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四)
四、全国其它著名道观
1、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东北隅隐山上,据说为老子的诞生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除鹿邑太清宫外,清代以前以“太清宫”为名的还有5个宫观:一是西京太清宫,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四月易名为雍州太清,五月废,此后成为历史的陈迹;二是洛阳上清宫,唐哀宗时一度改为太清宫;三是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后改为太清宫;四是沈阳太清宫,乾隆年间由太清丛林改名而来;五是台北板桥太清宫,始建于清代。除此之外,清代以后自封的太清宫均未得到公认。这些太清宫中,只有真源太清宫,也即是后来的鹿邑太清宫被视为老子出生地,其余太清宫仅是纪念老子的历史古迹。鹿邑太清宫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后改为老子祠。在唐代时,被奉为皇家祖庙。现属于全真道道观。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邑太清宫
据史志记载,太清宫至迟在东汉恒帝时已创建。汉桓帝延熹八年(165),桓帝刘志先后派中常侍左悺和大臣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当时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李渊为抬高自己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代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其建筑风格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到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二里,太清宫建筑群正式形成前宫、后宫两个体制。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午门耸立,御道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将太极殿环抱其中。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至今仍立于太清宫前宫神道东侧。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座。至此,汉代的老子庙易名为太清宫。现今鹿邑太清宫出土的大量碑刻证实,自唐代以来,“太清”之名一直沿用不变。
鹿邑上清宫唐玄宗手书道德经碑
宋真宗时“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碑”
(文革中均被砸断,现拼接而成)
安史之乱后,唐宪宗和穆宗朝任命唐宗室、陇西夫人的祖父和父亲先后担任真源县令。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八月,任命唐宗室、陇西人士、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任太清宫第一任宫使。这一由唐宗室担任老子出生地县令和宫使的安排绝非历史巧合,应系唐王朝有意为之。尽管如此,唐王朝仍未能看护好自己的家庙,太清宫最终依然毁于兵事和水患。唐末黄巢起义,太清宫毁于兵事。五代时期,后梁太祖朱温因而于开平元年(907)把太清宫降为太清观;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元年(923),诏天下官名府号及寺观门额,曾经改易者,并复旧名,太清观复名太清宫。
宋代又多次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的母亲系李氏,因而对太清宫特别厚爱,在位期间还以国家大典来鹿邑朝拜老子,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金、元两代王朝对太清宫下令严加保护,把太清宫周边四十里一切资产划归太清宫所有。元惠宗元统年间(1333——1334),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元末水灾不断,韩林儿又拆太清宫之材东运亳州,在通真观建明王宫,致使太清宫大部分建筑被毁。
明王朝建立后,家乡观念非常强的朱元璋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升自己的老家凤阳为凤阳府,隶属中书省。把元代亳州所领的谯县、鹿邑、城父三县一分为二,其中谯县及其南部的城父划归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府颍州,鹿邑因距凤阳府颍州较远仍由归德州管辖。这样“亳州”和“太清宫”人为的割开,使“太清宫”失去“亳州”之名,“亳州”失去“太清宫”之实。在朱元璋“扬正一抑全真”和严禁私建寺观的宗教政策影响下,元代一直为全真教执掌、元末被刘福通起义拆毁的鹿邑太清宫始终未得以复建,但亳州的天静宫却保存完好。于是,天静宫就由北宋时自称的“李母感星之所”升格为“老子出生地”,《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也予以官方确认。以致造成今日老子出生地之争。
直至清康熙十七年(1678),方由道圣等人募资重修,七年始成,据“重修太极殿碑”记载:老子及群仙塑像,焕然一新,但与唐宋相比,“仅存升一于斗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文革”期间,太清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玄宗手书道德经御碑和宋真宗年间“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均被砸断,道众被迫离开庙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重建。
