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改写了上古史
周文王的遗言到底交代了什么?周武王的乐诗写得怎么样?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记载着什么?“清华简”的第一册整理报告将在今年年底出炉,届时这些千古谜团将云开雾散。
正如王国维所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2008年7月,一位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昨天,参与“清华简”研究工作的刘国忠老师告诉记者,从清洗保护“清华简”开始,就不断有惊人发现,随着报告的出版,竹简的图版和释文,将供学者研究,随之被改变的,将会是上古史。
■首份报告
拟定九个篇目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近日披露,从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清华简”的首册整理报告或可提前至年内出版。
记者采访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刘国忠,他肯定地告诉记者,随着释读整理工作的进行,首册整理报告的9个篇目也已经基本确定,依次为:《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
李学勤说,“这次所拟篇目,依据3个标准——在整理方面较成熟、完整;能够对今本有重大订正;具备重要学术价值。”
刘国忠介绍说,这9篇文章中,《尹诰》、《金縢》出自《尚书》,有传世本;《保训》、《耆夜》的体裁与《尚书》相似,可能是已经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篇目;《程寤》、《皇门》、《祭公》为《逸周书》中的篇目;《楚居》较为特殊,详细记载了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
为确保这9篇文章的拼接是最成熟的、次序是最可靠的,2009年春节后,李学勤和他的团队“像小孩子玩拼图一样”,在2388枚毫无顺序可言的竹简中找了好几遍。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学者敢断定自己的编排一定是对的,毕竟“这是个长期研究的过程,光整理可能就要十几年”。
■《保训》
周文王是忠君之臣吗?
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是《保训》。
这篇简书完全是《尚书》那种体裁,开头就说“惟王五十年”。先秦时期在位五十多年的王很少,刚好是五十年的只有周文王。因此,专家们看到这第一支简,便猜测是指文王。后来找出后面的简文有“[王]若曰:发(武王名)”,提到了周武王的名字,设想就证实了。
《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部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这些简长度都是28.5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所以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连缀成篇。
“内容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刘国忠说,“在这篇周文王的遗训中,周文王对儿子武王讲了两件上古的历史传说”,用以要求太子遵行一个思想观念——“中”。
第一件史事是关于舜的,讲的是舜怎样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面考虑,将事情做好。
第二件史事是关于上甲微的。上甲微是商汤的六世祖,文王讲的是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的故事:商人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将王亥杀害,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微由此把“中”传贻子孙,于是汤得天下。
“中”的观念是《保训》篇反复强调的,第二个故事更是别有深意。刘国忠认为,《保训》提供了周文王生前称王的证据,并怀疑“周文王已经着手灭商了”。
如果真是这样,则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周文王的忠臣形象。起码,《封神演义》中“文王托孤”,临死还不忘灌输“忠君思想”那一幕,是绝对不会有的。
■《尹诰》
了断伪《古文尚书》公案
释读“清华简”的这一年多,李学勤先生常常感叹“我怎么就那么幸运”, 竟然看到了真正原本的古文《尚书》。“清华简”最为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终于现世。竹简中的有些篇目虽然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篇题也有不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
据刘国忠介绍,《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尚书》是夏商周重要历史文献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据传有一百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书》大部分佚失,西汉初年,有学者费了很大的努力,整理出了28篇《尚书》,由于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到汉景帝末年,人们在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写成的《尚书》多篇,称为古文《尚书》,可惜后来在社会动乱中再度失传。东晋时期新出现的《古文尚书》,后被证明为伪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尹诰》,事关商朝重臣伊尹,曾经在《礼记》中被引用过。传世的伪古文《尚书》收有该篇,又名《咸有一德》。根据“清华简”《尹诰》的内容,可判断它就是《礼记》所引用的原本,而伪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文则可判定为伪作。
近年来,还有不少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以确证现存的古文《尚书》确是伪作。
■《楚居》
楚国都城有迹可循
《保训》和《尹诰》仅仅是大发现的一个开始。李学勤相信,《楚居》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楚居》具备无法估量的史料价值,必将引起更多崭新的开拓性学术课题!”李学勤先生介绍,“清华简”中《楚居》篇详细记载了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
《楚居》简的长度将近半米,在“清华简”中是较特殊的一篇,所述内容与楚国历史密切相关。李学勤分析,战国时期《世本》一书,记载了从黄帝以来到春秋时诸侯列国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内容,可惜早已流散。此次“清华简”中《楚居》篇,体裁与《世本》“居”篇有类似之处,因此整理小组把它暂定名为《楚居》。
在刘国忠看来,这一发现可谓“惊人”——“《楚居》中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历代楚王的定都情况,为历史地理研究及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必将推动楚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耆夜》
