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来到中国》
作 者:罗时铭 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5月第1版
书 号:978-7-302-11734-6
定 价:¥22.00 元
内容简介
本书多角度地选择若干个奥林匹克运动与近代中国发展相关的专题,并以各个专题在中国的纵向发展为序,通过一些重要的体育历史事件和体育历史人物的串联,力求做到从纵横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奥林匹克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本书图文并茂,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作学术参考书,又可作为奥运文化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教授,男,1953年2月生,江苏东台人。1979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现为苏州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东北亚体育史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两渡扶桑,先后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和横浜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共出版专著4部,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史与奥林匹克运动。著有《中国体育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以及主编全国高师《奥林匹克学》教材。主要社会兼职有东北亚体育史学会理事,中国体育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出版说明
2004年之夏,当奥运会的耀眼灯火在地中海畔的雅典逐渐熄灭后,世界的眼球已转向东方,聚焦于北京。这个有过太多辉煌,也有过太多沧桑的古老城市,将最大限度地迎来全世界最关注的目光。在高扬的五环旗下,北京将第一次展开双臂,向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全面展示自己的魅力和风采。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奥运已远不是体育场上的搏杀、竞赛,而“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奥林匹克宪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已高扬起“人文奥运”的旗帜。“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最核心的理念,它体现了最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它意味着北京奥运会是以人为本的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奥运会,还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
成功申奥三年多来,北京的奥运热情已开始释放,准备迎接全世界人们的关注,迎接奥林匹克的洗礼与挑战:各种场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配套设施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然而,奥运毕竟是一场全球性的盛事、一种超越体育本身的文化运动,仅用“硬件”去迎接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心灵深处去体会奥运的真谛、涵咏她的精神。正如国际体育史学会副会长雷默教授所言:“只有当每个人都了解奥运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之后,奥林匹克理想才能在一个民族的头脑和心目中真正扎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正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体会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我们特意策划推出这套“奥运文化丛书”,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这也算是我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点绵薄的心意吧!
2008年,奥运在北京,但她属于全国人民;每隔四年,奥运花落不同的人家,但她属于全人类。我们期盼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4年7月
目录
出版说明 Ⅰ
前言 碰撞与交融:奥林匹克与近代中国 1
第一章 奥林匹克传入中国的时间 12
1895年:顾拜旦不青睐李鸿章 12
1904年:此会非彼会 18
锁定1900年:巴黎举办第2届奥运会 20
第二章 中国近代体育观念之变迁 23
强兵、强种、强国的体育 23
军国民体育之误 34
健身、娱乐、竞技的体育 38
第三章 奥运模式之模仿秀 44
首届全国运动会 44
体育竞赛制度 49
国家奥委会组织 56
第四章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 71
学校体育中的新女性 71
秋瑾———倡导女子体育的先驱 76
近代女子体育专业 79
“美人鱼”的传说 83
奥运来到中国
第五章 第2届远东运动会刮起的文化新风 89
总统捐赠远运会 91
体育救国论 93
体育爱国热 97
女子体育新天地 100
第六章 奥运与中国近代政治和民族精神 102
“奥运梦”张扬中华民族精神 103
刘长春单刀赴会 108
远东运动会上的政治较量 115
第七章 奥运与中国近代体育经济 121
体育经济活动的萌芽 121
成也经济败也经济 135
第八章 奥运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 143
教育思想转换 143
行政管理三条线 150
体育专业教育确立 158
锦标主义与放羊式教学 169
第九章 奥林匹克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172
冲突与抗争 172
奥运模式改造民族传统体育 180
中国武术首次亮相奥运会 187
主要参考文献 192
后记 197