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书 号: 978-7-5325-6621-1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宗靜航(執行編輯)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金由美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陳 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汪榮祖 李歐梵
韋政通 孫國棟
陳永明 陳新滋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古書通例》補論(頁1)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銳
提 要:余嘉錫先生的《古書通例》之通觀達識,因近年來簡帛古書的出土而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然而余先生當時尚未見到大批的簡帛古書,他也因為反對當時所流行的疑偽書思潮,而在書中有有為言之之處。於今來看,他的說法既有可資補充之處,也有個別需要商榷之處。
關鍵詞:古書通例;余嘉錫;目錄學發微;竹簡;帛書
◆《左傳》禮制與《三禮》有合有不合說(頁25)
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子濱
提 要:《左傳》據事直書,紀錄了各種禮典,包括冠、昏、喪、祭、饗、射、朝、聘,其中聘禮尤備,還有豐富的軍禮。自漢迄清,注家無不以《三禮》通釋《春秋》、《左傳》禮制。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可說是以《三禮》通釋《春秋》、《左傳》禮制的集大成者。其實,《左傳》與《三禮》所言禮制,實有合有不合。兩者相合,自可博採禮文,互為印證;若其不合,不能強相牽附,必須自行根據《春秋》、《左傳》本文建構春秋禮制。本文以個別禮制為焦點展開討論,然後聚點成面,嘗試勾勒《左傳》禮制與《三禮》合與不合的輪廓,主要着眼於兩者的同中有異之處,探討致異的因由,並歸納出其間的通例。簡言之,《左傳》禮制與《三禮》相合,原因易明,要麼兩者都是周禮或更早期的禮制,要麼都是春秋時禮。兩者同中有異,成因較為複雜,大抵有五種可能:一、《三禮》所載為時代較早的禮,或即周禮,而《左傳》則為時代較晚的禮,可稱春秋時禮;二、情況剛好相反;三、《左傳》反映春秋時期國別禮異的現象,而《三禮》所記則局限於某國的情況;四、《三禮》雖以事實為基礎,但經後儒改定規範、整齊劃一或增飾附益,而《左傳》則紀實,前者實中有虛,而後者則純實;五、《左傳》紀實,而《禮記》、《周禮》所記並無實據,只能視作禮說。
關鍵詞:《左傳》;《三禮》;周禮;春秋時期;正禮;變禮;楊伯峻;姚際恆
◆《詩》《書》古義與金文新證二則(頁69)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 鄧佩玲
提 要:《詩》《書》成書甚早,其文辭古雅,歷代學者多有《詩》《書》難明之歎。比年以來,考古學發展迅速,出土文獻材料與日俱增,且多為先賢所未曾獲睹。二十世紀初,王靜安先生嘗提出著名之“二重證據法”,謂以今日之新發現、新材料、新學問補足、印證,乃至修訂傳世文獻、古籍之記述。從今日新見之青銅器銘文可知,金文用語形式更靈活多變,不拘於一格,細審其用詞用語,實有不少能與《詩》《書》等先秦古籍參照比觀者,吾人固可藉此契機,將兩者作比觀發明,互補有無。因此,本文以新見金文材料與傳世文獻作相互印證,從而對《詩》“假以溢我”及《書》“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二語之語義內涵作重新探討。
關鍵詞:《詩經》;《尚書》;金文;出土文獻;二重證據法
◆離異與回歸:論顏李學派與夏峰北學的分與合 ——以孫奇逢與顏元“聖人論”為中心(頁103)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王堅
