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第5期(1991年12月)
主 编:刘梦溪
主 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编辑部
周 期:半年刊
出版时间:1991年12月
編 後
《中國文化》第5期,因編輯部主持人赴新加坡參加國際漢學會議,隨後又有南京“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2l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發稿時間推遲了兩三周,出刊日期可能相應後延,我們謹向讀者和作者致以歉意。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辦的“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會議”,規模盛大,加之同時舉行華文教學研討,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近300名學者與會,提交論文l40多篇。四天之中,分哲學、歷史、語言、文學、華文教學五個系列,進行30場專題學術報告和討論。效率之高、組織之嚴密有序、學術氣氛之熱烈,為以往國際漢學會議所鮮見。南京會議相比之下規模雖略小,圍繞如何正確評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及其在未來的意義這一中心題旨,學者們各抒己見,相互辯難,研討得有相當深度。
我們感到有一股重新重視並力圖深研中國學術和中國文化的溫煦之風正在吹拂而來。站在《中國文化》編者的立場,對此自然感到高興。但同時希望,這股溫煦之風不要很快變成突發性的熱浪。因為熱極必冷。與其忽熱忽冷,不如常溫緩進,細水長流,不棄涓渦。本刊的志願即在於此。錢鍾書先生嘗言:“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研究中國學問,尤不能逾此軌則。此其一。其二,希望對中國學術和中國文化的研究,不要大家彼此不分青紅皂白一下子捲入旋渦,譬如不費大氣力就輕鬆地論定儒學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中心,或徑直認為儒家就是傳統等等。《易經》上說:“物相雜,故曰文。”中國幾千年的思想文化傳統,遠非儒學一家一派所能範圍。其三,希望不急於向文史學者要求學術研究的現實意義。
對歷史文化遺產,首先是解釋傳統,消化傳統,然後才談得上轉化傳統,繼承傳統。後者是漫長的歷史過程。學術研究的價值往往深藏於學術研究本身。重要的是學者的精研、深思、通解、卓識,以及為學術而學術的精神。這期刊載的熊十力、馮友蘭兩位先生的文章,一個講中國學術,一個論中國哲學,都是他們窮畢生之力所得出的結論,值得反覆研味。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五日編後記
文章分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