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3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13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宗哲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陳永明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朱元璋的文章觀與洪武朝的文學思想導向(頁1)

  南開大學中文系 羅宗强

  提要:朱元璋實行思想統制,此一思想環境,影響著洪武朝文學思想之發展。他對士人既親近又猜疑、濫殺的行為,造成士人複雜之心態,他為士人留出的生存空間,對文學思想的走向,也起著導引的作用。

  朱元璋前後七次詔諭文風改革;他對詩文和戲劇內容的限制,著眼點全在治道的得失上。他的文章觀的核心是尊典謨、重實用、去華飾、求平實,輕視藝術表現。

  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和朱元璋的文章觀的導引,入仕新朝的一部分士人文學觀念的變化十分明顯。他們的創作傾向與文學觀念,適應其時之政治環境,逐漸成為洪武朝文學思想之主流。首先是詩歌創作中出現了頌美的傾向,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象。同時以宋濂為代表的原道、宗經、復古的文學思想,與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文章觀相符,處於其時文壇之正統地位。

  重個人情懷自由抒發,無關政教得失的文學思想觀念,和承繼元末擬古傾向的文學思想,則處於在野的地位。

  關鍵詞:朱元璋;治道;士人心態;文風;文學思想

◆論清代蘇軾研究的幾個特點(頁35)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莫礪鋒

  提要:清代學術始於對明代學術的反撥,清代的詩學研究也是如此。正是在這種背景中,作為宋代最大詩人的蘇軾進入了清人的研究視野。清人高度評價蘇軾的道德文章,以至於在蘇軾生日集會紀念,並繪製為數甚多的蘇軾畫像。清人對蘇文、蘇詩與蘇詞的研究都投入很大的力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學術水準。清人厘清了蘇軾生平的許多事實,以全新的注釋闡釋了蘇詩的意義,他們確立了蘇軾作為整個古典詩歌史上的大詩人的地位。正是通過清人的深入研究和重新評價,宋人所說的“蘇潮”終於變成了“蘇海”。

  關鍵字:蘇軾;清代;道德文章;蘇詩;蘇海

◆“著書多格言”:論高一志《譬學》及其與中西修辭學傳統的關係(頁55)

  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李奭學

  提要:明末耶穌會士高一志所譯《譬學》係首部傳入中國的歐洲修辭學專著,高氏中譯時所用的底本如今難考,但我們仍可因各種西方古典修辭學專著而窺見其人理論的淵源,更可因中國修辭學而察知《譬學》華化的情况。本文取宋人陳騤的《文則》以資比較,蓋此書可謂古來最完整的修辭學論述,也著稱於有明一朝。在歐洲方面,本文則借重亞里士多德、西賽羅與昆弟良等希臘羅馬修辭理論宗匠。《譬學》二卷以“譬”或“喻”的理論及其實踐為主,特重所謂“聯比”的譬式,亦即所論譬文都以聯語出之。在理論方面,本文所析者為高一志的《譬學自引》,舉例則多出諸《譬學》正文。在詳析細比之後,本文認為高譯係「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譯述典型,對清初基督徒的著作影響不小。高一志何以譯述《譬學》?此一問題乃終篇時本文最大考量:本文認為明末清言盛行,加以歐人多以為中文乃隱喻性語言,取譬設喻係寫作常態,所以欲行華化,語言上非得借助“譬學”不可。

  關鍵字:比較修辭學;高一志;《譬學》;明清耶穌會研究;中西文學關係

◆《說文》”孌、慕也”辨(頁117)

  香港浸會大學 周國正

  提要:《說文》有“孌”字,訓為慕;段玉裁進一步把“孌、戀”視為古今字。但古籍中以孌表示戀/慕的用例卻未見,《說文》所訓成為孤證。細檢《說文》,發現“孌”在兩個字目下出現,與全書通例不符;但另一方面,古籍中常見的戀字,在《說文》卻無立目,可見“孌”當為“戀”之誤。

  關鍵詞:孌;戀;說文

◆清代東南書院與文士之風氣(頁125)

  南京大学中文系 徐雁平

  提要:書院山長講席,無論就脩金,還是聲譽而言,對於有文才學識的士人而言,無疑是理想的職業;書院對於肄業生徒而言,可提供膏火和課獎,近似養士機構。書院因其自身特性網羅集結了大批文士,有利於學術和文學的交流,並形成文士在省內或省際之間的流動。從文士的流動而言,東南三省可視爲內在關聯緊密的文化區域。因爲山長和生徒的集結或多或少與經濟利益相關,也造成了書院講習中的逐利之風。清代書院大多爲舉業型書院,一些有識之士,在此大格局下,對講習內容有程度不同的調整,有充分肯定舉業、並試圖開引向上一路者,亦有舉業與古學兼課、或專課古學者。到道光朝,隨著國勢與思潮之變,書院中舉業與正學(或實學)的關係愈顯緊張,故多有效仿胡安定(胡瑗)分齋課士的書院,實學(有用之學)的地位漸漸提升,而舉業一統天下的局面遂有瓦解之迹象。