鹿邑由于是老子故里,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唐宋以来,鹿邑道教非常盛行,据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有道观三百余座。其中道教人物层出不穷:唐之魏微在此修道多年,宋之陈传、元之张三丰、明之王培献等,均在此修道或隐居,特别是全真道七祖之一的邱处机祖师的得力弟子张真人(号谷神子)曾主持太清宫二十余年。历史上一些名人如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胡耀邦、张爱萍、杨得志、朱镕基、温家宝、李长春也先后到此游览。
现存的太清宫前宫有“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八块(其中唐碑一块,宋二块,金碑一块,元碑三块,清碑一块),九龙井一眼,望月井一眼。后宫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块。经鉴定,太极殿内直径约一米的磉石是唐代的,殿门两侧正殿五楹下的磉石有宋代的、有元代的、有清代的,太极殿上的斗拱是宋代的。
1997年,考古专家在太清宫发掘出一处含龙山文化遗址、西周墓葬、东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马坑、唐宋建筑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筑的大型文物古迹群。该遗址时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证明历代祭祀老子是在太清宫,祭祀李母则在后宫,同历代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这次考古挖掘,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太极殿
太极殿是太清宫古建筑群留下的最为重要的建筑。汉恒帝时为祭祀老子之处。唐时的太清宫前宫内“太极殿”位于中央。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等。殿前有八卦炼丹铜炉一座,有铁柱一根,为老子任柱下史之标志。殿东有“九龙井”。院内有千余棵参天古松,相传为老子所亲植。院内碑刻成林,松罩烟笼,蔚为壮观,盛极一时。但在唐末毁于黄巢之乱。
现存太极殿是清代建筑,它坐落于边长18.7米的正方形平台之上,台高0.55米,南正面有三级石阶通于台上。太极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结构,黄色琉璃瓦顶。琉璃大脊,南龙北凤,正脊之中置兽驼葫芦宝瓶,两端饰龙头形大吻,上插剑把。垂脊饰仙人,小兽。檐角飞翘,斗拱层叠,象鼻形昂嘴。五架梁,有檐柱,格式门窗,梁枋上清朝时彩绘依稀可辨,梁柱为明造,无顶棚,整个构造富丽堂皇,气势非凡。太极殿门两旁的楹联是:“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出自曾于宋英宗至平四年(1067)任亳州太守(时亳州辖今鹿邑)的欧阳修所作的《太清宫烧香》中的诗句。
太极殿门阔五间,南墙有六根柱子支撑,每根柱下都有柱下石,而这六块柱下石均为覆盆式。这六块柱下石虽然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上面雕刻虽多为饰物龙,但雕刻手段笔法不一。经河南考古专家张家泰研究与比对,认定这六块柱下石分别是唐、宋、明、清四朝旧物。为太极殿每次修缮时用一块新柱下石作为修缮的标志。
太极殿内正中为巨大的老子坐像,坐像前立着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等四位帝王,因为太清宫是李氏唐朝的祖庭。殿后还有口水井,叫“九龙井”,为老子炼丹井。老子铜像本是铜铸,文革中铜像被当作“四旧”拉走熔化,炼丹井也被填平。现在殿内的老子像为汉白玉雕制,高4米。像上和大殿四根柱子上敷的金粉、像上披的道袍,像前的大供案和四张小供案皆是台湾同胞所赠。供案是用阿里山的稀世香木,由台湾省手艺高超的匠人花费半年时间手工制成。当时台湾和祖国大陆没有直航,香案先是从台湾空运到香港,再由香港空运到郑州,再运到老子生地太清宫,颇费周章。
现在的太极殿是一九八一年政府拨款三万元修复的。“九龙井”亦已重新疏浚。现存铁柱一根,古柏三株。文革中被打断的唐玄宗手书《道德经碑》、《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和《先天太后之赞碑》残碑又重新拼凑,竖立起来。
一九八一年政府拨款三万元修复的太极殿
太极殿内汉白玉老子像
老君台
老君台位于城东北角,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始名“升仙台”、“拜仙台”,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更名为“老君台”。台高13米,台上面积706平方米,全台以古式大砖堆砌,由二十四个平面围成圆柱形,底面略大,台上环筑70厘米高的围墙,形与城墙相似,台上有正殿三间,东要配殿各一间,正殿为古硬山式出厦建筑,内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栩栩如生。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短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山门内东侧有铁柱一根,高七尺,径七寸,突兀而立,象征老子曾任柱下吏。山门下有青石台阶三十二层,加上正殿下一层,恰为三十三层,以符老子飞升三十三天之说,“文革”期间铜像、铁柱被投炉溶化,大殿上的古色古香装饰被毁,围墙、台阶,也未幸免。
