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经学史》
作 者:黄震云 著
出 版 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5月第1版
书 号:978-7-5402-2822-4
定 价:¥58.00 元
序
与黄震云教授相识快二十年了,眼看着他由一位谦虚好学的研究生,通过勤勉好思、艰辛磨炼而成长为中国名校的教授、有多种著述的当代学者。现在他又有新著,使人高兴。
《先秦诗经学史》的同名著作近年已经出版几部,震云教授的这本书却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本书紧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民族特点,从金文、甲骨等古文字、出土简帛、商周制度,以及各种古史文献零散记载的资料和民俗文化,综合叙述中国歌诗的产生及《诗经》诗体的形成和演变,其中不乏很好的见解。
对于《诗经》的体制、命名、作者和应用,本书分别作了探讨,他认为诗篇的命名体现风雅颂分类的原则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协调。关于作者,他认为文王、武王、周公都曾作诗,之后除特别记载的以外,多不署名,这由于诗有不同来源(作诗、献诗、陈诗、采诗等),原作只是初成之体,等到太师比于音律与加工,再经君王选定而成为“制体”,具体作者已难确定,实不可考。成为“制体”的,即用之于礼乐,得以流传,后来编集为《诗经》;其未成制体,未应用于礼乐者,即成为后世所谓的“逸诗”。历代都曾修订礼乐,应用的乐歌各有所增损,损汰的乐歌,亦成为后世所谓的“逸诗”。再者,春秋中期之后各国都保存有“诗三百”,在社会变革中,各有散乱,亦不尽相同,孔子收集大量散佚,整理编选,其中未成“制体”,或诗文、乐谱不全,而不能成篇者,其零章断句,也被后世称为“逸诗”。但所谓“逸诗”,我们所能发现的毕竟不多,“诗三百”之名由来已久,应该承认经孔子整理编定而传下的《诗经》,在基本上仍是完整的周代乐歌。
震云教授的书,还论述了《诗经》韵律的正格(四言)和变格(杂言),他认为正格和变格的关系是从短句到长句发展演变,而与语境协调配合,其艺术手法与语境特征直接影响后代诗文的发展。这些见解也是很好的。
综而言之,震云的这部《先秦诗经学史》显示了他治学的厚实的功力和创新性品格。全书的体例和内容是创新的,许多见解是新颖的。在当今学风浮躁泛滥之际,这种创新的学术品格,尤其值得提倡。我曾在多次会议上发言,提出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创新便谈不上学术研究,而任何新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必然需要百家检验补充、修订,不断地 向高级发展,这就是唯物论的论识论。
夏传才
2010/11/16
(夏先生为中国诗经学会创始人,原中国诗经学会会长,2010年9月开始任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