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重出现象的思考

  【内容摘要】《论语》中有数章重出的现象,一直无人仔细考证分析。本文对这一现象条分缕析,将重出现象分为两类,一类为真正重出,一类为准重出。对于前者进行考证辨析,指出这些重出是内容编辑之需要,是编辑者有意为之而非疏忽。

  【关键词】《论语》;重出;有意为之

  【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语》中有一些重出的章句,很多学者都曾指出这一点,但还没有一位认真思考其重出的原因以及规律,最普遍的认识是孔子多次提出某一观点,不同弟子听后记录下来,同样被收录进去,于是造成这种现象。如果这样,就是编辑时没有严格审稿与校对出现的问题。但事情恐怕不那么简单。孔子弟子门人那么长时间编辑的书,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是编辑者有意为之的。那么,为什么这样编辑?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笔者最初看到这种现象时就觉得是编辑者别有深心,但深心究竟是什么没有搞清楚。近日反复揣摩,再将其重出的章节都从原来的篇章中单列出来,忽然发现一个规律,再根据对于编辑原则的体悟,终于揣摩出其这样编辑的原因了,现在就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恳请学术界同仁不吝赐教。

一、重出章节

  如果严格说,必须文字完全相同者方能视为重出,如果语序不同也不能算。如《子罕篇》中有“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p2491下) 一章,而在《宪问篇》中有一章曰:“子曰:‘君子之道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p2512下 两处的“知者不惑”三句文字全同,但顺序不同,因此不能视为重出。类似的情况还有,均可排除在重出之外。这样,全部《论语》真正重出只有四章,其中两条还只是半章。准重出还有两处,放在最后说明之。下面,我们先把与首章重出的三条内容罗列出来。

  (一)《学而篇》第11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p2458中)
     《里仁篇》第20章重出,是后半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p2471下)(以下简称“三年章”)

  (二)《学而篇》第8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1](p2458上)
     《子罕篇》第25章重出,是后半章。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1](p2491中)(以下简称“主忠信章”)

  (三)《学而篇》第3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p2457中)
     《阳货篇》第17章重出,完全一样。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p2525下)(以下简称“巧言令色章”)

二、前人看法

  我们先看一下前代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果按照这三章在《论语》中出现的顺序排列,是巧言令色章(3)、主忠信章(8)、三年章(11)。但如果从重出的角度看,最先出现这种现象的是在《里仁篇》中的“三年章”,因为这是学者们最先看到的重出现象,他们的看法必然首先出现在这里。因此我们在上面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

  在“三年章”后面,邢昺疏曰:“此章与《学而篇》同,当是重出。《学而篇》是孔注,此是郑注,本或二处皆有。”[1](p2472上)

  朱熹:“胡氏曰:已见首篇,此盖复出而逸其半也。”[2](p98)

  刘宝楠:“正义曰:释文曰:此章与《学而篇》同,当是重出。陈氏鱣古训曰:汉石经亦有此章,当是弟子各记所闻。故郑注之。案《论语》中重出者数章,自缘圣人屡言及此,故记者随文记之。《春秋繁露》(祭义篇):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3](p84)

  康有为说:“已见首篇。此盖重出而逸其半矣,然汉石经有之。盖弟子各记所闻,或孔子频言之。董子所谓‘书之重辞之复,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4](p53)

  钱穆说:“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当是弟子各记孔子之言,而详略不同。盖《学而》一篇乃观人之法,此章言孝子之行,而此章前后皆论事父母之道,故复出。”[5](p103-104)