原来老君台建筑群,非常宏伟,面积占鹿邑县城将近四分之一,台前五百米处有陈传庵,庙宇数十间,有陈传亲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及福寿二字碑刻。老君台前东西两侧有‘天齐庙”、“三官台”、子问礼处”、“赛叔隐居处”、“老子故里”等古碑。庙门南边,靠东西大街,有一座砖碑坊,高十余米,四柱三门,正门上方镌有“众妙之门”四字。门两侧砖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
相传为老子白日飞升之处的老君台
2、终南山楼观台
终南山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因老子在此为尹喜讲述《道德经》而名标青史,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称:“楼观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认为是道教最早的宫观。楼观台为全真道十方丛林,道众历来重清修,且有自耕自食、行医施药的良好传统道风。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观台所在的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楼观台一带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所在的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楼观台老子像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终南山中的楼观台
据《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载,“楼观”起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康王时代。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称故宅为草楼观。一日见紫气东来,预感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尹喜便守侯函谷关。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秦,尹喜便迎请老子于草楼观,老子在楼观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草楼观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故又称说经台。这便留下了楼观台这一名称。据《周至县志》记载:秦“始皇帝嬴政建陵庙于尹喜结楼地之南,并躬行祭祀。”西汉时,“汉武帝刘彻至楼观谒祀老子,建望仙宫于楼观台观北,并增置道员。敕令扩修庙宇,修筑殿坛”;“战国秦汉间楼观多住隐士和方士,西汉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道士日众,庙户不绝,故史称楼观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
魏时“楼观台”已正式见诸记载,《楼观台志》谓:“魏元帝咸熙初(264),道士梁谌事郑法师于楼观”;“晋魏周隋以来,诸帝或銮舆躬谒,或诏敕缮修,给户洒扫,赐田养道”:西晋元康二年(292),惠帝司马衷至楼观拜谒老子,下诏修葺楼观庙宇。“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复修,莳木十万余株,连亘七里,迁民三百余户于楼观;南北朝时,魏道武帝致香烛于楼观道士尹通,供其建斋行道,自此四方请谒者不绝。孝文帝太和中,道士王道义自姑射山携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兴修庙宇;北周武帝问道于严达法师,顿悟,在楼观田谷建通道观。又举荐严达诸10人居观讲道。隋开皇年初,文帝杨坚至楼观祭祀老子。“开皇年间(581~600),又大肆修葺”“刻真草隶篆《道德经》碑置诸庙中。”
唐初,唐高祖李渊为提高李氏皇族地位,追封李耳(老子)为远祖,修葺楼观,赐地十余顷,武德三年(620),高祖李渊至楼观礼谒老子,诏建宗圣观,并改“楼观”为“宗圣”。赐白米2000石,帛1000匹以供修补扩建之用;七年(624),宗圣观建成,高祖两次至楼观,有赏赐”;“九年二月,扩建楼观,高祖李渊3次至楼观,诏立《大唐宗圣观记》碑。”并大加营建。扩建历时7载,楼观规模空前:巨殿崇观相属,亭台楼阁连,更秉终南知峰叠翠,清泉溪萦红色,青松挺拔,竹林茂密,景色幽美,享有“仙都”、“洞天之冠”之称。当时的宗圣观建筑群,相当于今老子说经台等建筑十余倍。自此道教活动中心,从说经台移至宗圣观。”
元代改宗圣观为“宗圣宫”沿用至今。明清以后,宗圣宫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逐渐萧条。楼观台道教活动中心又转移至说经台。
新中国成立后,对楼观台进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说经台为中心的建筑群。经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以及藏经楼等。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楼观台在“文革”中曾遭破坏,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徒被遣散。1980年开始修复,时任楼观台道长的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现已恢复旧貌。2005年,任法融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由秦到明清,这里历代高道辈出。相传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北五祖中的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等著名道士均曾于此修道布教。传说道教神话中的八仙中的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等人,也曾在此修道,名传千古。就连唐朝的开国功臣魏征、李绩和著名道士袁天罡、李淳风等,也都是出自当时的“楼观道派”,故此楼观台又有“仙都”之称。魏晋南北朝时,这里高道云集,形成著名之“楼观道”,颇倡“老子化胡”之说。后世道教之混元派、尹喜派均源于此。
