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剖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一语道出人间忙碌万象之本质。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贫富,终得一死。故治病而延年,养生而益寿,便成人类之永恒追求。无论治病养生,均得求医问药,即使自我保健,也得遵循医道。“医”者,其意多也,一般理解有三:作为名词的“医生”,此其一;作为动词的“医疗”,此其二;作为研究各科病理及防治方法的科学的“医学”。此其三也。与汉字“医”对应而译的各国语词,想来不胜枚举,然汉字乃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是中华文化及华夏历史的巨大载体。既如此,在华夏古人生活里举足轻重的“医”字,其内涵原意想必一定丰富。惜历来医学普及文章,介绍中医中药知识洋洋大观,林林总总,但对“医”字本身或惜墨如金,或付之阙如。故本文补缺拾遗,追根溯源,旁征博引,欲穷尽“医”字本意,以飨问药求“医”之读者大众。

  首先我得声明:本文将描述的“医”字,不是简体字里的“医”,而是刊印在公元121年完稿的《说文解字》里的繁体字“醫”。既然繁体字比简体字(公布于1956年)早了至少1835年,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从繁体字考证“醫”字的原本寓意。

“殹”和“酉”

  “五经无双许叔重”。许叔重(58?—147?),即东汉经学家及文字学家许慎(字叔重)。在他历经22年(100—121)写成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15卷)中,对“醫”字是如此解釋的:“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聲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我试将此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醫)就是治病工作,就是消除(病人)呻吟声和痛苦状,(醫)便是根据(病)之性质而使用酒类,所以‘醫’这个字的部首是‘酉’。王育曾经认为‘殹’就是生病而发出的(呻吟)声,酒就是用来治病的。周朝礼制就有专门管理酒类的官员,即‘醫酒’;古代(以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治病骗钱的)巫彭这类人就被称作‘醫’的。”

  现在逐一解析许氏的这段重要注释:他把“醫”字含义解释为“殹”“酉”两字的原意之结合。那么,“殹”字本身何意?按许氏的《说文解字·殳部》“殹”:“擊中聲也从殳医声”。清代经学家、音韵考古学家段玉裁(1735-1815)注:“殹,病声也”。何谓“病声”?《中医难字字典》(修订本)(李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解释“殹”的第一意义:“呻吟声”。再看“酉”字,《说文解字》的完整注解是:“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屬皆从酉古文酉从卯卯為春門萬物已出酉為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这段文言的白话版大概意思为:“酉”是用夏季八月的黍子酿就的三重醇酒(酎);“酒”字与古文里的“酉”字形相似;(古文里)凡意思属“酒”者均带有“酉”部;古文里的“酉”隶属“卯”意,(地支)里的“卯”代表春天,即万物已经出现;“酉”又可代表秋季,象征万物已经入土。“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北方栽培较多,其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子实淡黄色,碾成米叫黄米或粘黄米,供食用或酿酒;“卯”,原是地支里十二时辰之卯时(五时至七时),即早晨(古人称早晨喝的酒为“卯酒”;白居易《醉吟》诗句:“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在许慎的《说文》里,变成了四季之最早的“春”; “酎”字在《说文解字》里的注释为:“三重醇酒也从酉从時省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飲酎。”可見,“酎”是古代天子(皇帝)在秋季首月(夏历七月,即“孟秋”)所饮用的三重醇酒。

  综上所说,上半部是由病人因疾患而发出的“呻吟声”(殹),下半部是用夏季黍子酿成的醇酒(酉),将此两种意义合并而成的古代“醫”字,其原始寓意就是:使用黍子酿酒酒来消除病患;或说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医学意义上的药物即为酒类。

“酉”,酒,曲及其它

  既然古代医生曾用酒治病,那么其药方是否见载于古代医书典籍?查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此书约成于秦汉时期,托名“神农”,真实撰著者不详,全书三卷。书至北宋以后散佚,后人有辑佚重编本多种;此书总结了秦汉以前中国药物学的主要成就,所收录药物共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尽管《神农本草经》并无直接以酒类为药物之记载,但传统中药对酒的使用源远流长,而中药方里以酒浸泡、、炙炒药材以助其效者更是不计其数。中药学认为:酒分多种,米酒,又称黄酒;烧酒,又称白酒或火酒。浸药酒多用烧酒;做药引则多用黄酒;诸酒均以陈久者为佳。在中药学看来,凡酒类,其性味为:甘、辛、温(烧酒性大热);其功用是:通血脉,行药势。少量可兴奋神经,增进血液循环,促进药力发挥;过量则醉人伤筋;对且祛风活血或止痛药,酒多用为药引。以下便是历代中医中药行之有效、历久不衰的多种药酒名方。