提 要:在明清之際,夏峰北學的開山孫奇逢以“學為聖人”的思想作為回歸、重釋孔孟經典來重整理學各派的內聖思想與張人倫、行踐履的外王思想的連接點來兼容並包各派。因此,孫奇逢去取聖人的標准是開放的。而顏元也就是在實踐孫奇逢“學為聖人”思想的理路中,發現理學與孔孟儒學之間的張力以至於把漢唐宋明之儒全部剔除於聖賢之外而只認周公、孔子的聖人品格,並以此為著力點轉向而異於夏峰之學;但由於其過低估計了學為聖人的難度及儒學內在的矛盾,以至於雖極力以“周孔正道”批判理學體系但又無法深入重建儒學體系;過度依靠單純書本知識及對實際事務知識的缺乏導致的儒學普適性想象與清王朝走向複合型帝國的形勢格格不入,及對清代皇權意識形態建設缺乏清醒認識及走向權力中心途徑的缺乏,最終只得回歸夏峰之學的兼容並包。所以,顏元之學從屬於夏峰北學系統,清代北學的主體是夏峰北學,而非顏李學派。因此,顏李學派也不存在二世而亡,它只是落實在現實中就回歸到夏峰北學的更大傳統中去了。而之所以在近代以來的清學史研究中,極端突出顏李學派而漠視夏峰北學原因就在於對曆史中大傳統與小傳統處理的錯位,而正是這種錯位使得以大小傳統來重新梳理中國史成為必要。
關鍵詞:顏李學派;夏峰北學;孫奇逢;顏元;大傳統;小傳統;新清史
◆論文例求義法(頁135)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琳
提 要:文例指同樣或同類的詞句在不同語境中有規律地重複出現的語言現象。孤立地考索一個句子中的詞語,不容易把握其含義,不容易發現問題,但如果聯繫詞句使用的慣例來考索詞義,將詞語納入慣例的範圍之內,就容易看清其確切含義,容易發現流傳過程中出現的差錯。這種根據文例考求詞義的方法就是文例求義法。文例可從不同的角度分類。根據文例出現的語言單位的不同,可分為詞語文例、句式文例、段落文例三類;根據文例適用範圍的大小,可分為個體文例和通行文例兩類。文中利用文例考釋了許多疑難詞語,訂正了不少前人的誤訓。
關鍵詞:文例;豆比;次當行;無害;訓詁
◆王念孫《廣雅疏證》通假釋例(頁163)
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楊靜剛
提 要:三國魏張揖倣效《爾雅》一書的體例,著成《廣雅》一書,列舉出一系列古代的通假字。清人王念孫為《廣雅》作《疏證》,繁徵博引,以明《廣雅》的通假。本文即在闡述王念孫疏證《廣雅》所得出的通假條例,大略為:(1)聲音相同,(2)聲音相近,包括:(i)聲音相同,聲調不同;(ii)兩字雙聲;(iii)兩字叠韻;(iv)兩字發聲部位相同,但一送氣,一不送氣;或一清,一濁:(v)兩字陰陽對轉;凡此皆可得通假。王念孫認為,通假是聲的關係外,其他如異體字,古今字,則是形的差別,聲音則可同可不同,但王念孫也用「通用」、「同用」來考釋之。故通假字、異體字、古今字雖然不同,此處亦一併討論。王念孫的學問,段玉裁對其推崇備至,並認為《廣雅疏證》一書,可謂天下至精矣,評價不可謂不高。
關鍵詞:王念孫;《廣雅疏證》;通假;異體字;古今字
◆傅斯年的史學思想(頁195)
上海大學思想與知識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朱淵清
提 要:傅斯年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學術史上著名學者。他創辦史語所開創了中國現代文科學術。傅斯年提出的“史學即史料學”是一種現代史學的方法理論,提倡以史料為導向進入過去事實,主張史學研究應該從事考證和考古,而免於意識形態和政治關係的干擾。本文論述了傅斯年史學思想的內容和形成,並就傅斯年的科學思想、“史料”概念、歷史學和語言學的關係、考古學以及證據法5個方面予以解讀分析和理解的批評。
關鍵詞:傅斯年;史語所;考古;史料;遺跡
◆晚明朋友楷模的重寫:馮夢龍《三言》中的友倫故事(頁225)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東亞系教授 黃衛總
提 要:晚明是一個友道大興的時代。但友道的興盛也使得友倫與五倫中的其他人倫關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試圖通過對馮夢龍《三言》中幾則有關友倫故事的解讀來探討晚明士人對友倫既熱衷又焦慮的悖論態度。
關鍵詞: 友誼;馮夢龍;五倫;沈璟;吳保安
◆最後的盛筵:《白下愚園集》中的文人雅集與唱和(頁239)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生 孫瑩瑩
提 要:本文從白下愚園主人胡恩燮(1824—1892)的生平入手,討論胡恩燮營治愚園期間多次文人雅集唱和的形制、內容和影響。胡恩燮在《清史稿》中被列入《忠義傳》,在太平軍剛佔領金陵城期間,曾往返城內外三十六次商議與官軍內應之事。事敗之後,胡恩燮仍然救戚友以出,並以此官至知府。光緒初,胡恩燮歸家養母,築成愚園,招集文士雅集唱和,蔚為東南風流。本文通過分析《白下愚園集》中的文人小傳和詩文唱和材料,論述愚園唱和的參與主體多為中下層文士,其唱和內容多圍繞胡恩燮內應事、孝母和營筑愚園之功勞與象徵意義展開。集中所收唱和詩歌中存在大量意象重複,並交織以六朝、金陵和園林傳統的典故,深受當時宋詩風氣的影響。唱和詩歌對園林主人經世才能的讚揚,是對太平天國之後晚清衰世的映照。