道教胜迹楼观台
说经台
传说中老子为尹喜说《道德经》之处,位居终南山北麓峰顶。现今保存的主体建筑为明清古建筑,经修葺和重建,占地面积9432平方米。有正殿、偏殿、碑厅、厢房、回廊等古建筑146间,为楼观台道教中心建筑群。主要殿堂有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灵官殿、太白殿、四圣殿、藏经楼等。进出门即是老子祠,老子在大殿中央正襟危坐,目光深邃。台上有一副石刻对联,各有七个极为冷僻的字,取自高寿羽梅花古篆《道德经》两通碑侧。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据称为老君十四字养生诀。但写的存心让人认不得,也是在故弄玄虚。
老子“说经台”
老子祠内存心让人不识的对联
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
台的东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为椭圆形,冢方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毕沅书“老子墓”碑石。说经台北二里处为宗圣宫遗址。遗址内有九株古柏,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人们被之为“三鹰柏”。
宗圣宫遗址“三鹰柏”
老子炼丹炉
老子炼丹炉在海拔八百多米的炼丹峰上。今炼丹炉是明代所建,为砖砌长方形石室,室顶呈八棱形,象征着八卦。坐北向南,南边有砖拱券门,炉内原有老君石像,今已不复存在。传说老子当年就在此炼丹修道,由说经台登炼丹峰路旁有丹井,旁有晒丹石,老君炼丹在此取水、晒丹。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
化女泉
由说经台西行1公里,有二眼古泉。直径60厘米,深2米,四季不竭,清澈甘洌,爽人沁脾,当地人视此泉为神泉,常来汲水治病。泉边道院始建于元太宗丙申年(1236),今尚存清建老子享殿三楹。
相传,太上老君疑弟子徐甲俗念未了,道心不纯,在此拔吉祥草化美女以试,徐甲果然动情。老君见状,怒捣仙杖训诫。仙杖点出,有泉涌出。
3、北京大高玄殿
位于北京故宫西北角,北京西城区三座门大街23号,北海公园之东,景山之西,是是中国唯一的明、清两朝皇家道观。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专门供道士皇帝嘉靖皇帝做醮供的地方。因大高玄殿临街大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此地又俗称“三座门”。
从紫禁城的西北角看大高玄殿:清澈的护城河,大高玄殿的三座牌楼和两座造型玲珑的习礼亭,远处是景山的五峰五亭,万春亭巍峨屹立于顶峰,这可谓是老北京最优美的景致之一。可惜1950年大高玄殿牌楼和习礼亭因建筑马路而相继拆除。
俗称“三座门”的北京大高玄殿三座牌楼
“三座门”清代老照片
大高玄殿为明清规格最高的皇家道教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专门为嘉靖皇帝做醮供的地方。位于故宫外西北方,景山的西边。修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毁于火,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由工匠郭文英主持修建,使用的木料采自四川、贵州、湖广等地。大高玄殿东西宽57米,南北长264米,占地面积大约1.5万平方米。据史书记载,神殿建成之后,百官斋戒、行香、禁刑屠十日。大高玄殿作为“每岁大旱,则建醮祈雨,遣官礼拜”之所,平民不得出入。大高玄殿最后面的“乾元阁”上圆下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是在天坛的皇穹宇的建筑式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而成,形制独特。
清朝时期,大高玄殿经过维修继续被用做皇家道观,清朝皇帝每逢初一日、十五日照例要到大高玄殿拈香行礼。特别是逢大旱或大涝,皇帝均要在此进行祭天祈雨等活动。康熙年间因避讳改名大高元殿,后又更名大高殿。清宫档案记载,大高玄殿先后在雍正八年(1730)、乾隆十一年(1746)、嘉庆二十三年(1818)进行大规模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宫档案记载,法军占领大高玄殿十个多月,大高玄殿的建筑和陈设文物遭严重破坏及掠夺,大批雕像、法器、经卷被法军抢走。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准备回北京,清廷急令吏部尚书张百熙修复北京的道路,内务府大臣世续等人趁机提出,大高玄殿是皇家道观,应当修复,可交与张百熙和京城道路工程一并修复。此提议获得允准,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令张百熙等主持修复大高玄殿。预计两个月内完成修复,但因经费困难,直到光绪二十九年一月(1903)才草率竣工。过了几年,大高玄殿建筑便险情频发,部分殿宇发生漏雨潮湿,而清廷当时已经无力维修。1924年,清朝逊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大高玄殿和太庙、景山均被移交给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1925年,又交由新成立的故宫博物院管理。此后,故宫博物院对大高玄殿的瓦顶进行拔草,补渗查漏,油饰殿门,维修围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大高玄殿被日军占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军队接管。随后,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的管理权。
