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五台山”会议综述
1999年8月28日至30日“中国佛教与五台山”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西和台湾的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学者根通法师、杨曾文、陈扬炯、李富华、韩廷杰、张新鹰、方广昌、王邦维、薛克翘、王雷泉、王化伦、温金玉、高洪、黄夏年、华方田、蒋义斌、马晓东、张自强、冯巧英、何梅、周齐、德吉卓玛、王宝库、张建伟、戎冰、马晓东、蓝吉富、阚正宗、游祥洲、陈一标、蒋义斌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16篇。
参会代表们热烈地讨论了五台山佛教的历史文化关系等问题。根通法师对五台山的佛教文化现象从历史上作了总回顾,指出了山西作为中国最早接受佛教洗礼地区的重要性,特别是五台山作为国际道场,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两岸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世界和平事业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温金玉研究员指出,五台山并非单一的佛教圣地,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过程中,与本土的儒家思想观念相互交融,这从五台山寺院尚存的三百余幅壁画上所宣传的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绘画内容。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东晋开始,道教已在五台山流传,北齐时,《古清凉传》已经记载了道教的情况。倡导五台山佛道融合、三教会宗,首推于昙鸾。明代高僧德清则明确主张三教融合。现在五台山仍有道教建筑全真寺。五台山后期佛教史上呈现出的是,在佛教内部,诸宗融合,禅净合一;外部则是佛教与儒、道、民间宗教的合流。由于这一潮流的影响,儒家推崇的圣人、道家供奉神仙、民间信仰的神灵,统统被纳入佛教寺院的信仰系统,所以五台山具有三教融合的文化特色。
陈杨炯教授探讨了五台山文殊道开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以慧祥的北魏说较为可信。该信仰的兴起,应当归功于当时有一批在此山致力于研读《华严经》的学者。文殊信仰在北齐时得到发展。唐代对五台山贡献最大的是不空与澄观两位僧人。元明清朝时期,文殊信仰成为团结各民族的纽带,展现了一片异彩,这是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的结果。所以五台山的文殊信仰的特色是中外文化、各宗派思想、各民族信仰结合的产物。杨曾文研究员对唐五代佛教在山西地区的分布与传播进行了梳理,指出在这一地区早期流传的是禅宗南北两宗,后来是南岳的马祖一系和青原的石头一系。除代州禅僧皆住在五台山外,其它州的禅僧多住在州府所在地都城之内,而且这些州中多数是唐代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阚正宗先生则从《五灯会元》中将与五台山、文殊思想有关的禅僧作了清理,得出的结论是:在整个人数上出现了相当微末的比例,这个现象似乎体现出五台山并不是禅师们主要弘化的道场。从《五灯会元》的记载来看,禅师和五台山是很疏远的,而且他们将有关文殊菩萨的名号、思想应用在禅公案的比例显然偏低。禅师在运用公案的表现上侧重在自己的内心体验,以文殊等为开示手段,虽然可以看出有涉猎过《华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经的痕迹,但是文殊菩萨的角色只是禅公案的一颗棋子,只是用来提示、甚至是扮演受贬抑的角色,并非是思想的主流。
韩廷杰研究员梳理了山西的净土宗源流,介绍了昙鸾、道绰和善导这几位净土宗的祖师。王化伦先生对历史上五台山佛教宗派及高僧作了介绍。冯巧英讨论了唐代五台山华严宗学者李通玄的思想,认为李通玄的理事无碍的性起思想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众来说是贴近的、血肉化的,对佛教社会化、深入民众起了极大的作用。他的实践修持三圣圆融观思想,经澄观的发展,成为五代永明延寿和明代云栖祩宏禅净双修思想的根本理念,影响及至海外。宋儒的“理即气”、“理即物”及明代的“心即理”思想的渊源,恐怕也要追寻到李通玄所主张的性空即万有,性空即妙用的理事无碍的性起思想。蒋义斌先生对宋代张商英与五台山的关系做了探究,强调他到五台山接受文殊信仰,是由疑信参半到全身投入,直到晚年,他仍然认为文殊的道场是在人间的。
蓝吉富先生对五台山佛教的文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作了考察,认为此书似可视为五台山佛教文化象征之一。五台山佛教除了文殊崇拜之外,该书所提倡的准提法应该也是不能忽略的。本书的作者可能是法号“道 ”的“显密圆通法师”。撰于1056年至1101年之间。作者依唐译准提仪轨为基础,加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与个人的修持心得,乃揉合成为新编准提法仪轨。这是他在纵览显密诸家义学与实践体系之后,选择华严学与准提法为显密二宗的心要,然后阐明理论,建立修习次弟,创造出一个超越印度佛教的信仰体系,是“密教中国化”的象征。何梅女士论述了太原崇善寺藏的《碛砂藏》,认为此藏整卷经抄补者很少见,更无整函抄补或以其它刻本配补之情况,这一特点,将成为鉴别它处藏本是否为《碛砂藏》本的标准。王邦维教授则对唐代智广和尚的《悉昙字记》与般若三藏的五台之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马晓东先生发表了对寿阳县五峰山龙泉寺的考察报告,认定此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于明亡后出家为道士的道观。
本次会议是一次学习考察相结合的会议,会后代表们考察了五个台顶,印象深刻。正如周齐副研究员所指出的,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动协调效应实际比较和谐地协调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矛盾,也是实现菩萨道的方便途径。五台山佛教文化在吸引幅射的互动效应中又不断加深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场的吸引力和幅射效应,从不同的方面强化了五台山佛教的的独特性,构成不同于其它的名山佛教文化。今天的社会,突出文殊菩萨,着重突出其代表和体现的佛教的菩萨道、菩萨行,体现文殊菩萨所代表的佛教的基本关怀趋向,这应当算是比较重要的正本。事实上,若仅仅是佛教名山,而文化内涵淡化或抽空,也只能是历史遗留的人文景而具景观价值,甚至这种景观价值也会退化。因此重视佛教名山文化的继承与适应充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