诹议学而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1》

  注释:

  1. 说:通“乐”,快乐。

  2. 朋: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称为朋。

  3. 愠:生气,不高兴。
  这一则《论语》,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了,它的字面意思非常浅显,就是: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气,不是君子的风度吗!”这三句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第一句说求学之道,第二句说朋友的交情,第三句说君子的行为。但是这三句话句式结构完全一致,可以看出是同时说出的,并不是孔子弟子们各处拼凑起来的,那么孔子同时说出了这三句话,它们之间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个联系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三句所说的都是求学的道理,只不过说的是不同的求学时期,不同的外在表现罢了。

  当我们刚刚开始求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把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记住、记熟,只有记熟了老师教的知识才算是学会了,但这里所说的“学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只是表面的使用罢了。在学会的基础上,时时玩味、揣摩才能渐渐的体会出知识的内涵,到这时才算是学懂了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然而求学是一件苦差事,又怎么能说“不亦说乎”呢?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在我们求学时,当一连几天都被一道难题困扰着,苦思不得其解,一旦豁然开朗终于想通了,那种快乐是无法言说的;而且当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融汇贯通,那时也会体验到一种舒畅痛快的感觉,这也就是孔老夫子“不亦说乎”的原因吧。

  一个人在求知的路上努力的追索、寻求以后,自然有许多感想要与人交流,也一定会有许多疑问要与人探讨,正所谓“独学而无朋,则孤陋寡闻”。当然一起讨论学术的人需要和你所学的知识是一样的,至少是相近的,不然的话两个人一个说国际政治、一个谈物种起源,总是无法勾通的。然而如此合适的人选并不是每一天都能碰到,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种愉悦的心情是苦学求真的快乐,是执着上进的快乐。它说明了求学已经有所成,并不是拘泥于书本上死的字句了,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开始独立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当然是在“学而时习之”的基础上才做到的,这也是一般求学者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经历。

  既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那么在继续读书求学一般来讲就是充实、修正自己观点的阶段了,使得自己的看法符合一般的规律,进而学以致用。当你学有所成时,你的行为表现着你的思想,而你的思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置身书斋的教授或许会被富豪所讥笑,矢志如一的信人或许会被心思机巧者厌烦;如果你把计算机拿到一千年前,人们会把你当做巫师,而如果你把非洲土人吃的泥土拿上饭桌,朋友们会笑你是疯子。但这又有何妨呢?你不是在做你自己所选定的事吗? 只要你认准了是对的,那就大胆的做下去好了,你又不是三足两首的怪物,自然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帮助你,所以就大度一点,对于暂时不理解的人不要计较了。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你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