  關鍵詞:書院;士風;學術史;教育史;東南地區

◆華麗緣中的愛玲女神:《樸廉紳士》、《半生緣》、進念舞台改編探論(頁17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何杏楓

  提要:「張愛玲」這個名字,在今天已成為一個閃亮的符號。藉由媒體傳播,張愛玲其人其作,反覆見諸選集評傳,以至熒幕和舞台。這個現象,到底帶來了甚麼啟示?本文的目的,便是以《半生緣》為切入點,探討這個「張愛玲(改編/造神?)現象」。本文嘗試把張愛玲的《半生緣》、馬寬德的《樸廉紳士》(《半生緣》的寫作藍本)和香港劇團「進念?二十面體」的《半生緣》舞台改編,置於一個互文脈絡中加以考察。論文第二部分,討論進念的舞台改編如何藉著佈景、服裝和音樂,製造一個去歷史的抽離時空,並把張愛玲的上海弄堂視角置換成一種當代的時間感知。第三部分藉著港台兩地對此劇評價的分別,探討香港的劇作人和劇評人,如何改編和接受張愛玲。張愛玲既是象徵著現代性和都市生活的女神,同時亦是帶著悲憫的地母。第四部分是有關《半生緣》和《樸廉紳士》的互文思考,提出張愛玲對馬寬德的借用,紀錄著張愛玲與世界文學同步的現代經驗。緬懷和追憶,是兩個作品互通的基調。

  關鍵詞:張愛玲;半生緣;馬寬德;樸廉紳士;進念;二十面體;改編;借用張愛玲現象

◆淺議桐城文派的韓、柳古文比較論(頁215)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許子濱

  提要:韓、柳古文的優劣,自來是文評家討論的焦點。而在眾多的評論中,以桐城文派的看法最值得注意。方苞將道德與文章看成同一回事,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義法」之說。方苞對柳宗元文多方挑剔,幾於吹毛求疵,甚而大肆詆毀,不過是實踐其理論罷了。在桐城文派的流傳過程中,對柳宗元的這種成見,儘管不能說是定調,卻也是主流意見,難怪給人留下「桐城始於排柳、終於排柳」的印象。桐城中人評論柳文,特別是談到他的文氣時,就一直受到這種成見的干擾。方苞以文氣不充譏貶柳文,並認為是自反不縮所造成。後來的劉大櫆,甚至是賀濤等,皆沿用其說。但不容忽視的是,劉大櫆以後,桐城中人評論柳文,受到成見的干擾已有減少的迹象,已開始自覺地從文學的角度來評析柳文。這種微妙的轉變,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這跟他們逐漸把道德與文章離析為二是分不開的。從曾國藩的懷疑,到吳汝綸明確判別義理與文章為二事,他們對文學獨立性的認識漸趨清晰,創作如此,評論也如此,觀念上的這種轉變,就反映在吳汝綸等人對柳文的評價上。

  關鍵詞:桐城文派;韓愈;柳宗元;方苞;劉大櫆;曾國藩;吳汝綸;賀濤;文氣;義法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句辨疑(頁267)

  澳門大學中文系 陳國明

  提要:對溫庭筠《菩薩蠻》之一首句“小山重疊金明滅”的解釋,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種:一、屏山,二、眉額,三、枕山,四、髮飾。不過,四說內部的意見仍然相當紛歧,難以一概而論。愚見以為,出現上述局面,實因過去研究者多從一己視域立論,並無參酌各家說法而知所取捨;即使少數學者本有平亭眾說之心,卻又礙於種種原因,終歸徒勞無功。鑑此,本文嘗試以個人對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溫庭筠詩詞的初步體會,對邏輯原理的基本認識,對語言結構的粗淺了解所構築的詮釋框架,會通自明代至當代的各種代表性說法,重新解讀此句,冀能探得本義。

  關鍵詞:溫庭筠;《菩薩蠻》;屏山;眉額;枕山;髮飾

◆身處時代交替裡: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嚴復(頁317)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 甘穎軒

  提要:辛亥革命雖然一夜之間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但卻不能將封建王朝遺留下來的建制一併推倒。新的制度來不及建立,舊制度下的各種規章與人事安排仍然繼續影響著新時代的領導者。改革者要在這個時代交替的時期開拓新氣象,往往需要相當勇氣與毅力,然而,很多時候都仍只會是吃力不討好。

  有「西學第一人」美譽的嚴復(1854-1921),早年留學英倫,掌握西方新知識,對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也有所見解。1912年,他被委接任京師大學堂監督。隨著學堂其後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嚴復也成為大學首任校長。他在任內致力整頓各學科課程,積極籌措經費,對提升大學水平貢獻良好。可惜,他與以蔡元培為首的教育部時生衝突,令他的工作受到諸多制肘。半年後,心灰意冷的他選擇離任。

