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拾鞋受兵书
(张)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穣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摘自《》之《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张良,字子房,秦末颍川城父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其祖三朝为相,其父二朝为相,显赫非常。至张良时,韩国已逐渐衰落,于公元前230年终为秦所灭。张良国破家亡,矢志报仇。他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谋大计;又散尽家资,寻访到一个大力士,为其打造了一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和大力士埋伏于博浪沙,伺机行刺。古时天子六驾,诸臣四驾,但秦始皇为防万一,命所有车辇尽为四驾,且时常换乘,以乱人耳目。张良难以判断那辆是真正的御驾,便指挥大力士去狙击中间那辆最豪华的车辇,乘车者应椎倒地,却并非秦始皇。军士们一拥而上,大力士当场被杀,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得以脱身。秦始皇怒不可遏,下令全国悬榜通缉。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匿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襄助刘邦反秦胜楚兴汉,成就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