掀起了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热,进而发展到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研究者的队伍逐渐扩大。此外还发表了、《1774年山东的王伦起义》(Shantung Rebellion: The Wang Uprising of 1774, New Haven,1981)、与Yu Chu Lun n-fang合编《中国的进香者和圣地》(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Studies on China,1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六、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

  在西方,特别在美国,中国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1967年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华人学者杨庆堃(C. K. Yan)由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自著1961年版《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同年纽约州艾森毫威尔大学历史系的朱永德(Richard Chu Yung-deh)发表《中国历史中的白莲教研究》。

  1970年堪萨斯州大学历史教授达德斯(John Wolfe Dardess)在《亚洲研究杂志》(29:3)上发表《白莲教的变化和明朝的建立》,1972年出版《神、鬼和祖先:台湾农村的民间宗教》。同年纽约州伊萨卡学院哲学与宗教教授裘明中(Chiu Min-chuong)发表《两种民间信仰:台湾两种民间宗教之比较研究》。

  1975年华人学者石汉椿(Richard Shek Hon-chun)和叶文兴(YehWen-hing)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的中国史讨论会上分别提出了题为《1891年天理教起义及对它的镇压》和《18世纪中国的一个教派团体——罗教的研究》的论文报告。

  1976年加拿大学者欧大年(Daniel Lee Overmyer)博士出版《民间佛教:晚期传统中国的异端教派》和美国学者韩书瑞(Susan Naguin)博士出版《中国太平盛世即将到来的起义:1813年八卦教起义》。这两部著作在西方引起高度重视。

  1977年密执安大学教授佩利(Elizabeth Perry)在国际杂志《近代中国》(2:1)发表《崇拜者与勇士:白莲教对捻军起义的影响》,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教授孔裴德(Erederic Wekemann)在《亚洲研究杂志》(36:2)发表长篇文章《叛乱与革命:中国历史上的民众运动研究》。

  1978年7、8月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中国华北的起义与革命:从明代到现代”讨论会。

  1979年在美国亚洲研究会芝加哥第23次讨论会上韩书瑞和石汉椿在《宗教史》(17:3—4)上分别发表了《1794年的王伦之乱》和《1891年热河在理教之乱》。

  1980年叶文兴在香港《社会评论》(1:2)发表《简论18世纪的罗教》。1981年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凯利(David E. Kelley)在加拿大多伦多亚洲研究会年会上发表《教派与社会:明清漕运水手团体的组织和活动》。

  1982年,美国学者举办了“中国社会中的混合教派”讨论会,共宣读6篇论文:华盛顿大学的哈勒尔(Stevan Harrell)和佩利(Elizabeth J.Perry)的《中国社会的混合教派导论》;萨克拉门托加利福尼亚大学石汉椿的《没有起义的太平盛世信仰:华北的黄天教》;宾夕法尼亚大学苏珊(Susan Naquin)《诸起义间的联系:清代教派宗族体系》;奥伯林大学凯利(David E.Kelley)的《庵堂和斋堂——18世纪的罗教和漕运水手团体》;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乔丹(David K.Jordan)的《中国教派组织;先天道的历史》;杜克大学韦勒(Robert P. Weller)的《中国的秘密宗教和政治活动》。这些论文分两次刊登在《近代中国》(Modern China)(8:3-4)杂志上。哈佛尔和佩利的文章对中国教派信仰研究情况进行了分类,认为它有分裂教派、混合教派、秘密教派、拯救教派、太平盛世信仰教派、破坏教派和异端性教派,然后对这八种类型逐一进行了分析,强调研究教派起义必须研究国家与社会的交互影响。

  1983年石汉椿博士在日本东京国际人文科学会议上作了题为《晚清教派的实践和希望》的学术报告,1993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洲非洲语言文化研究所编《亚洲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信仰》(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一书中收有他的长篇论文《晚清中国教派的道教内容》。

  斯坦福大学的沃尔夫(Arthur P.Wolf)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和礼仪》(1974年)也是一本有份量的论文集,因为它是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中国民间宗教和信仰的,使读者对此有新的认识。