  豆淋酒:制法是:黑大豆半斤,炒至半焦爆裂时,用陈黄酒3-4斤泡入坛中,冷却后,过滤备用。主治:血虚风痹,肢体麻木疼痛,阴寒腹痛,风湿痛,神经痛,贫血,妇女产后风寒,男子中风口歪等。热黄酒或热葡萄酒:遇跌打损伤而疼痛时,急饮适量,可收活血化淤、止痛之效。丹参酒:制法是:丹参2两,烧酒1斤,浸泡备用。妇女月经痛,来潮前可饮丹参酒适量,具有缓解痛经之效。山楂酒:活血化瘀,消积化食,止吐健胃,降低血压。枸杞子酒:以新鲜或干者浸酒,常饮可“明目驻颜,轻身不老”(《寿亲养老新书》)。五加皮酒:将五加皮泡入米酒,封口7天即成。常饮可增进食欲,强筋健骨。人参酒:特别使用于少气无力、气动迟缓、精神倦怠、中气不足的中老年人,常饮能滋补健身。冬虫夏草酒:将冬虫夏草浸入优质曲酒饮用,可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疗腰酸膝痛、 病后体虚等症。参、茸、 鞭酒:浸泡于烧酒中的人参、鹿茸、黄狗鞭、驴鞭、牛鞭等,能增强记忆,安神定志,补虚壮阳,增强性功能等。

  据史载,中国古人至少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就已经掌握了曲蘖(酒饼)制作技术,证之以《尚书·说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东汉刘熙所著《释名》又记载:“曲,朽也,郁之使生衣朽败也。”这里的“衣”就是肉眼可见的霉菌群落。许慎的《说文·酉部》所载“酴”(tu)字,即为酒曲。清人段玉裁注“此酴亦训酒母,则今之酵也。”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卷七“苯曲饼酒”介绍了蜀人作酴酒法:以流水渍小麦曲,取其汁水和米煮成饭,加工后,“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他还明确地写下《造黄衣法》,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酒曲菌丝的颜色,而且记载了培养它的原理和方法。而今日欧美酿造学著作几乎千篇一律地告诉读者:用米、麦等淀粉酿酒,最理想的霉菌是“罗克斯霉菌”;最简便的方法是“阿迈罗法”。所谓“罗克斯霉菌”和“阿迈罗法”都是法国人的命名。其实,据查证,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侵入越南不久,便在西贡成立了“巴斯德研究院”,院长为当时出名的微生物学家罗克斯,其青年助手叫卡默特。此人先是取得当地人用米造酒所混合的中国酒药(曲),经过化验,其中并无巴斯德所发现的酵母菌,但此东西做起酒来,却特别灵验且简便。卡默特为揭露此秘密,竟以2000两银子的代价从一位华侨手里买得制造酒药的秘方,以后如法炮制,但却不能酿出酒来。卡默特以为受骗,怒气冲冲赶到那华侨家中,亲眼看见那人就是按秘方操作的,只是在湿润原料和米粉时,撒上了一层糠皮,再用稻草包裹起来。卡默特这才猛然想起所买到的曲饼都有糠皮,是他自己在试验时以为这东西是污垢,没有加以注意。于是他赶忙回去用曲饼上的糠皮来试验,这次一举成功。他在进一步用微生物培养法来培养这些糠皮,进而发现了他以为从来无人看见过的白霉菌。他再单用这种霉菌酿造米酒,效果与用中国的曲饼一样。于是卡默特一举成名,他将这种霉菌取名为“罗克斯霉菌”,又把此酿酒法命名为“阿迈罗法”。看来,比中国人晚了3000多年才发现“黄衣”霉菌的法国人,只是因为借鉴了中国秘方,且专利观念及盈利意识很强,才名正言顺地”鹊巢鸠占“。

  即便从字源学角度,我们也可证明卡默特所以为是他首先发现的“白霉菌”,其实在与“酉”部有关的多个汉字里早已出现:如“醭”(bu,旧读pu)字,即酒、酱、醋等因败坏而生的白霉。也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生的霉斑。宋人杨万里《风雨》诗句:“梅天笔墨多生醭。”又如“醯(xi)鸡”一词,原意小虫,即蠛蠓(mie meng)。古人误以为酒醋上的白霉变成,故名。《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

  中国人既是酒饼的创造者,也别出心裁将其直接用作药材,可见以下中药便方:

