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作 者:蒋寅 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9月第1版
书 号:978-7-5004-3110-7
定 价:¥16.00 元
后记
1993年完成《大历诗人研究》一稿后,我就开始做清代诗学研究的准备。主要是搜集、考索清代诗学文献,有计划地阅读一些清代别集。这一转向让许多朋友感到很突然,但在我却似乎很自然,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反复权衡。
有几方面的原因促使我选择清代诗学这一课题,包括古典文学研究在各领域力量投入的不平衡,古代文论研究面过窄,文学所的藏书有很好的研究条件等等,但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开始研究诗学而不是诗歌本身,是鉴于我对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现状的不满。在我看来,现有的中国诗学研究著作大多是立足于文学概论的框架,用诗话材料作填充物,以论证某些文学理论的一般命题,真正属于诗学本身的问题涉及得还很有限。而我自己在诗歌批评的实践中,常对古代诗学的奥妙有所领会,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文体学修养的积累也让我对中国诗学的传统和诗歌批评的文化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希望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思考,使经验的积累升华到理论的层次。
选择清代诗学作为新的研究课题,无疑是与上述想法合契的。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总结,无论在涉及问题的广度上,还是在理论思考的深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而在内容上,清代诗学所讨论的仍不外乎是汉唐宋明的诗歌,治清代诗学不仅可以调动我研究唐代诗歌的经验积累,使现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其间的理论问题和批评实例更直接触发我反观前代的诗歌,产生新的思路和视角。1996年我去台湾参加第三届唐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提交的《韩愈七古的声调分析》一文,就是研究清代古诗声调论的副产品。这种回溯性的反观和验证,激活了我对唐诗的透视。
其次,清代诗学研究也非常适合我的禀赋和个人兴趣。我喜欢读书,清代诗学浩瀚的文献为我提供了无边无际的阅读范围,同时满足了我对阅读本身的兴趣。据我的初步考察,清诗话现存书达八百种以上,还有各种选集、总集、文集里的序跋、论文,诗学资料无限丰富。以此为研究对象,每天都可以读新的书,接触新的作家和作品,获得新的资料,产生新的想法。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当然,清诗和清诗话比起前代来的确是粗制滥造多,陈词滥调多,标榜风流多,经常让人不耐烦细读。但清人毕竟生活在尚学问、重书卷的时代,标榜风气、风流自赏者虽多,真正枵腹无知者却很少,故其考订、议论每有可观。我贸然闯入这个学术领域,既无师承,也无成见,全凭自己去见识体会,偶有所得,常出学界现有研究的视野之外。对我来说这有一种类似探险的刺激,不知道会遭遇什么问题,会得到什么结论。整个研究过程是开放的,思想也是开放的,非常舒畅。更让我高兴的是,初步的阅读就让我树立起一个信心:在清代,只要肯去翻书,肯思考,几乎没有弄不清的问题(也许只有《红楼梦》是个例外)。这一点很重要。我以前读先秦典籍,每当考虑一些文学问题,就牵涉到作品年代和时代背景难以确定的问题,这使得许多结论都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上。就是唐代也不免如此,以致一些有意思的看法只能停留在初步推测和假说的阶段,一往深论便苦于文献无征,难作定谳。
研究清代诗学就没有这样的苦恼,经过广泛的考查,我们可以将问题原原本本地梳理清楚。即如《中国文学大辞典》付阙的许多作家生卒年,我浏览中随便就考得了。作家的事迹,作品的流传影响情况,也都可以通过广泛的考察弄明白。基本材料、基本事实既清楚,思考问题就有比较宽裕的空间,历史也就更像历史地呈现出来。经过几年阅读后,我在清初诗学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遂从王渔洋入手,开始研究清初的诗学。为了对清初诗学的全貌有一个历史的把握,我编纂了一部三十四万字的《王渔洋事迹征略》。此稿篇幅不算大,但处理的文献非常多,信息量也相当大。王渔洋诗学的发展,与顺治、康熙两朝诗学的关系及对后者的影响,由此清晰地呈现出来。1998年,我以“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为题,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项目,获得资助。两年后,课题按计划完成,奉献给学界的成果虽才十余万字,却是八年功夫的积累。
我对学术的基本态度是志在高远,脚踏实地。从开始涉猎清代诗学起,我就抱有一个野心,要写一部清代诗学史。但自知才力薄弱,不敢造次,于是顺其自然,先做些力所能及的题目。在工作开始的九四、九五年,我几乎停止了论文写作,到九五年十二月才撰写了《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一文。几年来四处访书,潜心研读,陆续形成本书的八个题目,以王渔洋为中心,揭示康熙朝诗学的若干侧面。有清一代历史复杂,文献浩繁,蠡测管窥,毕竟有限。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梓行拙稿之际,我真诚希望学界同道能对书中的疏误给予批评,匡我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