  關鍵詞:嚴復;北京大學;清末民初;高等教育;京師大學堂

◆唐代守選之制與干謁之風(頁337)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 王佺

  提要:唐代干謁風氣的盛行與守選制度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唐人應舉及第後並不能即刻授官,即使釋褐授官,若不得敕授官職,或累資進階至五品以上,通常都要遵守周而復始的守選制度。對於前進士等和六品以下的旨授官員而言,欲選滿冬集而得授美職,或減少選數而提前釋褐,或得敕授而不再守選,或累資進階至五品以上而逃離選曹,此間成敗,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干謁的效果。只要尚不能出吏部選門,唐人就必須不斷地行干謁之事。中國古代文人的干謁行為畢竟以仕進為終極目的。守選制的存在正是唐人頻繁干謁,甚至終其一生需要干謁的重要誘因之一。

  關鍵詞:唐代;文人;守選制度;誘因;干謁;干謁風氣

◆「誰似儂家疏曠」──孫光憲風物詞析論(頁371)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孫賽珠

  提要:孫光憲(公元895?-968)是五代荊南詞人,其傳世的八十四首詞作,分別載於五代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和宋人所輯的《尊前集》中。雖然《花間集》、《尊前集》,皆以花間尊前的閨怨內容為主調,孫光憲詞的題材內容卻十分廣泛,為其他花間、尊前詞人所不及。舉凡閨怨、風物、邊塞、詠史、懷人、送別等題材,皆可於孫詞找到。孫氏這些詞作呈現一種共同的創作風格﹕疏曠、剛健。這種男子氣概,置諸以抒寫歌妓抑鬱之情為主調的《花間集》、《尊前集》中,呈現著一種異於花間、尊前詞人婉約的格調。鑒於歷來有關唐五代詞、《花間集》、《尊前集》的研究,往往只著眼於溫庭筠、韋莊、李煜、馮延巳幾家,即使間有學者注意孫光憲詞,大多將之歸入韋莊清淡一派泛泛而論,或只就某一首詞作闡釋,未能全面地展現孫詞廣泛的題材內容、剛健疏淡的藝術風格,也忽視孫詞在晚唐五代詞壇上的價值和地位。故本文集中討論《花間集》中孫光憲風物詞的特色,在他傳世的八十四首詞中,直接或間接涉及風物描寫的有二十五首,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在以閨怨情愛爲主調的《花間集》中,別成一調。探討孫光憲風物詞的特色,對孫光憲詞的整體性研究有莫大的幫助,而其〈漁歌子〉中「誰似儂家疏放」一句,正好用以總結孫詞、特別是風物詞的具體風格。

  關鍵詞:孫光憲;風物詞;花間集;尊前集;唐五代詞

◆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頁409)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廖肇亨

  提要:明社既屋以後,在殘山剩水之間拳拳故國的明遺民,如何安頓個人身心成為當時知識社群普遍關心的課題。他們的人生選擇不僅代表了個體與國家權力之間的衝突與糾葛,更引導了未來文化與學術思想潮流的走向。在明遺民種種人生抉擇當中,一個極明顯,也極不易為後人理解的現象,便是士人大規模出家此一文化現象,例稱「遺民逃禪」。逃禪遺民之間有種種差異,方以智(出家後號青原愚者)與金堡(出家後號今釋澹歸)正好代表兩種不同的類型,王夫之對兩種逃禪遺民的批評正好體現了這種價值取向。本文從王夫之、金堡、方以智三人的交遊談起,就三人交遊的軌跡仔細考證,從而以此為基礎,討論明清之際的知識份子身處天崩地解之際各種價值系統之間的衝突,而種種偏見與誤解的根由相當程度其實是源自佛教與儒家長期以來的不同價值觀念所導致。

  關鍵字:逃禪遺民;方以智;金堡;王夫之;明代佛教;儒學

◆孟軻之辯的政治哲學背景(頁457)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巍

  提要:對孟軻之辯的研究一直是孟學研究的薄弱環節。並且僅有的研究多是在邏輯學領域展開,而未關照先秦儒學作為政治哲學的基本性格,因此從政治哲學的角度檢討孟軻之辯的研究尚付闕如。本文將以詮釋孟子所謂“辯”之“不得已”為中心,說明孟軻之辯的如何奠基在其獨特的政治哲學背景上,以及這個政治哲學背景對解讀孟軻之辯的詮釋學意義。

  關鍵字:儒學;辯;不得已;批判的政治哲學;建構的政治哲學

◆作爲《周易》邏輯基點的「人是生命」命題(頁477)

  南京大學哲學系 吳述霏

  提要:「人是生命」判斷是《周易》的邏輯基點,從而也是具備明確中國哲學史意義的根本命題,因此深入分析該命題無疑會增進我們對於《周易》哲學的瞭解。本文將以中國哲學史尤其《周易》爲背景,圍繞存有論、宇宙論、人生論及價值論等幾個方面對這個命題展開分析,以期限定出基於該命題的哲學體系在具體開展時的邏輯可能與應該。

  關鍵字:人;生命;哲學體系;《周易》;邏輯基點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