  酒酿:又名甜酒酿,即未榨出酒之米酵。其性甘、辛、温。因善窜透,故用以佐药,可发痘浆,托疮毒,活血行经,散结消肿。主治:哺乳妇女乳腺阻塞胀痛,乳汁不通。便方有二:(1) 甜酒酿1杯,炖热,另以菊花叶适量,捣烂绞汁约半杯,冲入酒酿服之;并以两种渣搅和敷于患部,1日2次。(2)鲜嫩荸荠苗叶切细,加酒酿一同捣烂,再炒热敷于患处,一夜即效。其它便方还有:酒酿2两,白芷、川芎各2钱,隔水炖一沸,去药渣吃酒酿,每日1次,睡前服之。可治头风头痛;荸荠3-5个,捣汁和入酒酿2两,隔水蒸温(不可太热)服之。可治天花、水痘初起;酒酿和鲜生地适量共捣烂,炖热即敷患处,每日1次。可治急性扭挫伤。红曲:或叫赤曲。曲乃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块状物,多用麦子、麸皮、大豆等发霉制成。红曲不仅用于烹调食物之着色,并也可做药。其性味甘、温,无毒。功用是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历代便方有:(1)妇人产后淤血不下并腹痛,可用红曲3-4钱,加黄酒煎汁,乘温服下。(2)湿热泄痢(急性肠炎),可用红曲5钱,炒研细末,合六一散(飞滑石6份、生甘草1份组成)等,每次服用2-3钱,米汤送服,一日3次。(3)小儿头疮、黄水疮,用红曲炒研细末,与麻油调和敷于患部,一日2次。

“医” 和“殳”

  汉字既是象形表意文字,又多是单字叠加组合而成的复合字,“醫”字也不例外。如果说以上所介绍组成“醫”字的上下两部分(殹和酉)确是各含其意的单字,那么若要再拆解分析,我发现:在“醫”字上方的“殹”字里面又隐藏着两个单字,即“医”和“殳”。非常有趣的是,此二字居然都与兵器有关。

  先说“殳”字。我参阅了牟作武的《中国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在其第三编第十章“象形造字法”里,看到了作者考证的“给古代兵器造字”,收辑有“刀,匕,斤,戈,弓,矢,矛,盾”等字。遗憾的是,我没发现“殳”字。再查《辞海·语词分册》(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第1版),幸运地找到“殳(shu)”字,其解释之一是:古代撞击用的兵器。竹制,长一丈二尺,头上不用金属为刃,八棱而尖。《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追根查考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这里,“觚”(gu)意棱角,“賁”(ben)即古代称勇士“虎贲”之省略。看来,《辞海·语词分册》对“殳”义之释,是符合《说文》原说的。

  再说“医”字,这个现在已用以代替繁体字“醫”的简体字,其原意在许慎的《说文》里是“盛弓弩矢器也从匚从矢囯語曰兵不解医”。此解释,若翻译成白话,大概意思是:医,就是打仗时盛装箭(弓矢)的器具,正如《国语》所说,兵士在战场上从不脱去盛箭器具的。于是,左边是装箭之器具,右边是竹制八棱尖锐武器,这就组成了全新的“殹”字,从而具有全新的意义,即两件兵器互相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如许慎所说的:“擊中聲”,但被段玉裁断解为“病声”,又被今人进一步诠释成“呻吟声”(李戎《中医难字字典》)。看来,许慎所说的兵器撞击响声和段玉裁所说的(生)病引发哀声显然有别,虽同属声音,但性质不同,应毋容置疑。

“医”“醫”风马牛

  现在,我们可清楚地理解:一个古代的繁体字“醫”,原本是三個独立汉字构成,位于上方的是由两个独立汉字组成的新单字,而位于下方的则是另一个独立汉字。当代文字改革者在大刀阔斧肢解繁体字的各个独立部分时,对“醫”字照砍不误,顺手就砍掉上方右边和整个下方,即清除了“竹制兵器”和“黍子醇酒”这两种原始意义,仅仅保留上方左边那个“医”,即“盛箭器具”,并由此堂而皇之地替代了“醫”。于是,医生和医学,中医和西医,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凡此种种含“医”之物,,内涵蕴有“用醇酒治病患”的字源本意,外表却烙印着“盛箭器具”这原始文化“胎记”,岂不怪哉!简体“医”字和繁体“醫”字在字源意义上风马牛不相干的荒唐冲突,仅为2238个简代繁字(简体字)之一例,若细细追究,类似矛盾事例想必一定多如牛毛。这,究竟是只图简便而普及汉字的一时之功,还是中华最高文化被人为割裂的万世悲剧?恐怕只有华夏代代后人才能回答了。

2010年2月写于美国密西根州大激流城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