新中国成立后,大高玄殿被军事单位占用,并划为军事禁区(称为“三座门”)。1998年和2000年,全国政协两次通过提案,呼吁将大高玄殿归还给故宫博物院。2000年11月,中国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人发布《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随后,季羡林、侯仁之、罗哲文等德高望重的学者又联名发表呼吁书,希望大高玄殿尽快实现腾退。2005年夏天,大高玄殿成为首批被北京市文物局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的文保单位之一。当时,由于年久失修,大高玄殿内的各处建筑大多损坏严重,彩绘严重脱落,大高玄殿正殿前月台汉白玉石栏多有风化腐蚀倾坍现象,九天应元雷坛前被接建红砖简陋房屋多间,院内搭建多座办公建筑,火灾隐患严重。2010年6月11日,其占用单位与故宫签订《移交协议书》。2010年7月8日,北京市政协委员视察了这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要求尽快腾退,修缮后向公众开放。2011年6月,经过协商,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对大高玄殿的产权,随即对大殿进行抢修加固和测绘工作,并准备开始大修。2012年4月,修缮工程竣工。2013年5月,大高玄殿已正式归还故宫,并计划于2015年免费开放。
民国年间的大高玄殿全貌
今日整修后的大高玄殿外貌
大高玄殿面积约1.3万平方米,成南北向长方形,总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自垣墙所开辟的3座门,护以石栏。内有大高玄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庑殿。最后是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入琉璃随墙门,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三间单檐歇山顶,左右各有偏门一座。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基座。汉白玉石栏杆亦基本无存,丹陛虽略有破坏,但图案仍然可见。大高玄门后两旁有钟鼓楼,各高两层,单檐歇山顶。进入大门后,仍然是三座门(俗称二门),二门和正门很相似。二门大高玄殿门,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调大脊,两边各辟角门。门内左右为钟鼓楼,为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钟鼓楼后即是大高玄殿主体建筑大高玄殿。
正门内的两座习礼亭,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坼除
最后一进建筑为乾元阁,上层为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牌楼汉白玉底座精美的雕饰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正殿名。面阔七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五间。康熙年间为避“玄烨”讳,将大高玄殿改名大高殿。民国后现改旧称。
大高玄殿彩绘全为金龙和玺彩绘、前檐明、次间各装四扇四抹隔扇门,两稍间为槛窗,均为三交六碗菱花格。大高玄殿座为青白石须弥座台基,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殿前为月台,正面踏跺三出,中有云龙丹陛,大高玄殿内供奉有三清像。大高玄殿汉白玉石栏杆多有破损,云龙丹陛保存完好,殿内供奉的三清像已无。
大高玄殿门前原有东西习礼亭及牌楼三座。三座牌坊呈品字形排列,均为木制,是四柱三间的形制,人俗称大高殿牌坊。三座牌坊正中都有匾额,为汉白玉石料,南牌坊北面所书为“大德日生”四字,南面所书为“乾元资始”四字。东牌坊西面为“太极仙林”四字,东面为“先天明镜”四字。中间印章为“乾隆御笔”。西牌坊东面为“弘佑天民”四字,西面为“孔绥皇祚”四字。匾上并无上下款,但匾中央有一颗钤印。陈宗蕃所著《燕都丛考》专有记载:“其题额,相传严嵩所书。牌坊中央安装了原来的牌匾,是整块汉白玉石刻制,石宽2.29米,高0.81米,厚10多厘米,重约1吨。牌坊拆除后,牌匾曾被用于日坛公园的一个石桌面,几十年来竟完好无损,也很稀罕了。”习礼亭也叫音乐亭。东名“阳真阁”,西名“阴灵轩”。构造独特,为五花阁式,三重檐,歇山十字脊,结构类似故宫角楼,但更为精美。有“九梁十八柱”之说。1950年代,为拓宽马路需要,习礼亭及牌楼被拆除。2004年,南牌楼得到重建。
民国年间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后为九天应元雷坛,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黄剪边,绘旋子彩绘。坛前有月台,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殿内原供奉有真武大帝,两旁配殿各九间,绿琉璃瓦歇山顶。九天应元雷坛现状和大高玄殿比,略差些,彩绘和汉白玉石栏杆残缺的也较多些。
九天应元雷坛后为大高玄殿最后一组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乾元阁原供玉皇大帝,是清帝祈雨之所。
乾元阁:清帝祈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