  其他学者或无说法,或有说法而无超出此藩篱者。而诸位学者在后面两章注疏中之意见亦无超出上面之范围者,故不再引述。

  以上意见基本可以概括前人的看法,总体来看,基本认识是:孔子不止一次讲过某句话,或因不同弟子记录而都被采纳到书中,所以出现重出现象。表面看这样讲解似乎可以通顺,但仔细思考又有不通处。理由是:孔子教授三千弟子,讲授内容一定非常多,时间跨度在四十年以上,一句话重复讲授多次完全在情理之中,同一句话几个弟子甚至十几个弟子同时听到的情况也不少。为什么只有三章重出?严格讲只有一章重出(即巧言令色章),因为另外两个是半章。这是第一值得深思的地方。《论语》经过孔子几大高徒之手详细推敲编辑,起码是两代人的心血结晶,不可能出现因为粗心大意而编辑重复的现象,这种可能应当排除。这是应当思考的第二点。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编辑者有意为之的。

  还有一个规律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即重出三章首次都出现在第一篇《学而》之中,而重出则分别在《里仁篇》、《子罕篇》、《阳货篇》中。为什么都和首篇重出,而以后其他各篇之中没有真正意义的重出?正是这一点,引起我的高度关注,并揣摩出其编辑的“深心”来。

三、重出之我见

  《论语》各篇各章之编排是孔子弟子们煞费苦心,惨淡经营而成的。每篇有一个主旨,每篇的各章都根据主旨编入。篇与篇之间也有内容上的联系。这样,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都存在内在逻辑上的关联。但这种联系很微妙,很深邃,有时需要仔细思索钩沉方可得之。首篇《学而》是全书的总纲和主旨,《学而》讲述人生学习与修行的原则。三句话是学习的三个方面和三种要求。一是讲求人生要不断求学,反复实践,在不断体认人生真谛中获取快乐。二是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和同窗、朋友相互切磋琢磨,不断提高自己。三是说学习是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不是追逐功名利禄,因此并不在乎别人和社会知道与否。“学而时习之”的内容是仁义道德。这里有两个基本点:学习仁,追求仁,不断提高仁的境界;只求自己进步而不在乎他人知与不知。因此,《学而篇》所有内容都围绕这三句话两个基本点来选择内容和进行编辑。下面我们分别看看重出三章在《学而篇》首次出现时所侧重表达的意义与在重出篇侧重表达意义的区别,就可以体会出重出章句在不同地方意义侧重点则有所不同。

  (一)《学而篇》第11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后面有孔安国的注:“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存,无所改于父之道。”[3](p15)

  本章在第一篇中,侧重说明要学习的内容是“仁”,仁的根本是“孝悌”,因此第二章便是有子关于孝悌为仁之根本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p2457中) 因此,本章在这里重点是强调儿子对于父亲的孝行。是“学而时习之”的主要内容。

  《里仁篇》第20章重出,是后半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篇》主旨是内心仁义道德与居住环境之优良相互适应为最佳状态。而侧重在内心之仁。内心之仁者必须有孝心,因此这半章在这里侧重在内心之哀思悲戚。郑玄注曰:“孝子在丧,哀戚思慕,无所改于父之道。非心所忍为。”[3](p84) 可见重点就在于儿子对于父亲的孝心。因为这里强调内心的孝,因此前半章便没有必要,只用后面的半章,这是编辑内容的需要,而不是忘记丢掉半章。故康有为说的“此盖重出而逸其半矣”(见前文),就不准确了。非“逸其半”而是有意“舍其半”。

  (二)《学而篇》第8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与全篇主旨一致,侧重在端正学习态度,要稳重,要严肃认真,交友要慎重。依然是“学而时习之”的问题,而且兼有“有朋自远方来”之意。

  《子罕篇》第25章重出,是后半章。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子罕篇》的主旨是要求人生不以追求利益为目标,要正确对待命运,坚持仁义道德。这半章在这里侧重表达的是仁义道德要求忠信的品格,要注意交往,有错误就要改正。因为这里不涉及学习态度问题,故前半章没有必要出现。故亦不是朱熹所说的“重出而逸其半”[2](p143),而是有意没有将前面那句话编入。

