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发源考略
在中国姓氏族谱文献中,无论老谱新牒,或简或详,几乎都会涉及到本姓发源地的考证、叙述。因为这是谱牒的重要内容,否则会使本氏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唐氏族谱亦然。但从诸家谱牒所叙内容看,唐氏发源地的确认,显得有些混乱。如有些族谱把尧的出生地或封地看成祁姓唐氏的发源地;把山西临汾、翼城或太原看是姬姓唐氏发源地。这是没有弄清发源地概念的缘故。发源地的本义是河水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的开始、发端,于姓氏而言,就是开始起姓的地方,也即姓氏始祖的诞生地。按此概念,前面所举两例,显然不是唐氏的发源地。如尧,尽管有过“唐尧”之称,并非指他姓唐名尧,这只是他的称呼之一,何况还有称他为“陶唐氏”、“皋陶氏”和“伊祁”姓的说法;唐叔虞,也并非是姓唐名叔虞,而是指称其为“唐地叔虞”,即被封于唐地的叔虞。因为古时山西中南部在改称“晋”之前,称为唐地,较通行的说法叔虞姓姬(至于西周初直溯至尧或以前是否存在姓?则是另一学术话题)。再则,尧也罢,叔虞也罢,他们各自的后代都有好几十上百个姓。可见,尧和叔虞尽管和唐姓存在血缘关系,是唐姓远祖,但他们不是唐姓始祖,他们的诞生地或封地也不是唐氏发源地,唐姓始祖和发源地另有其人其地。
从所检索的文献资料看,有关唐姓发源地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唐州方城(含鲁阳、泌阳)”说。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云:“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唐州方城是也。”江西霞山《世系谱·义问序》云:“唐氏出自唐侯封国,其支庶不敢祖诸侯,故以国为氏,唐州方城是也。”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范丐云:‘在周为唐杜氏,按鲁县汝城,鲁山县是’”。
二是“隋州唐城(含义阳、枣阳)”说。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四》云:“唐,姬姓侯爵,属楚之小国,地在义阳安昌县东南,今隋州唐城县。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晋师救郑,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曰:‘不穀不德而贪,以遇大敌,不穀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敢籍君灵也济楚师。’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以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乃攻晋师于邲。”清郑樵《通志·氏族略》云:“周之季世,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此晋之唐也。宣公十二年《传》曰:‘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为左拒。’其地在隋州唐城县,此楚之唐也。”《括地志》云:“上唐乡故城,在隋州枣阳县东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国地。”《世本》云:“唐,姬姓之国。义阳安昌县东南上唐乡。”王大良《姓氏探秘与取名艺术》云:“春秋时,在今湖北省隋州西北部一带,有一个以‘唐’为国名的姬姓诸侯国。后,这一唐国被楚灭亡,其遗民也有人以唐为姓。”孔璐《百家姓探源》云:“尧的后代燮父(姓伊祁),封于唐(今湖北隋县西北唐县镇),后为楚所灭。其后有的以唐为姓。”
上面两种说法,各表述了一个“唐州方城”唐国,一个“隋州义阳安昌(今称枣阳)”唐国。而持两唐国均存在的说法,除清郑樵《通志·氏族略》外,尚有上海图书馆藏《晋阳堂唐氏五修族谱》。其序云:“粤稽五帝三王,父子兄弟各异其姓。至列国,卿大夫有以祖之字为氏者,有以祖之官为氏者,有以祖之谥为氏者,有以祖之受封之邑为氏者。同而异之,异而又异之,蔓延辽阔不可纪,极要其初,原于一本也。我族肇自陶唐,《都邑考》:尧始封于陶(今山东兖州府定陶县),复封于唐(今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北有古唐城),故曰陶唐氏。及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封弟叔虞,号曰唐叔。乃迁唐公于杜(今长安杜城),降爵为伯。周之季,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祀,其地在今唐州(《方舆纪要》:南阳唐县,在唐为唐州,宋因之)。《传》曰:‘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封叔虞于唐,后子孙以唐为氏,此‘晋之唐’也。宣公十二年,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使潘党率游阙出四十乘从唐侯为左拒。其地在今随州县,此‘楚之唐’也(按《通志》:唐,姬姓。又《公子谱》一曰:成王封叔虞于唐,号曰‘唐叔’,其子燮父国家小微弱,遂属楚邑。据此当云其子燮父之后,别封于唐,近于楚,微弱,遂为楚邑)。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亦以唐为氏。”此序虽对“两唐”之源含混不清,但承认有两个唐国存在。
