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迷
——文言语气词非口语说

Solving the permanent mystery of “zhi-hu-zhe-ye”:
Chinese Modal Particles are not Spoken Language

Meng Zhao-lian

  Abstract: In the past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ncient Chinese style, the formal written language, carries the fruit of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of ancient China and makes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ancient Chinese style uses or imitates words and grammar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So the various particles of literary Chinese, as the visible symbols of Chinese language, are supposed to be the ancient spoken language. However, after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iscussions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 author came to an unexpected conclusion that the particles of literary Chinese are not ancient spoken language;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the man-made marks of written language, having the functions of punctuation and indicating moods. When the vernacular modal particles showed up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y came to be used as the modern particle words in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Key words: zhi-hu-zhe-ye(之乎者也); punctuation; modal particles;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注释:

  • [1] “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代词、助词,但在《诗经》等经典中有用为语气词的。
  • [2] 田艺蘅:《留青日札》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2页。
  • [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0页。
  • [4]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绝大部分国内学者目前仍持命辞都是问句的传统看法”。如刘鹗、孙诒让、郭沫若、管燮初、李达良等
  • [5] 参见郭沫若《殷契粹编》、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及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
  • [6] 李学勤:《关于师组卜辞的一些问题》,《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980年。
  • [7] 主要是一批美国学者。如1972年吉德炜《释贞——商代贞卜本质的新假设》否定命辞是疑问句,认为命辞是“一有关未来的陈述命题”。1974年舒莱也主张
  • 命辞非问句。1982年倪德卫、1983年夏含夷皆发表了与吉德炜意见相近的观点。
  • [8]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45页。
  • [9]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95-296页。
  • [10]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
  • [11]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6页。
  • [12] 此取王力说。郭锡良先生看法不同,认为有五个语气:一个“乎”,一个“已”,两个“焉”,七个“矣”,112个“哉”。
  • [13] 顷见近代朝鲜族学者金泽荣云:“‘焉、哉、乎、也、之、而、故、则’等语助字,虽似乎俚,而至妙之神理实在于是。《尚书》、《周易》之文罕用此,
  • 用之自孔子始,而司马史尤多用之。”甚是。
  • [14] 王力:《汉语史稿》,第458页。
  • [15]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3页。
  • [16] 袁仁林:《虚字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8页。
  • [17] 袁仁林:《虚字说》,第129页。
  • [18] 袁仁林:《虚字说》,第129页。
  • [19] 胡煦:《周易函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76页。
  • [20] 李渔:《窥词管见》第十二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 [21] 王骥德:《曲律》三卷,《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41页。
  • [22] 卢以纬:《助语辞》,黄山书社1985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页。
  • [2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78页。
  • [24]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页。     
  • [25] 杨士奇:《东里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87页。
  • [26] 王实甫:《西厢记》附录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第324页。
  • [27] 王季思等:《元杂剧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87页。
  • [28]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页。
  • [29] 周密:《志雅堂杂钞》,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2页。
  • [30] 刘埙:《水云村稿》卷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1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14页。
  • [31] 洪迈:《容斋随笔》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70页。
  • [32] 刘彦成:《文则注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 [33] 王若虚:《文辨三》,《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7-230页。
  • [34]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十五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 [35] 罗骥:《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215页。
  • [36] 柳宗元:《柳河东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 [37] 刘煦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4页。
  • [38] 唐佚名:《玉泉子金华子》,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0页。另见卢言《卢氏杂说》。
  • [39]《步里客谈》:“《通解》非退之文字,‘之乎者也’,下皆未当,其诬退之多矣。”《笔记小说大观》本,1977年,第255页。
  • [40] 启功等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672页。
  • [41] 齐冲天:《汉语史简论》,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 [42]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376页。
  • [43] 关于“语助余声”的分析,详见下文。
  • [44] 参见闻一多《怎样读九歌》、姜亮夫《<九歌>“兮”字用法释例》、郭绍虞《释“兮”》等。
  • [45] 陆云《与兄平原书》,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引,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32页。