  (三)《学而篇》第3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本章依然是体现全篇主旨,侧重在学习目的是仁义道德而不是语言技巧,不是花言巧语。如果只在语言技巧上面下功夫,是很少有仁道的。

  《阳货篇》第17章重出,完全一样。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篇》主旨是批评不仁之思想与行为。故这里侧重揭示巧言令色很少有仁道的本质。与《学而篇》提醒学生不要在学习语言技巧上下功夫的目的显然不同。因为本章仅一句,无法分开,且在两篇中都是各自表达一个意思,因此重出为全章,便没有所谓“逸其半”的问题了。还要说明一点,即《阳货篇》重出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章到底是不是衍文的问题。阮元校勘本章曰:“皇本、高丽本无此节经注。”[1](2527下) 康有为注曰:“重出。古本、足利本无此章,唐石经先无而后添注。”[4]p267 何晏《论语集解》原本定有本章,否则后世传本不会无端增添之。“唐石经先无而后添注”也很说明问题,唐石经是开成石经,是当时全国《论语》之标准本,先没有,后添注定有所据,可以看成是很严肃认真的态度。因此,本章为原文所有是可以确定的。

四、补充说明的问题

  除以上三处外,还有两处比较特殊的重出。我称之为“准重出”。下面也列出并作适当说明。一是“入太庙,每事问。”出现两次。《八佾篇》第15章:“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p2467中) 这里全章是说明孔子对于礼的重视与谨慎。“子入太庙,每事问”作为前面的叙述,是一个分句,为后面的问答做背景说明。《乡党篇》有“入太庙,每事问”[1](2496上) 一节,(按:乡党全篇为一章,后人为注疏方便才分的节)只此六字,独立成文。这里是描述孔子日常生活状态的。二者明显有别,不看成重出也可。

  还有一处,即《泰伯篇》第14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p2487中)《宪问篇》第26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1](p2512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句属于重出。但不知什么原因,邢昺注疏本没有指出这一点,而都加以注疏。《宪问篇》比前面多一句曾子的话,等于是对孔子话语的解释和阐发,因此这处重出可以理解为是曾子弟子或门人引证孔子的话来印证曾子的话,或者说是用曾子的话来解释孔子的话,与前面重出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前面三处重出均是孔子自己的话语。前面三处是对于先出现的话语的选择应用,这里是对前面的话语全面引用,再出现曾子的话。又前面三处首次出现均在首篇《学而篇》,这两处是其他篇与篇之间出现的。前后两者情况又如此不同。因此这两处重出与前面三处重出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同类。故不详加考证说明。

  最值得深入思考的是《雍也篇》和《颜渊篇》的重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重出,但情况比较特殊。《雍也篇》二十七章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p2479下)《颜渊篇》十五章是:“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2504中) 只比前面少了“君子”二字,其他完全相同,都是孔子所说。《雍也篇》主要是孔子赞美弟子以及如何看待和如何对待弟子的问题,《颜渊篇》主要是孔子回答弟子提问并教导其如何提高修养的问题。二篇主旨稍有不同,但并不像前面重出三章意义区别那么明显,因此本章为何要重出我实在有些困惑。但我依然相信不是编辑大意所致,一定有其考虑和理由。暂付阙如,待考证和解析,也请学界同仁共同思考这一问题。

  结论:《论语》中其他各章与首章重出之三处,均是编辑者有意为之的,这些内容出现在不同的篇中表达意义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不是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前人在这方面的疑问均可冰消。皇疏本、刘宝楠《论语正义》等本在《阳货篇》中干脆删除“巧言令色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邢昺.《论语注疏》[M]// 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3] 刘宝楠.论语正义[M] //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

[4] 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5]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北京第二版。

On the Repeated Emergence of The Analects

BI Bao-kui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China)

  Abstract: There was no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repeated emergence of The Analects. This paper put it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was completely repeated and other was similarly repeated, which fulfilled a need for arrangement but neglect.

  Key words: The Analects; repeated emergence; on purpose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