關鍵詞:胡恩燮(1824-1892);金陵;唱和傳統;宋詩;晚清
◆“我們不能控裁我們的青春”——嚴歌苓及其“文革”題材小說解讀(頁261)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浸會大學訪問教授 錢虹
提 要:近年來,美籍華人女作家嚴歌苓在國內越來越“走紅”。但人們關注得較多的,往往是她那些“虛構”型文本,如《扶桑》、《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金陵十三釵》等。本文則選取《灰舞鞋》等有關“文革”題材的“穗子的故事”系列小說,從作品與作者生活經歷的重合度、小說的“自傳”色彩、時代的印象寫真、殘酷的青春記憶等方面,做較為深入的解讀與剖析,並以此凸顯嚴歌苓有關“文革”題材小說的“印象派”版本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嚴歌苓;小說;“文革”題材;青春記憶;“禁欲”悖論
◆悲涼的觀照——嚴歌苓小說的老年男性書寫(頁277)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語言教師 李仕芬
提 要:本文以嚴歌苓小說的老年男性書寫為研究內容。作者如何通過敘述來演繹日暮黃昏的生命,為論文重點所在。首先探討的是老年男性角色在愛情、婚姻追求上遇到的挫敗,接著論述其對親情的渴望,最後以自我的失落作結。在愛情、婚姻關係上,老年男主角往往波折重重,其中帶出的亦是老人常見的負面刻板形象。相對來說,在親情關係上,這些老年男性角色反而較能取得精神上的滿足,而和孫輩的親密關係,更往往成了箇中契機。自我價值的未能肯定,更是這些老年角色面對的困境。無論昔日人生是否璀璨,他們要為今日的尊嚴取得認證,仍然困難重重。悲涼觀照下的老年生活,是否作家難能逃避的寫作情結?嚴歌苓筆下的老年男性形象,反映的又是否這種現象﹖
關鍵詞:老年男性;老人刻板形象;愛情與婚姻;親情;自我
◆新詩中的“城”與“鄉”(頁319)
南開大學文學院講師 盧楨
提 要:清末民初的文化革新促使中國文學的大觀念發生了轉變,傳統鄉土詩學的穩固性逐步動搖。伴隨著現代都市文化在中國的興起,詩人開始在“願望時間”(wish—time)與“願望空間”(wish—space)之中體驗到價值層面(城市化、現代化、西方化)與經驗層面(對鄉土中國的深厚情感)的錯位感,其美學(文化)現代性對資產階級現代性的拒斥集中體現在對城市和鄉村複雜的態度上。通過不斷地經驗整合,現代都市話語成為新詩重要的理論資源,它所引領的速度感和空間模式、技術崇拜、商業氣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新詩自身變革的內在要求,而傳統的“鄉土/田園”抒寫則演繹成為城市宏觀視野之中的潛在詩性結構。作為城市抒寫的表達方式之一,抒情者透過“城鄉邊緣人”的觀察視角為其多樣性的生存方式作出詮釋,從而拓展了新詩寫作的精神空間。
關鍵詞:新詩;城市抒寫;鄉村/田園;詩性結構;城鄉邊緣人
◆ 堅實與脆弱──析西西的《碗》(頁341)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副教授 王良和
提 要: 本文以文本細讀的方法,結合敘事學的理論,深入分析西西小說《碗》的人物形象、內心世界、隱喻、象徵、意象、性別議題,並探討交叉敘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四段獨白構成怎樣的對話關係;通過多向的分析揭示小說豐富的意涵,並窺探《碗》與小說家西西的關係。
關鍵詞:西西;碗;交叉敘述;獨白;對話
◆香港非粵語母語者語言轉移的初步探討(頁367)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過言學系助理教授 梁慧敏;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系副教授 李貴生
提 要:本文嘗試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出發,調查在香港工作的非粵語母語人士日常會話中的語言使用情況,探討的範圍包括工作場所和非工作場所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所佔的比重。文章會通過均值分析和變項比較,闡述香港非粵語母語者的語言兼用與轉移的實際情況,並探討語言轉移的背後因素。
關鍵詞:香港;粵語;非粵語母語者;語言轉移;語言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