《史记》错了 《诗经》误读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
任仁兄弟,庶民和同。
方壮方武,穆穆克邦,
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这段周武王所作的乐诗被写在“清华简”上,反映了周武王灭掉黎国后的欣喜心情。
自西汉以来,儒生们都认为灭掉黎国的是周文王,《尚书》中有《西伯勘黎》篇,《史记·周本纪》也是这么写的。
到了宋代,有人质疑,这不是文王时候的事儿,因为当时商纣王还是天子,周人如果伐灭王国境内的黎国,算是公然地向天子挑衅,这就与周文王的至德形象有冲突。
如今,“清华简”上的这首乐诗已经明确,灭掉黎国的是周武王。根据竹简记载,周武王八年,武王征伐黎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席间,武王和周公留下了两首乐诗。
李学勤还发现,周公所作的《蟋蟀》一诗可以与《诗经》中的《蟋蟀》一诗对读。
现代人解读《蟋蟀》这首诗,大多是说,《蟋蟀》是西周晚期的民歌,用来讽刺晋僖公。大意是政府劳役过重,劳苦大众借诗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现在看来,这种解读未必可靠。根据“清华简”中的记载,周公在“饮至”典礼上喝酒时,听到了蟋蟀的叫声,于是作了《蟋蟀》一诗,表达的是打仗胜利后,对将士的慰问之情,大意是“一年快过去,你们很累了。不过不要太喜乐,因为还要准备更多的事情”。
在李学勤看来,这短短的14支竹简中,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上的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经已全部亡佚,这两首“乐”的发现可谓柳暗花明。
■《程寤》
重新认识《逸周书》
《程寤》的大意为周文王妻子太姒梦见商朝朝廷中长满荆棘,而周武王取周人之树种于商廷,预示周朝将要替代商朝。《程寤》是《逸周书》中的篇目,在宋朝以后即已失传,这次是重新面世。
《逸周书》相传是孔子编《尚书》时所没有收进去的一些文献,先秦时期的学者也把其中的许多篇章等同于《尚书》。由于该书千百年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整理,造成了许多的文字错误,影响了学者们对它的利用。直到20世纪以后,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学者们将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与《逸周书》许多篇章对读,才证明了它的重要性。
在这批“清华简”中,《程寤》、《皇门》、《祭公》都相当完整,可以对传世本中的许多地方起到订正和补充的作用,将会对《逸周书》的研究有重大推动。
■史书
或将填补历史空白
据介绍,除这次整理的《尚书》外,“清华简”中还有一本编年体史书,共一百多支简,内容极为丰富。
这本史书体裁和已见的一些文句,很像“汲冢书”中的《竹书纪年》。所记史实上起西周之初,下至战国前期。
“其中的很多历史事件,也许连司马迁也未必了解,也有一些历史真相有可能司马迁讲错了。”刘国忠说,虽然只是初读,但该史书与《春秋》、《史记》等对比,仍有不少新的内涵,特别是一些史料能够填补春秋早期和战国早期的许多空白,“其价值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由于第一册整理报告出版时间紧张,这部编年体史书目前还来不及整理,只好留待以后了。但是我们会尽快将它整理公布。”刘国忠说。
除此以外,公众可以期待的内容还包括: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近于《国语》的史书等。
■“清华简”
堪比“孔子壁中书”、“汲冢书”
“读起来实在太激动,每天读得多了,心脏会受不了。”说起这批竹简的意义,李学勤往往会与王国维先生所言 “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孔子壁中书”和“汲冢书”作对比。
王国维讲的这两项“最大发现”都是战国时期的竹简书籍,都在学术史上造成了重大影响,可惜均已散失多年。
“今天,有幸在‘清华简’中看到了真正原本的古文《尚书》和近似《纪年》的史籍,给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带来了新的希望,有关《尚书》、《纪年》中悬疑不决的问题,很可能由新发现而解决。”
为此,清华大学将分批次出版整理报告,提供材料供大家讨论。“整理它可能需要十几年,研究它就是千秋大业了。” 李学勤说。
链接
竹简入藏一年间
一缕轻烟从试管底部升起,两片竹片瞬间化为乌有,碳14鉴定测定,它们的年龄超过2000岁。这2388枚来自古代的竹简入藏清华一年多,经历了什么?刘国忠教授给记者做了大致介绍。
保护
2008年7月15日,装载着竹简的塑料箱通过海关抵达清华大学,一开箱大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品气味。据介绍,竹简在流转海外的过程中,持有者大概为了卖个好点的价钱,用竹片把竹简托起来,但是他们用的竹片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搞得竹简上全是霉点。其后,专家们用最小最软的画笔洗掉霉点,把竹简泡入无菌蒸馏水里。在校方的支持下,还为竹简建起了恒温恒湿的保藏室。
2008年10月14日,由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得出结论:竹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内容大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书。
为了印证这一论断,2008年底,北京大学加速器质普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这批简中的无字残片标本进行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数轮矫正后,得到的数据为公园前305加减30年,即战国中晚期之际。
另外,专家还请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对竹简残片的含水率做了测定,结果是400%,这是曾经在水中浸泡千年才有的结果,现代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李学勤说:“我们大胆猜测一下,如果这批竹简出自湖北,它的制成年代是在白起伐楚(公元前278年)之前。”
拍照
在鉴定会上,专家们就提出了缓脱水,快拍照的建议。对竹简拍照,最关键的是尽可能清晰准确地表现简的原来状貌,但在不脱水的状态下,要拍出不变形的照片,却是很大的难题。为此,专家与清华美术学院的摄影家们反复试验,终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读
拍照后,专家们将简的数码照片投影于墙壁上,一枚一枚地依次试读。这样的读法有两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个是这批竹简久已散乱,大多数失去了原来的次序,折断的也没有拼合起来;另一个是竹简上的战国文字,久已失传,解读起来有很多障碍。
不过,专家们就像玩拼图一般,根据竹简长短,编绳位置,版式,字体和字符间距,竹简内容等对各种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终于在竹简中找到了至少63篇书。
释读
自2009年9月以后,专家们根据已经选定的9个篇目,分头释读。每周,他们都要在研究所内开两三次研讨会,对释读成果进行汇报、讨论。“简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刘国忠说,“这些竹简中蕴含的内容丰富得超乎想象,甚至连竹简上的书法都堪称赏心悦目”,工作简直成了一种享受。 (孙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