七、各种形式的国际道教学术会议

  1986年4月11日至13日,夏威夷大学宗教系召开了“全真道教斋醮仪式国际讨论会”。与会者   除本国学者外,还邀请了中国、日本和香港道教界的人士。日本著名学者东京大学洼德忠教授在会上宣读了《全真教团史》,中国学者陈耀庭先生宣读了《论“先天斛食济幽科仪”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思想内容》。会议还特别邀请香港圆玄学院的道长们在夏威夷设坛举行醮仪三天,并向与会者介绍了道教斋仪的全过程。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的曹本冶教授向大会讲述了道教音乐的形式和特点。这些收到论文学11篇。会议活动使西方学者领略了中国道教文化的风格。

  1992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ties)在华盛顿举行年会,主题是“中国诸宗教”(Chinese Religions),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早期宗教传统:新石器时代到汉代”(Early Religions Traditions: the Neolithic Period through the Han Dynasty),第二是“活着的宗教传统:道教、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和民间宗教。”(Living Religious Traditions: T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Islam and Popular Religion),会议评价了中国宗教活动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了纪念不幸在美国去世的安娜·赛德尔(1938-1991)博士。

  1995年亚洲研究协会的会刊《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第54卷第1期和第2期分别公开发表了年会的全部论文。第1期刊登中国古代宗教部分,共5篇:《导论》(丹尼尔·奥弗迈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即欧大年)、《新石器和商时期》(戴维·凯特利,David N. Keightley, 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周时期》(爱德华·肖内西,Edward L.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学系副教授)、《春秋时期》(康斯坦斯·库克,Constance A.Cook,理海大学当代外国语言和文学系副教授)、《战国:秦和汉时期》(唐纳德·哈伯,Donald Harper,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第2期刊登中国现代宗教,共6篇:《导言》(丹尼尔·奥弗迈耶,Daniel L. Overmyer,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道教》(佛朗西斯库·韦蕾尔朗,Frenciscus Verellen,法国远东学院院士)、《儒教》(罗德尼·泰乐和加里·阿巴克尔Rodney L. Taylor and Gary Arbuckle, 科罗拉多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教》(约翰·麦克雷,John R. McRae, 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副教授)、《伊斯兰教》(德鲁·格拉德尼,Dru C. Gladney, 夏威夷大学亚洲研究系副教授)、《民间宗教》(斯蒂芬·泰塞,Stephen J.Teiser, 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副教授)。关于“道教”,法国傅飞岚女士着重介绍了西方的道教研究,专门提到“道教思想和实践”(理性历史、修行和内丹、科仪、虔诚实践和伦理、炼丹术和医学、心理养生和身体、占卜)、“道教”(着重论述东西方的研究)、“仔细研究道教研究中第一手资料”,文后附有中文术语和西方文章和专著目录。

  1995年5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东洋大学研究楼举行日美道教研究会议(The American-Japanese Taoist Studies Conference)。会议由日本大正大学的山田利明氏和田中文雄氏具体负责,宣读论文的学者有美国布朗大学哈罗德·罗思教授(Harold Roth)的《关于早期道教诸阶段冥想的记述》、大正大学田中文雄的《道坛与曼荼罗》。美国波士顿大学利维雅·科恩(Livia Kohn)的《道教的入道典型事例与老子出关》、丰田短期大学菊地章太的《天师道的改革和中国佛教救世主信仰的成立》、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苏珊·卡西尔(Susanne Cahill)的《修行与人生的变化——唐代道教女仙生涯的实践和身心变化》、专修大学马渊昌也的《明代后期道教对儒家士大夫的影响》、美国乔治大学拉塞尔·柯克兰的(Russell Kirkland)《中国道教的历史概观:分类与用语问题的考察》、早稻田大学森由利亚的《关于龙门派系谱的批判性考察》。美国杜克大学的彼得·尼克森(Peter Nickerson)的《关于中国中古的鬼神观与官僚制——道教宇宙观中的六天》、日本大学馆野正美的《对老子“存在”的存在论的哲学分析》、美国密执安大学托马斯·史密斯(Thomas Smith)的《六朝时代的佛道论争》与《列仙传·文本的继承》、早稻田大学二阶堂善弘的《哪吒太子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本杰明·彭尼(Benjamin Penny)的《〈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的佛教与道教》、东京成德大学的增尾伸一郎的《道教对日本古代影响与疑伪经典》。在上述学者中,哈罗德·罗思(又名罗浩)参加了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早期道家的主要修行》。日本道教学会会刊《东方宗教》第86号(1995年)发表了有筑波大学的丸山宏博士撰写了这次会议的详细报导。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