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由暨南大学中文系主办、文学院协办的”世纪之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于今年7月9日至11日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20多位,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饶芃子、刘扬忠、陶文鹏、刘文忠、钟振振、张宏生、巩本栋、王步高、萧瑞峰、徐培均、邓乔彬、王兆鹏、邱世友、吴承学、康保成、魏中林、李文初、艾治平、洪柏昭、赵晓岚等学者。

  会议代表就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现在的学术界为什么出现不了象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大师级的人物?这是代表们讨论较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对此,大家基本形成共识,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科划分逾趋细密,后人难以超越国学大师们的学术成就,也属正常现象。目前学术界虽然出现不了全能型的大师级的学者,但在局部的研究方向上,也可能会突破前人的成就。代表们还指出,学术研究要强调多元性。写学术文章,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治学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新方法、新思维;既允许理论研究的存在,也不排斥实证研究。将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引入到古代文化研究之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但不能脱离文学研究的主旨与基础;学术研究注重自由与开放的氛围,不应人为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由此束缚治学者的学术个性;古代文学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必须在文献上下功夫,要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通过对文本的精读和细读发现问题。针对目前学术界鱼龙混杂、”垃圾”文章、重复劳动过多的现象,代表们对学术规范给予较多的关注;新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如何拓展?有些代表从比较文学和接受史研究的角度作出回应,希望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研究的空间;研究古代文学,还应当利用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外,代表们还就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雅俗共赏、学术著作的出版等问题作了有益的交流探讨。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