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先生逝世 享年85岁
讣 告
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因病于2013年5月26日早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定于2013年5月28日(周二)上午10时在 北医三院告别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参加遗体告别的同志请于5月28日上午9时在校内科技楼前上车。
送花圈请与伍铁平先生治丧办公室联系。电话:58807785 58808278
伍铁平先生治丧办公室
2013年5月26日
伍铁平教授生平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于2013年5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5岁。
伍铁平先生本名黄定涿,192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45年—1946年曾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1946年—1947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1947年8月1日为追求光明,在河北省通过封锁线进入冀东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工作。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在热河赤峰县参加土改工作。1948年5月—1950年8月,伍铁平先生就读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950年9月—1962年12月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学报主编;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985年,伍铁平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先后担任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国外语言学》(今名《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副教授。
伍铁平先生1985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教研室,成为该室学术带头人,1987年1月起任教授。1993年10月虽离职,但仍协助中文和外语专业的硕博士导师指导学生,很多当代已有较高成就的中青年语言学学者,都接受过他的指导。
伍铁平先生主要致力于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国外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英友好奖学金第一届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校“八五”、“九五”计划语言学规划咨询组负责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语言学课题评审组召集人等重要学术职务。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伍铁平先后主编过6种学术刊物(含更改刊名的刊物),发表了专著、译著和校著12种,培养了无数品质优秀的中文学子。伍铁平先生先后在国内(包括香港、台湾、澳门)和国外(包括德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波兰)有影响的语言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500余篇,约600万字。主要论著《模糊语言学》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合编教材《普通语言学概要》重印20余次,在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伍铁平先生是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创始者,在西方词源学理论、语言类型学、比较语言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语言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伍铁平先生曾多次出国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先后在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波兰、泰国、新加坡等国举行的学术会议上做过报告,《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以及美国传记研究所J.M.Evas 主持出版的《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名人小传词典》等均收录了伍先生的传略和部分著述目录。
伍铁平先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语言学奥秘的同时,还致力于学术风气的建设,近年来为维护我国科学尊严,同语言学界的伪科学和剽窃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经过伍先生等学者的不懈努力,“语言学批评”在中国理论语言学领域艰难崛起,对于中国语言科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伍铁平先生正直为人、刻苦为学、认真为师,不但在理论语言学上贡献突出,而且一生追求光明,富有正义感。20世纪40年代他满怀正义奔向解放区,50年代他怀着正义感投入新中国建设,80年代他怀着正义感坚持学风建设和学术批评。他不媚俗,不畏权,不顾自身安危,敢说真话,为学坛的纯洁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伍铁平的去世是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伍铁平教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