  • [46] 刘知几著,姚松等译:《史通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01页。
  • [47] 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98页。
  • [48] 徐坚等:《初学记》,北京市:中华书局 , 1962年,第196页。
  • [49] 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第399页。
  • [50]《首都博物馆丛刊》1992年第7期。
  • [51] 见杨伯峻《文言语法》、王力《古代汉语·绪论》、朱星《古代汉语概论》、殷孟伦《古汉语简论》、吕叔湘《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序》、
  • 郭锡良《汉语历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等。
  • [52] 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28页。
  • [53] 朱庆之:《佛教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7页。
  • [54] 高列过:《东汉佛经疑问句语气助词初探》,《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4期。
  • [55](西)弗朗西斯科·瓦罗《华语官话语法》,姚小平、马又清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 [56] 参见拙作《文白之辨——译经史上文质之争的实质》,《南开学报》2009年第3期。
  • [57] 参见拙作《佛家语言观发展的几个阶段》,《文学与文化》第9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 [58] 范晔:《后汉书》卷八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5页。
  • [59] 刘安:《淮南子》,《诸子集成》本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98页。
  • [60] “故之与先”在现存《文子》中作“得之与失”。
  • [61]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奇怪,这四对都是很普通的动词,而且意义相反,如果是当时口语,为何时人会用错呢?不过此问题本文暂不加讨论。
  • [62]《荀子·王霸》杨倞注:“诺,许也;已,不许也。”
  • [63] 王若虚:《史记辨惑》,《滹南遗老集》卷十八、十九,第105-116页。
  • [64]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 [65] 华建光:《战国传世文献语气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4页。
  • [66] 刘萍萍:《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本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 [67] 王正己:《孝经今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0页。
  • [68]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261页。
  • [69]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第22页。
  • [70]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第64页。
  • [71] 撰写至此,发现钱宗武先生已先我提出“符号说”,幸甚。他说:“‘也’和‘矣、乎’这些句末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
  • 语法关系,较之别的文言虚词有明显区别。实际上这些句末词就相当于句读号。”“‘也’字的产生是为了离析章句,用于句末,相当于一个句号或者逗号的功
  • 能。”但钱先生似乎仍然认为“也”字是口语词,笔者并不苟同。
  • [72] 裘燮君:《商周虚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8页。
  • [73] 古今研究者都认为“辞”是指虚词,但笔者怀疑“辞”可能是指非口语的书面语词汇。被称为“辞”的其他虚词,如部分文言副词、介词、连词等,可能也
  • 不是古代口语词。此问题笔者准备另文探讨。
  • [74] 章克标:《论标点》,《人言周刊》1卷47期,1935年。
  • [75] 按照现代人的定义,标点符号与语气词的功能有相似之点,但功能重点不同。“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
  • 和作用。”其停顿即句读作用是第一位的,语气是第二位的。“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语气是第一位的,而停顿
  • 是第二位的。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功能而言,文言语气词实则应称为“语气指示词”更为恰当。但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仍将之称为语气词。
  • [76]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万有文库本,第三篇,第14页。
  • [77]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只’多用于句末,故为‘语已词’。”“语词‘之’、‘矣’,恒在句末,故曰‘语已词’。”信阳楚简中有直接以隶书“已
  • ”作一简结束的符号,可证“语已”的说法就是指一句的停顿。
  • [78] 荀子著、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8页。
  • [79] 杨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2页。
  • [80] 洪迈:《容斋随笔》下册,第870页。
  • [81] 马建忠:《马氏文通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页。
  • [82] 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有精彩论述,可参看。
  • [83] 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问号、感叹号就具备这两种功能。
  • [84] 袁仁林:《虚字说》,第48页。
  • [85]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214页。
  • [86] 参见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有关章节。
  • [87] 吴楚材、吴调:《古文观止》卷八,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34页。
  • [88] 不少研究者论诸子散文,不乏“感情充沛”之类的评语,其实是误读了先秦语气词作用,把一般的语气当成了抒情。
  • [89] 也有人认为“不”作为语气词汉魏甚至更早就已经产生。
  • [90]《繁露·楚庄王篇》引作“其禹乎”,为疑问句;定简本作“其禹也”,为肯定句。
  • [91]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页。
  • [92] 许嘉璐主编:《传统语言学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 [93] 毛先舒:《声韵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2页。
  • [94] 顾炎武:《诗本音》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页。
  • [95] 王力:《诗经韵读 楚辞韵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 [96] 许瀚:《攀古小庐全集》,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66-72页。
  • [97] 钱钟书:《管锥编·老子王弼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03页。
  • [98] 子峰文教基金会编:《阮刻十三经注疏汇编·论语注疏》上,台北:弘毅出版社,第196页。
  • [99]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一,转引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01页。
  • [100] 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4页。
  • [101]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页。
  • [102] 程舜英编著:《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 [103] 何基:《何北山先生遗集》,丛书集成续编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36-37页。
  • [104] 转引自荣孟源《史料与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7页。

(原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月25日出版)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