三是“东都河南说”。 范围与今洛阳同。据有关族谱记载:春秋末战国初的周安王二十六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被贬为庶人的静公俱酒携家人迁至东都河南(即今洛阳)的钟鼓楼前排楼下安居。后人不敢祖诸侯继姬姓,又念远祖唐叔虞或洛邑本属古唐国,遂改姬姓唐。
根据上述三种有关唐氏始祖发源地的说法,可看出较为明确、显著的是古“唐州方城”和“随州唐城”。前者所指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唐河、沁阳、方城、鲁山一带。周之季世,封刘累裔孙在鲁县(今鲁山)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因此地时属晋国,故谓 “晋之唐”。尧为祁姓,此亦即祁姓唐氏。后者所指范围包括今湖北省随州、枣阳一带的唐县。春秋时为楚之小国,被楚所灭,故史称“楚之唐”。《公子谱》云:“成王封叔虞于唐,号曰唐侯,其子燮父之后。春秋时,国小微弱,遂属为楚邑。”清郑樵云:“据此当云其子燮父之后,别封于唐,近于楚,微弱,遂为楚邑。或曰唐氏有二:尧之后为唐以封晋,此晋之唐也,伊祁姓;燮父之后,封于唐,为楚所併,此楚之唐也”。 “楚之唐”据史书云为姬姓唐氏。考《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侯》篇,其所叙唐狡事迹,发生在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6年),距春秋与战国之交的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静公俱酒被废年代有二百二十年,故不可能是静公俱酒之后的姬姓,倒有可能是叔虞之子燮父的庶子被封唐侯,从晋迁楚。对燮父其人,也有资料如孔璐《百家姓探源》称他为“尧之后”、“伊祁姓”。此说甚孤,史传只有“丹朱”、“刘累(御龙氏)”、“豕韦氏”为尧后之说,很难确认尧的后人有“燮父”之说。再则,此说也与“楚之唐为姬姓”相悖。另据史载,上古时期,有一个先属楚后为越的诸侯国也是姬姓,此姬姓国距离湖北北面的“楚之唐”相距较远,故非一码事,也许是曾经“断发文身”的太伯、虞仲之后,与 “楚之唐”之姬姓无涉。
古“河南东都”, 范围与今洛阳同。春秋末战国初的周安王二十六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被贬为庶人的静公俱酒携家人迁至东都河南(即今洛阳)的钟鼓楼前排楼下安居。后人不敢祖诸侯继姬姓,又念远祖唐叔虞或洛邑本属古唐国,遂改姓姬为姓唐。此说目前只见于谱载,尚缺其他史料佐证。
古人得姓各有其因,以国为氏、以郡为氏、以邑为氏、以官为氏、或以祖姓、祖名、祖字为氏等等,不一而足。据清郑樵《通志略·氏族第一》介绍,以国为氏者,首推唐姓。西周至春秋期间,曾有两个被封“唐侯”的诸侯小国,一个在河南西南部的“唐州方城”,即今唐河、方城、泌阳、鲁山等地,因时属晋地,史称“晋之唐”;另一个是在湖北东北部的“隋州义阳(枣阳)”,即今随州、随县、枣阳等地,因时属楚地,史称“楚之唐”。此两唐国,虽先后被强国吞并,但其所遗国民有因此而姓唐氏。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唐氏人物,一是《左传》所载的唐狡,一是《国语》和《战国策》所载的唐雎。唐狡时为楚使,应属楚唐之人;包括战国后期的楚国大诗人唐勒,都应属此唐。唐雎时任魏使,魏本属晋,理应为晋唐之人。这里需指出的是,作为以国为氏的唐姓,其发源属性,决定了始祖不可能是某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即两唐国中数以万计的国民。
综上所述,封国于西周至春秋时期,远祖为尧(祁姓)的刘累裔孙“晋之唐”和远祖为稷(姬姓)的燮父之后“楚之唐”之说,史谱互证,可确定为汉族唐氏最早发源地。换言之,晋之唐国与楚之唐国,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唐氏之源,两国子民为汉族唐氏最早始祖。战国初期发源于洛阳的唐氏之说,因暂缺史料支持,难以做确定性结论;倘该说成立,因是晋国静公之后,故其血缘与燮父之后相同,也是唐氏始祖之一,但起姓晚于晋之唐和楚之唐。无论尧之后或稷之后,溯其远祖,皆可聚焦于传说中的帝喾,帝喾乃为唐氏及其他有关姓氏遥远的血缘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