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郭店楚简 弘扬人文精神——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论文集汇集了于1999年秋天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举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80 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这部装帧精美、分量厚实、信息丰富,多达一百一十五万多字的论文集,阐幽表微、精彩纷呈,总结了此前各类相关研究的成果,展现了目前全世界郭店楚简研究的现状、水平和规模,把郭店楚简的研究历史性地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部论文集的第一大特点,是论文作者阵容庞大,理论水平高,全面体现了世界各地简帛研究的实力。它不仅刊出了任继愈、饶宗颐、萧疌父、李学勤、庞朴、杜维明、裘锡圭、张正明、Sarah Allan等众多当今学界巨擘的大作,而且也全面推出了一大批来自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中青年专家的力作。这些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国学的研究,在中国简帛学的研究上尤其具有深厚的功底。如果说当代中国简帛学是中国国学研究新的突破口,那么,本论文集中的这一批作者,则是中国简帛学研究的先锋与骁将。
这部论文集的第二大特点,是内容丰富、厚实,信息量极大。例如,萧疌父先生的《郭店楚简的价值和意义》回顾了中国历代出土文献对中国学术的推动作用,并进而指出,郭店楚简是“中国的死海遗书”,“势必对中华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影响”。饶宗颐先生的《从郭店楚简谈古代乐教》、《诗言志再辨》微言大意,立足于思辨,在文献的比较、古字的考证之中,挖掘出了出人意表的思想。杜维明先生的《郭店楚简的人文精神》则胸怀世界文化的交融,指出“郭店楚简的意蕴在于人文精神,这才是它的不朽价值”。总之,论文集的各位作者,高瞻远瞩、提纲挈领,对郭店楚简的研究,乃至整个中国简帛学的建设与发展,都极富指导意义。特别有一些个案研究论文,例如李学勤先生的《郭店楚简<六德>的文献学意义》、庞朴先生的《天人三式》、《郢燕书说》深入考证郭店楚简的字形字意,探赜索隐,或深究某一篇章的文献学意义,或构建儒家学说的理论范式,或阐发中国哲学的内在意蕴。裘锡圭先生则专门就郭店楚简《老子》中的一个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扎实、客观,平稳、超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部论文集的研究文章往往都是在回顾与总结某一课题的历程之后,利用过去研究的成果,超越已有的研究水平,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在新的学术基础之上,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论证出新的结论。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考证非常精细,周凤五先生的《郭店楚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论证尤其详实,廖名春先生的《郭店楚简<书>论<书>考》则显示了深厚的古文献学功底。本论文集还附录有《郭店楚墓竹简研究文献目录》,为我们了解当今郭店简研究的现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部论文集的第三大特点,是论文质量高,极富学术价值。这80多篇论文已经涉及到了郭店楚简研究所应该涉及的各个领域,关于郭店楚简形制分类的研究、字句篇章的释义、文本的比较校勘、学派的归属、思想内涵的清理、墓葬时代和墓主身份的探讨以及郭店楚简历史文化意义的挖掘都达到了目前郭店楚简研究阶段性的最高水平。第一,以新发现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本依据,突破了以往儒、道、墨互不往来的局限,加强了先秦诸子百家彼此渗透、彼此依持的文化认同意识,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鸟瞰和把握中国文化思想史。第二,这部论文集以郭店楚简的研究带动和促进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以局部牵动整体,在细微处彰明精神,是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到饶宗颐“三重证据法”,从顾颉刚“古史辨派”到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的标志性成果。第三,在扎实、朴拙的基础上,凸显了中外学人、台湾海峡两岸学人的交流互动,于是,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就构成了这部论文集最为显明的特征。
当然,任继愈先生的题签,饶宗颐、萧疌父先生的诗文墨宝,更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有道是:“神明呵护墓门开,楚简缤纷出土来。学脉探源儒道合,人文成化古今谐。不传而禅公心美,道始于情六德恢。嘉会珞珈瞩新纪,东方旭日扫霾。”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